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剧组穿了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0(1 / 2)

整个剧组穿了 古木架 4775 字 2023-09-04

正因如此,她才烦躁。

皇后虽然答应了,但公主毕竟是女儿家,还是有兄长陪同在旁才妥帖。皇后想到最近太子抑郁,又是逼他娶妃,怕他生气坏了,于是让他陪贞阳出来,权当补偿他。

太子正是恨属下办事不利,找不到人,一听可以出宫,便迫不及待地出来了,直奔私宅,急得要去问问最新消息。

贞阳公主虽然惦记着自己的事情,也怕太子鲁莽做出什么事情,只好跟上。

他们马车刚到门口,就见个人急急地跑上来,跪下禀道:

“殿下,李公子回来了!”

太子脸上顿时由阴沉转为惊喜,急问:“真的?在哪儿!”

褚卫回道:“在墨香书肆,不过李公子似乎……”

太子喜出望外,精神振奋,听了地点就迫不及待吩咐往墨香书肆去,后面的话都懒得听完。

褚卫叹了口气,只能起来匆匆跟上,心里祈祷等会儿殿下可不要被太震惊才好。

毕竟他们方才瞅见的时候,也是十分惊讶的。

马车在侍卫簇拥下很快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到了书肆。

不等人来扶,太子便自行跳下车,大步走进去,然后一眼看见了心心念念的李公子。

还没来得及惊喜,便受到了惊吓。

“你你你……”

太子指着李立帆,一时瞠目结舌,好半晌才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恼怒大喊:

“你好大的胆子!谁准你去做和尚了?!”

此时,书肆里的其他人都默默地缩到了一角以减弱存在感,只剩李立帆一个人现在书架前,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子。

虽然李立帆模样大变,太子却没什么变,还是那个满身贵气、脾气暴躁的太子。

李立帆记住姚池的教诲,努力淡定地站在那里不要怂,听着太子的话,心里也有些气。

他心想,老子放荡不羁爱自由,当和尚就当和尚,还要经过你同意吗??

虽然心里如此生气,他脸上还是努力绷住了。

他后退一步,垂首低眉,避开了太子咄咄逼人的视线,双手合十,声音温和慈悲:“贫僧法号忘凡,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一瞪眼:“你!”

后面赶来的贞阳公主:“??”

褚卫等人:“……”

先前准备提醒一声来着,殿下非是不听呢。

太子瞪着李立帆,因为他低着头,太子可以看到他光溜溜的脑袋上那几个圆圆白色的戒疤,果真是和尚!他气得险些昏厥过去。

尤其是他还一脸的无所谓!

他上前一步,逼视着他咬牙道:“你是什么时候去剃的头,在哪里做的和尚?你是不是要把孤气死?!”

李立帆后退一步,红色袈裟微微晃荡,衬托出他颀长清瘦的身形,再次开口:“哦弥陀佛,太子息怒……”

看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太子气急,瞪着他脸色阴沉地都快滴出水来。

心里的想法一会儿是他竟然为了躲避孤去剃头做了和尚!

一会儿又是不要以为你当了和尚,孤就会放过你!

他又是伤心又是生气,很快下了决定,冷冷道:“既然如此,你便随孤进宫吧!”

李立帆眼睛一跳,差点绷不住了。

为什么?为什么他都是个和尚了还不放过他!

丧心病狂啊!!

他咬了咬牙,仍是温声和语:“太子殿下,贫僧已经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往后……”

“空门个屁!”

气得狠了,堂堂太子也忍不住爆了粗口,“你好好说话不要拿那些来糊弄孤!孤不准你出家,立刻还俗与孤进宫去!”

凭什么啊!

李立帆气,又不能骂人,只能学着寺里师父的样子,幽幽一声叹息:“殿下这又是何苦……您带贫僧入宫做何呢?”

太子心道,自然是要你陪着孤,永远不分开。既然你不愿意与孤在宫外相守,那便与孤一道入宫受苦吧!

那个鬼地方他快受不了了,要是他进去陪着,说不定还可以熬一熬。

总之不管不顾,就是要带他回宫。

贞阳公主自来了就一旁看着,看得直愣眼,此时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迟疑地走到太子身边,劝:“太子殿下,宫中规矩森严,您要带个人回去,也得有个由头......”

