镇北关,镇北公府后花园。
木鱼小心翼翼的情报程给常平,静静等候吩咐。
常平看完,轻轻将情报收起,叹了口气道:“这是本公的错!”
木鱼忙道:“武成王不但投靠西岐,还俘虏了晁田将军,更将五万大军资敌,如此一来,朝歌实力大损,而且有武成王坐镇,除非您或者闻太师亲自出征,否则朝歌无将敢伐西岐。只是这如何能够怪到大人身上?”
常平轻轻摆手,道:“当年若非本公一念之仁,错放黄飞虎,又岂有今日之大败?”
对于常平当年私自放走黄飞虎之事,木鱼并不知情,此刻得知,不由默然,如此说起来,这个锅的确该常平背。
木鱼不知道的事,局势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首劫的时间持续一年,这一年之内,常平与闻太师都不可能亲自伐周,而除了他们二人,偌大的大商,竟找不出第三个能够伐西岐的人选。
“一年的时间,绝不可以让西岐安然的休养生息,必须再次伐周!”常平心中默默想着,只觉一股无力感突然涌出。
“你下去吧!”常平摆摆手,木鱼悄然退下。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闻师兄头疼吧,大劫将至,还是先提升自己的实力为好,无论是镇北军还是道军,都已经有些弱了。最近我参悟万仙阵,虽然仅仅摸到了些皮毛,但以士卒代替阵眼的想法却大有可为,尤其一些特殊的杀阵,若是能结合军气……”
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常平所幸不再管西岐之事,转而去研究阵法了。
常平最近修炼之余,也在研究阵法,道军建立的时候,多宝道人又送来《阵道》十卷,还有混元级阵法截教万仙阵的初级阵图,让他好生研究,如今他虽然在阵法之道没什么大的进展,但阅览诸多阵法,却让他有些新奇思路,那便是以士卒代替阵眼,看能否发挥大阵的威能。
第七十八章巴蛇吞天军阵设想
阵法一道,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大阵即为洪荒诞生后诸多绝地、福地、洞天或者奇珍异宝之上天然携带之阵法,威力有大有小,不一而足,后天阵法自不必多说。而如今诸天万界盛行的阵法体系,则是以截教圣人通天教主制定出来的,以单纯的阵法威能作为分级依据的体系。
阵法有防御阵法、困阵、杀阵之分,按照其引动天地之力的层次,共分作五个级别。
一级阵法,即初级阵法,依靠布阵之物的简单摆放,达到一些简单的目的,尚未涉及超凡之力,因此不能移动,且需有布阵之人时时输入能量。
二级阵法,亦称为仙级阵法,最为明显的标志便是阵法能够吸收天地之力,虽然依旧需要外来的力量,但日常运转则已经可以通过自行吸收天地之力自给自足,而且阵法中开始蕴含道之法则,威能堪比天仙。出现最多的便是许多福地洞天的封禁阵法。
三级阵法,则为金仙级阵法,阵法自成空间,且借助神奇布阵之物,能够在大阵内形成完整的道之法则,且阵法既成,则生生不息,可吸收天地之力自行运转,对布阵之人消耗甚少,威能堪比金仙。如截教的十绝阵,阐教云中子的通天神火阵等。
四级阵法,是为玄仙级阵法,阵法自行衍生世界,大阵之内自成一道,能够自行压制玄仙以下的入阵者,达到这一级别,阵法已经能够媲美乃至于封印大能者了。四级阵法中最出名的,便是截教的九曲黄河阵、鲲鹏借助河图洛书布置的河洛大阵等。
五级阵法,又称混元级阵法,阵法得天道权柄,战力直逼圣人,最为出名的便是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阵、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还有号称洪荒第一杀阵的诛仙剑阵与万仙阵。
常平如今的阵法造诣,刚刚踏进二级阵法的门槛,研究缓慢。
“巴蛇吞天阵,《阵道九卷》上记载,乃是以巴蛇之心为阵心,辅以星空源石、日月晶轮、首山之铜,暗合巴蛇吞天之轨迹,阵成之后,蕴含吞噬法则,乃是一座强大的三级阵法。以我如今的阵道修为,只能窥得那玄妙之万一。
