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量间,背后一阵脚步声响起,正是御林军统领晁田。
“陛下,镇北侯常平与武成王黄飞虎自午门外求见。”晁田恭敬道。
“将他们先带到九节殿中,寡人随后便到。”殷寿淡淡说。
“是!”晁田退下。
……
晁田将常平与黄飞虎带到九节殿,就要反身出去,却被常平忽然叫住。
“不知侯爷有何吩咐?”晁田道。
“我听闻御林军中新增加的七队御林军今日尽数遭戮,不知晁将军可知道什么消息?”常平问道。
“回侯爷,晁田只掌管守卫王宫的御林军,至于侯爷说的七队御林军,末将却并不清楚。”晁田小心回道。
常平挥挥手,晁田默默退了出去。
“侯爷可是怀疑当日刺杀之人乃是陛下所派?”黄飞虎眉头一皱,道:“陛下乃朝歌之主,你乃大商柱石,陛下近日虽有些异常,但万不会做此自断臂膀之事。”
“陛下自然不会,但如今这位还是不是陛下,可就不一定了。”常平道:“我如今实力突破,又清扫了朝歌的诸侯势力,如今大商气运也稍稍恢复,此时面见陛下,当能看出几分端倪来。”
“你当真怀疑陛下?”黄飞虎大惊。
自当年禹王鼎镇天下,人族气运稳固,镇压万法,即便祖仙准圣之流,也绝难出手暗害人皇,虽然如今洪荒破碎,九州之主比不得上古人王,但毕竟一脉相承,王朝气运镇压万法的威能却是不变的。
黄飞虎当日见到殷寿魂牌破碎,也只当殷寿曾遇到性命之危,但眼下听常平言语,其分明是怀疑殷寿的真假了。
“是与不是,一见便知了。”常平淡淡道。
两人说话间,殷寿已龙行虎步,走入了大殿。
“镇北侯、武成王,你二人今日单独见孤,可有何要事?”殷寿大步上殿,端坐在龙位。
常平双眼化为日月,直直的盯着殷寿,两道玄光不着痕迹的落在殷寿身上,瞬间将这位人皇底细看了个通透。
常平动作瞬间激怒了殷寿。
就见这位大商天子满脸怒容,喝道:“常平,你竟敢窥伺孤?”
常平盯着殷寿看了一会儿,一无所获,只得收回目光,躬身行礼道:“末将唐突了。”
“哼!”殷寿满心怒火,又惊又怕,想要降罪常平,又忌惮后者实力,只得恨声道:“念你初犯,孤便不追究了,只是镇北侯日后还需注意……君臣之礼!”
“陛下!”黄飞虎见状连忙开口:“臣与镇北侯来此,乃是有喜讯禀告陛下!”
“喜讯?说!”殷寿收摄心神,道。
“前日里,臣与镇北侯联手,将四镇诸侯在朝歌的势力一网打尽,共计斩杀天仙、见神境武者一百九十五尊,四镇之地元气大伤,想必能安稳几年了。”黄飞虎道。
“武成王果然不愧是大商的镇国武成王,好……好啊!”殷寿脸上浮现欢喜之色,道:“四镇诸侯这些年实力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加起来已不逊我大商多少,武成王此举,正合孤的心意啊。说吧,立此大功,你们要孤如何赏赐?”
“此乃末将本分!”常平道。
“先王在时,便十分器重你,封你为大商武神,镇北侯爵,身份最贵,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但你立此大功,孤岂有不赏之礼,你有何要求,说出来,孤尽数满足。”殷寿道。
“末将坐镇北地,深知那崇家父子贪图享乐,治下之民苦不堪言,便请一道旨意,扫灭北地,将北地纳入大商版图。”常平眼底一片平静,道。
“崇家父子一心为公,多次进贡,所献宝物比其余三家诸侯合起来还多,乃是一等一的忠臣,镇北侯还是另提要求吧。”殷寿眼中闪过一抹怒气,直接拒绝道。
“既如此,便算了吧。”常平淡淡道。
这不屑一顾的态度瞬间激怒了殷寿,但忌惮常平实力,且自身本就心虚,殷寿还是选择忍下了这口气。
旋即他看向武成王黄飞虎,道:“武成王有何要求,尽管说来。”
“此次之功,全靠镇北侯以一己之力完成,臣不过打打下手,委实无甚功劳,且臣家七代为将,世受王恩,不敢多求。”黄飞虎道。
“哼,既然两位都不要,那便作罢吧!”殷寿再次被拒绝,心中终于怒火中烧,起身拂袖而去。