她虽然不太明白太子跟这位好看的和尚是什么关系,或者说她根本不愿深究,但她知道,这次是她跟太子一起出来的,到时候有个什么不好,皇后舍不得罚太子,那些责罚可都是会落在自己身上。

何况,太子如果真贸贸然把人带回去,这个和尚受了什么刁难委屈,到时候太子心情不好,说不定也会怪在她身上。

她真是两头为难。为了自己着想,少不得出声提醒太子不要冲动。

就算要把这人带回去,也不能不明不白的,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身份啊!

这话不无道理,太子听进去了,便狠狠地皱起了眉头。

与他相反,李立帆则是心中一喜。

能不进宫,当然不进宫了,进去了他说不定就不能活着出来了!

当然他不敢说话,只能维持着和尚那副宠辱不惊、悲天悯人的神色。

太子沉着脸,皱着眉头,开始冥思苦想,忽而又瞅了一眼李立帆光溜溜的脑袋,终于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他沉声对贞阳公主道:“孤进宫一趟,很快出来!你先在这里待着!”

贞阳公主:“?”

她急急地问:“太子殿下,您要做什么啊!您可不要冲动!”

她生怕太子殿下直接冲到皇后娘娘面前,说他要带一个和尚回去,届时娘娘一个雷霆大怒!

太子却不跟她解释,转头朝褚卫冷冷吩咐:“你们都把人看好了!要是敢把人看丢了,提头来见孤!”

褚卫等自然战战兢兢答:“是。”

太子再瞪一眼李立帆,便转身大步出去。

“太子殿下!”贞阳公主追着太子出去,眼看他上了马车,马车飞快朝宫门方向跑去了,不由得跺脚,不知道等会会发生什么。

心中忐忑也无法,公主只好回到书肆,与一群人面面相觑。

第53章

宫内有座邀仙阁,是五六年前皇上萌生修仙问道想法的时候,不顾大臣反对,大兴土木在宫中建造的。原本皇上是要出宫去道观修炼的,但一来他是皇上,不坐镇皇宫总是不行的;二来又觉得宫外道观到底简陋,不尽如人意,还是自己建一座比较合心意。

这座邀仙阁说大倒也不大,一共九层,寓意久久长生,拔地而起,在宫中倒是显目,内里布局格外精巧,供奉着三清祖师。还住着七八位“仙师”,专门指导皇上修仙,为皇上熔炼“不老仙丹”。皇上便长久地在这里修炼,乐不思朝政,也不思后宫美人。

太子进宫后便直奔邀仙阁,要求见皇上。

这倒是一件稀奇事。

太子可是从不来这里的。这会儿不仅守门的小太监觉得稀奇,里边的道士觉得稀奇,就连皇上都觉得稀奇极了。

“曦儿找父皇有什么事情?”

因为太过稀奇,皇上亲自出来,在阁楼檐下见了太子。

他穿了一身明黄的宽松道袍,身材瘦削,风一吹,袍角飞扬,倒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且最近他脸色好了些,也不知道是不是“仙丹”的作用。他语气好奇,神色温和,对自己的儿子还是挺好的。

太子跪下行了礼,开门见山就道:“父皇,儿臣也想跟您一道修仙问道。”

皇上听了很惊讶,“曦儿怎会突然生出这个想法?”

太子一本正经道:“儿臣觉世间种种尽是烦恼,又摆脱不去,不如远离尘俗,修一个六根清净。”

他也是看见李立帆的光头灵机一动,如果自己也遁入空门,一来可以躲避娶妻生子,二来可以和他永远在一起,岂不乐哉?

他觉得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皇上听了,却很不赞同:“修仙问道,要一心向道、主动向道,而不是为了躲避烦扰的。曦儿,你这样不行。”

太子没想到还有这个讲究,顿时皱了眉头。

皇上见此,让他起来说话,父子俩也不用人伺候,往仙阁旁边的林荫小道走去。

秋风凉爽,落叶纷飞,父子俩这样单独和气地说话,还是太子长大后的第一次,多少有些新奇,气氛也不错。太子原本焦灼的心,竟也渐渐平复下来。

皇上温和地问:“曦儿近来可是有什么烦恼?”