“师尊的《诸天万事录》上记载,巴蛇一族是吞噬法则的宠儿,虽然种族数量不多,但一旦成年便能够自动领悟吞噬法则,巴蛇一族在诸天万界也是一方豪雄,巴蛇老祖更是一尊玄仙境界的大能,传说乃是大能中都站在最巅峰的存在。创出巴蛇吞天阵的那尊大能,当年刚刚布成大阵,便被暴怒的巴蛇老祖隔空击杀,连同他所在的那一方小世界,也同时被暴怒的巴蛇老祖吞灭了。”看到《阵道九卷》上的记载,常平心神激荡,诸天万界神奇瑰丽,乃是真正的强者世界,九州……还是太小了。
“虽然以我的阵法修为布置不出来完整的巴蛇吞天阵,这巴蛇吞天阵阵成之后,乃是化为上古巴蛇,吞天噬地,我若只是布置简化版的,去掉他的吞噬法则,专注于巴蛇之身呢?”
常平心思灵动,抽丝剥茧般的探索研究着巴蛇吞天阵,脑中神念运转,不断尝试着各种可能。
“没有巴蛇之心,若是以森蚺之心代替,只取其形,用士卒代替诸多布阵材料,以阵法脉络,将士卒之力联合在一起,再用一尊大将统御,届时则可将整支军队的力量,加持在一尊大将身上,则必然实力暴涨。而且以阵法之力护身,即便对手攻击强大,亦可依靠阵法保护士卒,避免被大面积屠杀,如此一来,士卒的损耗亦能够大幅度减小。”
常平研究着,思维天马行空,灵感爆棚,突然他眼前一亮,“如此一来,只需要解决最后一个问题,那边是以士卒之身,如何取代布阵材料的作用?巴蛇吞天阵中,巴蛇之心为阵心,负责统御大阵,调节脉络,如同一个人的心脏,星空源石接引周天星辰,储存力量,则如同经脉血管,转运力量,还有日月晶轮,则是骨骼,首山之铜,则是外在防御,如同皮肤,这样一来,整个大阵亦可看成是一尊强大的巴蛇,我以森蚺之心代替巴蛇之心,如同大将统帅军队,联合修为较高的军长校尉化为经脉血液,传递命令,普通的士卒,则可起到日月晶轮与首山之铜的防御力量,如皮肤骨骼,只是如此一来,则需整个大军所有人都对阵法相熟,这样大阵运转起来才能通行无碍,毕竟士卒都是有自己思想的生物,与那等能够如臂指使的死物还是有区别的。”
军队中,士卒多为炼体境界的凡夫俗子,虽然比普通百姓强壮,但也强的有限,一些底层军官也不过是易筋境,至于易骨境,在小诸侯城池中都是大将,至于见神境则号称神将,整个九州世界都数量不多。
要让这些修炼知识如此匮乏的底层军官参悟一座三级阵法,这可比杀了他们要困难的多,近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我的思路错了,若普通士卒只需按照位置站定,只提供力量,如此只需简单的告诉他们位置,而后再创造出一种专门输出的功法即可,小校军长也不许完全参悟阵法,他们也不用动,只需要记住一些关键部位的节点与位置互换,做到阵型转换间无碍即可,不过如此一来,大阵便只是一座堪堪达到二级阵法的程度,不能移动,虽然能汇聚力量于大将身上,但移动范围仅限于大阵之内,而且即便如此,领军大将还是要将整个阵法参悟透才行。”常平冥思苦想,“这已经是最低限制了,而且如此一来,整体力量提升也并不明显,阵法的作用并不大。”
一尊易骨境巅峰的大将,率领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在付出一定代价的情况下,也足以围杀了一尊正常的见神境神将。
“不过也不用操之过急,这只是一种构思,一个方向,如今军队行不通,但若是成百上千的见神境武者形成大阵,其威力足以威胁一般的金仙强者了,而且普通军队不行,道军却未尝不可!”常平抹着下巴思忖着。
此时并没有人知道,日后兵家以人海战术横行诸天,围剿大能的军阵之术,正是在这里萌芽的。
第七十九章朝堂之争闻仲建议
朝歌城,王宫,九节殿上。
三月之期已到,这一日早朝,满朝文武尽皆上朝,连一直宣称闭关的太师闻仲也难得出现在了大殿上。
帝辛端坐王位,看向丞相比干,道:“三月前丞相力主派兵打探西岐虚实,如今泗水关总兵韩荣传来军情,言黄飞虎单枪匹马拿下晁田,连同五万大军一同降了西岐,此事,丞相可有什么说的?”