第十四章六圣入紫霄三教签封神
洪荒世界之外,乃无尽混沌,混沌之气,乃万物之母,有无尽威能,纵使准圣祖仙,亦不能在此久立,否则纵然有不朽之躯,不朽神魂,亦要如冰消雪融,归于原始。
此刻这混沌中,有一座古朴的宫殿静静悬浮着,宫殿大门紧闭,其匾额上有“紫霄宫”三字,发出淡淡的紫色毫光,护住宫殿,任由无尽混沌之气冲刷,而恒古伫立。
紫霄宫门前,有四道光影,这四道光影静静伫立混沌中,任由混沌之气如何狂暴,不能损其丝毫,看那四道光影神态,皆轻松自如,毫无压力。
这四道身影当先一个乃是皓首老者,手持扁拐,慈眉善目,顶上显化一尊九层宝塔,垂下无尽玄黄之气,护住周身。
左边乃一中年人,满身威严之气,仿佛秩序之化身,顶上显化庆云,云上有万千青莲浮现,络绎不绝,将混沌之气抵挡在身外。
右边乃一剑眉冲天的青年,身姿也如剑,顶上也显化庆云,其上有一把青萍宝剑,剑气纵横,将周身混沌生生撕裂开,使得周身宛如真空。
最右边者为一绝美女子,顶上一幅图卷舒展,源源不断的吞噬着周围的混沌之气。
此四者,正是洪荒世界四大圣人,依次为太清老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人族圣母女娲娘娘。
四圣站在紫霄宫门前,彼此交流着,神色恭敬的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没有丝毫不耐之色。
就见上清通天教主冷哼道:“每次老师召唤,那两个总是最晚来,我看他们心中对老师也没什么尊敬。”
“西方偏远苦寒之地,自然不如我东方俊秀。”玉清元始天尊道。
“洪荒都破碎多少年了,哪里还有东西之别,不过是脑生反骨,存了二心罢了!”通天教主反唇相讥。
“好了,那两位师弟到了,莫要多言。”为首的太清老子淡淡道。
随着老子话音落下,混沌中一点金光浮现,其上隐约有两道身影疾驰而来。
那两道身影站在一朵十二品金莲之上,金莲散发金光护住周身,在混沌中狂奔,只一瞬间,便到了三清与女娲身前。
“贫道弟兄又来晚了,三位道兄见谅,女娲娘娘见谅!”
金莲上一道身影身材干瘦,面容愁苦,正是西方万千世界之主,西方教大教主接引道人,身边站着的鼻阔面方,手持七宝妙树者名准提道人,乃西方教二教主。
此时说话的正是那二教主准提道人。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皆冷哼一声,边上女娲见状道:“二位道兄来了,我等也算到齐了,老师也该到了。”
正说间,就见面前紧闭的紫霄宫大门缓缓洞开。
六圣见状,皆收起神通,迈步而入。
紫霄宫并不大,门内只有八个蒲团,一个在上,七个在下。
六圣进来后,各自找蒲团坐定。
待六圣坐定后,上方蒲团中紫光一闪,一道身影已盘坐其上。
为首的太清老子淡然无为的瞳孔微微一缩,他并没有发现面前此人是如何出现的。
而后六圣皆向上行礼,道:“弟子拜见师尊。”
能让六圣执弟子礼的,整个洪荒世界只有一位有资格,那便是道祖——鸿钧道人。
鸿钧道人比老子看上去还要苍老,若是在人间,简直如风烛残年的老人一般。
鸿钧道人轻轻摆手,道:“昊天先前来寻贫道,言天庭实力空虚,你等门人弟子自持身份,不尊天地,来找我要个说法,他这一来,顿时天地交感,有量劫生。”
“这昊天,此等事也来烦师尊,端的无礼。”通天教主道。
鸿钧道人看了通天教主一眼,继续道:“量劫生,天道有感,降下造化之器封神榜、打神鞭,周天星辰各择其主,四时节气各归其位,天地分离,量劫中有气运深厚者成仙得道,福德绵延者上封神榜,为天神,跟脚不足或罪孽深重者,化为飞灰。”
话音刚落,面前顿时浮现一榜,一鞭,正是造化之气封神榜,打神鞭。
元始天尊问道:“师尊,这天神者,是何业果?”
“天神者,陨落于大劫中,真灵上封神榜,化仙为神,重铸神躯,掌天庭神职,享人间香火,封神榜不毁,其性命不亡,算的上另类的不死不灭。”鸿钧道人解释道。
通天教主问道:“可有枷锁?”