太子抿了抿唇,一时沉默。

觉着不好说。主要是不想娶妃、反倒看上一个公子这种事情,怕是连父皇都不会同意的。

片刻后他脑筋一转,换了个说法,道:“儿臣见父皇自从投入仙门,两耳不闻俗事,一心只向大道,快乐无忧,儿臣看着十分向往,也想与父皇一样。”

父皇修仙之后不必理会母后及后宫一众妃嫔,整日和道士们一起修仙炼道,在他看来确实是快乐似神仙的日子。他修仙后想必也可以不必再娶妃生子,可以和立帆在一起?他想要的就是这种跟父皇一样的快乐。

皇上一听,忧愁地皱了眉。

想不到他还做了一个榜样的作用,顿时心中生愧。他是沉迷修仙不假,倒还没有失了理智。

他迟疑道:“可你是太子?要继任大统的。朕都已经这样了,你与朕走上一样的道路怕是不行的,否则置大乾江山于何地?”

其实他也不太同意,毕竟太子是要接替自己的位置的。他早就无心朝政,近几年的目标就是退位做太上皇,安安心心修仙。

等好几年了,好不容易等太子长大了,眼看就要娶妃成家,可以继任大统,太子怎么转性了呢?皇上纳闷,这孩子以前也不喜欢这些的。

他到底修仙好几年,长生之道没有悟出来,修身养性倒是有的,性子越发温和,因此也十分尊重太子的意见。虽然不赞同,但是不发火,要跟他讲道理。

“何况,打你出生起,你母后就对你寄予厚望,她也不会同意的。”

太子一听到母后,就想到了母后已经奔走在给他物色太子妃的路上,他不久之后便要娶一个跟母后一样讨厌的女人,他脸色就阴沉沉的。

他强压着不高兴,硬邦邦道:“父皇才是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只要您同意,母后没有不同意的。”

皇上一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近来宫中都是皇后理事,他一时都忘记了这层了。

太子见父皇神色松动,再接再厉,“何况父皇子嗣众多,皇兄皇弟里再挑一个继承大任也并无不可。”

说到底,太子并没有政治野心,也不觉得自己是那块材料,甚至认为那是个沉重的负担,谁上谁难受,母后强压着要他做皇帝,就是为了继续折磨他。

皇上听到这话,倒是有些吃惊地瞧了这个儿子一样。

但转念一想,又觉着释然——皇后性子强势,压得这孩子喘不过气,物极必反,他产生逆反心理也是正常。

何况太子十五六岁,少年心性,最是随心所欲,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是要做。他沉吟着想道,堵不如疏,不如顺着他的意思,等他知道修仙问道那是何等需要耐性和定性的事情,他便不觉得好玩了。

在皇后身边这么多年,也是苦了他了。

皇上叹了一声,到底松口了。只是叮嘱道不必换人做太子,也不可跟别人尤其是他母后透露这个,他还年轻,心性不定,先偷偷地试一试。太子也不是真的要修炼,自然高高兴兴地点头。

皇上还说让太子以请安之名,来仙阁一起修炼。

太子拒绝了。

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父皇,儿臣在宫外结识了一位大师,想请他进宫给儿臣讲佛法,一同参悟。”

“佛法?”皇上一怔,“那是个和尚?”

太子点头:“是啊。”他随手挥开眼前飘落的黄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皇上停下了脚步,转身目光纠结地看着他,“曦儿啊,你弄错啦,修仙问道要找道士,找和尚那是参禅成佛。”他一幅“儿子你被骗了”的唏嘘神情。

太子:“?”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和尚道士不是一路的么。

他搞不懂这个,只知道要把人弄进宫陪他,便眼也不眨地说:“那儿臣就参禅成佛。”

皇上:“……”果真是少年心性,玩儿似的,一点都不严肃。

倒也不恼,只是叮嘱道:“那你可不能剃头,悄悄地带发修行吧,不然你母后就发现啦。”

太子:“儿臣知道。”

于是皇上笔墨书信一封,特准他带一个和尚回来倾听佛法,横竖乾国崇佛,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后盖上玉印,给了太子。

太子接过去,欢天喜地地走了。

皇上看着他匆匆离开的身影,摇头叹息一声,转身也回了仙阁。

……

话说太子走后,书肆里气氛一度很凝固。

尤其还有贞阳公主这一尊大佛在这里,大家都是大气都不敢喘的。

公主身边的两名侍女把柜台后的唯一一把太师椅抬出来,放在中央,恭声道:“公主,您坐。”

贞阳公主嫌弃地看了一眼,倒也稳稳坐下了,而后抬眼看去。

由于店里其他人都有意缩在书肆一角减小存在感,奉太子命令看守的人又都站在屋外,所以贞阳公主一眼看到的还是李立帆。

一来他的个子实在鹤立鸡群,二来他的光头实在太惹眼,三来他长得实在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