一个多月前的军报,今日才传到帝辛手上,不用问,定是有朝堂中有人胆大包天,出手截留了军报,其目的不言而喻,而最有可能出手的人,也毫无意外,正是三个月前夸下海口的丞相比干。
比干被点名,忙出班回道:“大王,晁田贪生怕死,背主求荣,端的不为人子,不过西岐一心收纳叛将黄飞虎,还敢策反我大商五万天军,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如今闻太师已经功成出关,臣以为,当以老太师为帅,率三十万的大军,一举踏破西岐城,将那姬发小儿与姜尚老贼捉来朝歌,碎尸万段,以昭天下!”
“比干丞相!”比干话音刚落,边上的箕子紧接着开口,“西岐不臣之心,从姬昌敢逃离朝歌就已昭然若揭,你三月前的计策,害的朝歌损失五万大军,当你日还夸下海口,说三月内调配三十万大军,今日你该给大王,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了,三十万大军可曾调配完成即可,剩下的事情,就不劳丞相大人费心了!”
箕子乃是帝乙之叔父,论辈分乃是帝辛祖辈,比干也要称呼一声王叔,正是如今朝歌朝堂的第三方势力。
如今的朝堂,闻太师地位超然,自成一体,统领文武,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武将方面,文官集团则又分为两股势力,一系亦丞相比干为首,有杨任,梅方等年轻官员,另一系则以箕子为首,乃是旧臣势力,两方都为朝歌,但互相之间难免掣肘,当然如此情形也是闻太师有意放任为之的结果。
比干目视箕子,淡淡道:“三十万大军已于昨日调配完毕,粮草亦准备充足,只要大王一声令下,即可便可开拔西岐。”
“哈哈哈,比干丞相果然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便是老夫亲自出手,也难以短时间调集如此多兵甲粮草!”闻仲适时的大笑开口。
他一开口,满朝文武顿时安静下来,便是王座上的帝辛,也露出郑重的神色,仔细聆听。
闻仲闻太师,他的地位远超比干,便是商容复生,与他也不可相提并论,或者说整个大商,没有人有资格与他相提并论,他是大商真正的擎天之柱,便是国君换,闻太师不会倒。
“太师自谦了,臣……惶恐!”比干向闻仲恭敬行了一礼。
闻仲点点头,继续道:“老夫昨夜夜观天象,西岐有妖孽生,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天下刀兵四起,北地有镇北公在,还算安宁,但东南二地兵祸多年,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日日劳心,游魂关总兵窦荣亦殚精竭虑,以老夫之见,如今局面,当先平东南,再灭西岐。”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虽没人敢议论,但都面露震惊之色。
东南二侯起兵多年,朝堂之上也屡屡有声音,发兵增援三山关与游魂关,但每次皆被闻太师驳回,如今西岐反心昭然若揭,又想起平定东南,如此行事,断然不像以往闻太师的作风。
只是碍于闻太师的威严,无人敢率先开口反驳。
比干见满朝文武鸦雀无声,无人同意,也无人反对,当下心中不忿,他虽心有七窍,但亦有忠肝义胆,能洞若观火,当下不顾后方众人拉扯,开口反驳道:“启禀太师,所谓事有轻重缓急,东南二地起兵多年,邓九公与窦荣二位总兵尚应付的来,如今的心腹大患,当在西岐啊。还请太师为大局考虑,先灭西岐!”