“上封神榜者,在天庭为官,当尊昊天之旨。”鸿钧道人回道。
六圣闻言尽皆默然,上封神榜,虽然能够成为天神,但怕是一生都要受制于封神榜打神鞭,受制于那位昊天上帝了。
“敢问老师,此次量劫应在何处?”面色愁苦的接引道人问道。
“此次量劫,乃道门三教弟子杀劫,应在九州世界,商周之战中。”鸿钧道人看了一眼女娲娘娘,又看了眼三清,最后目光与接引道人对视,缓缓说道。
“多谢老师!”接引道人行礼。
女娲娘娘却心中一愣,旋即不着痕迹的也对着鸿钧道人行了一礼。
“师尊,那封神榜上不知有多少神位?”老子开口,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封神榜上,共计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又有四万八千群星恶煞,合该有四万八千三百六十五尊神位。”鸿钧道人道。
“怕是我三教弟子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吧?”通天教主剑眉轻皱。
“我人教只一个弟子,不应上榜!”老子淡淡道。
“我门下迄今为止也只有十二个亲传,加上记名弟子,徒子徒孙也不过百数。”元始天尊皱眉。
“此次量劫,应在三教,也应在商周之战,非是只有道兄门人弟子才可上榜。”女娲娘娘叹了口气,说道。
“敢问老师,可是要立刻签下名字?”老子问道。
“此封神榜乃造化之气,你等为圣人,可写下弟子姓名,自然上榜,若不写,大劫一起,自然有无数生灵生灭,补足周天之数。”鸿钧道人道。
“如此……二位师弟……”老子一指封神榜,“可有要签的弟子?”
“我之弟子,出身高贵,皆气运深厚,不该上榜!”元始天尊道。
“既然如此,那便各凭本事吧!”通天教主道。
“好!”老子大袖一卷,收起封神榜。
鸿钧道人看了一眼三清,道:“既如此,你等自去,量劫起,各凭造化!”
“弟子告退!”
六圣皆行礼告退,出了紫霄宫。
待六圣皆出后,紫霄宫大门缓缓关闭,宫内鸿钧道人身上紫光一闪,也消失不见。
鸿钧道人消失后,紫霄宫光芒内敛,外有混沌之气汹涌,瞬息间将宫殿淹没。
第十五章姜尚下山苏护反商
封神榜出,量劫顿起.
元始天尊回到昆仑山道场后,旋即运转神光,寻找应运而生之人:“大兄说此次应运之人在我门下,也不知是哪个……咦……竟是此人!”
引圣人惊讶者,正是元始天尊四十年前心血来潮所收的记名弟子,姓姜名尚字子牙,自入门来修炼勤勉,如今已有天仙修为。
“当日只是心血来潮,不曾想竟是个大劫之子。”圣人略微思索,旋即唤来座下大弟子广成子道:“去将姜尚寻来。”
广成子乃玉虚宫阐教二代首徒,一身法力虽未通玄,却也到了一道生万法的境界,乃是大罗金仙里最顶尖的人物,此时闻圣人言,虽有些疑惑,却也不敢多问,忙出得宫去,唤了姜子牙前来。
“姜尚拜见师尊!”姜子牙进的玉虚宫来,连忙叩首拜见。
自上昆仑山四十年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被召见。
“姜尚,你天资出众,自上山来修炼也勤勉的很,只是那金仙大道,非是在一地苦修就能成就,如今正到了你下山的时候了。”元始天尊道。
姜子牙闻言顿时大惊,连连叩首道:“弟子只愿在昆仑山,侍奉在师父左右。”
“痴儿啊!”元始天尊笑道:“你此番下山,自有缘法,九州世界,自有你施展才华的机会。去修去修!”
说罢,道袍一挥,姜子牙只觉天地颠倒,六识混乱,再睁眼时,已到了玉虚宫外,旁边正站着大师兄广成子。
广成子见姜子牙醒来,笑道:“师弟啊,既然师父要你下山,你这便收拾收拾,下山去吧。”
昆仑山玉虚宫乃圣人道场,阐教祖庭,平日都是由广成子打理,姜子牙也曾因不知规矩被惩罚过,因此对这位师兄又敬又怕。
此时见大师兄态度坚决,玉虚宫大门紧闭,也知事不可逆转,当下只得默默转身离去。
“我听说如今山下刀兵四起,并不太平,你在山上时也曾对治国之道,统兵之道有所涉猎,谋个人间富贵自是不难的,师尊乃混元圣人,一言一行皆有深意,此番你下山后,也需多揣摩圣意,日后还有上山的机会。”
广成子看着姜子牙有些萧索的背影,叹了口气,出声提醒道。
“多谢大师兄提醒,子牙记住了!”姜子牙又向广成子行了一礼,而后转身,一步三回头的下山而去。
……
经过常平的一番苦工,朝歌城最近也平静的很,西伯侯势力连夜撤回西岐,其他三镇诸侯也敢怒不敢言,小诸侯们一个个更是小心翼翼,生怕冲撞了那位暗中的杀神,毕竟他们小门小户的,一家能有一尊见神境神将守护就已经烧高香了,可万万损失不得。
当然,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这一日大早,常平在太师府中正练武,余庆便跑着进来,“常大哥,祸事了,祸事了,今日大王听闻冀州侯苏护家中有女妲己,生的国色天香,竟当殿下旨,招妲己入宫,不曾想那苏护刚烈,竟直接提了反诗,反出朝歌而去,大王大怒,已命武成王黄飞虎起十万大军,追杀而去了。”
余庆一口气说完,又递上一枚竹简,其上正是苏护之诗。
gu903();常平看去,就见其上写着“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