闻仲看了比干一眼,威严的双目一一扫过满殿文武,除了比干之外,余者皆低头躲闪,不敢直视。
“哼!”闻仲轻哼一声,文武百官只觉心脏被一把大锤狠狠锤了一下,十分难受。
“丞相说的不错,事有轻重缓急,但行军打仗,牵扯甚广,并非有兵有粮就能支持,丞相的粮草,够三十万大军吃多久?”闻仲目光落在比干身上,问道。
“足可支撑半年!”比干顶着压力,缓缓道。
“若老夫不能半年内扫灭西岐呢?”闻仲继续问道。
“臣可以再筹备!”比干咬牙回道。
“若是持续一年不下呢?你筹备粮草,可会影响到其余地方?”闻仲眼中威严越来越甚。
比干压力也越来越大,但他还是顶住压力,不过心中却一片苦涩,他已经猜到闻太师想要说什么了,缓缓回道:“应当……应当会影响到其他关隘的粮草发放。”
“若是三山关,或者游魂关有一个地方因此顶不住压力,城破兵败,而届时老夫与三十万大军又陷在西岐,东南二地兵锋直指朝歌,到那时,谁来守卫朝歌?”闻仲收回全身压力,淡淡问道。
压力一去,比干身子顿时踉跄着后退两步,被身后的大臣扶住,他深深吸了口气,道:“是臣思虑不周,请太师恕罪!”
比干终究是文臣,虽粗通韬略,但如何能与闻太师这等兵法大家辩驳。
闻仲摆摆手,待满殿文武目光尽皆聚集在身,才缓缓道:“依老夫之见,当遣一良帅,率十万大军驻守岐山,威震西岐,再择一将,率十万大军驰援三山关,配合邓老将军击溃东鲁叛军,而后辗转游魂关,破南楚叛军,剩下的十万大军,则驻守朝歌,威慑天下,届时无论哪里出了意外,朝歌还拥有最后拨乱反正的力量。诸位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箕子当先支持,身为老臣,他对闻仲的了解远超殿中其他同僚,相应的,对后者的畏惧也远大过其他同僚。
比干也道:“太师思虑周全,臣,无异议!”
“臣等……无异议!”满朝文武齐声回道。
“既然如此。”闻仲转身看向王座上的帝辛,道:“大王以为如何?”
帝辛道:“太师思虑周全,就照太师所言行动。”
“多谢大王!”闻仲躬身道。
“大王英明!”满朝文武齐声道。
闻仲指定了两员大帅,张桂芳与洪锦。
张桂芳率十万大军驻扎岐山,威慑西岐,小将洪锦则率十万大军驰援三山关。
计划既定,比干很快起草好命令,命令既下,大军即刻开拔
第八十章木鱼现状夏二离开
朝歌大军调动,消息传到镇北关,无数将领议论纷纷。
如今的局势,即便是一些下层军官也明白,对于朝歌这个庞然大物来说,东南二地不过疖痫之疾,只有西岐才是心腹大患。
木鱼对此也十分不解,不过他十分清楚闻太师的恐怖,倒不会认为闻太师真的老溃昏庸,不识轻重缓急,而是猜测到其中应当别有内情,不过以他的程度,自然猜不出来闻太师如此行事的背后原因。
当然,木鱼不懂,不代表整个镇北关内所有人都不懂。
“以大人的才能,应当能够猜出闻太师背后的用意吧?”镇北公府后花园中,木鱼站在常平身后虚心请教。
常平收起《阵道九卷》,起身看着木鱼,微笑道:“闻太师背后的用意?本公的确猜的到,不过现在还不到告诉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