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见到陈舒逸的第一眼,立马热情的迎了上去,她激动道:“总算是等到你了。”
面对大妈激动的神态,陈舒逸装作一脸不知所措,用手指着自己的脸,小心翼翼的询问大妈道:
“你是专门在等我?”
大妈忙不迭的点头,道:
“是啊,我没有你的联系方式,就只能天天早上在地铁站转悠等你,半个月了,终于见到你了。”
大妈并不知道陈舒逸是原来杭企的员工,如果知道,她早就去杭企问陈舒逸的联系方式了。
大妈亲切地拉着陈舒逸的手,真心诚意道:“小姑娘啊,我啊是专门感谢你的,要不是你,我和姐妹的一千万也拿不回来。”
她真是庆幸遇到了陈舒逸,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就是她的福星啊,是老天派来拯救她的。
她一定要好好感谢这个小姑娘,还要去寺庙感谢下菩萨,让她找到了这个小姑娘。
陈舒逸也替大妈高兴,她恭喜道:“拿回来是好事,大妈以后不要乱投资了。”
大妈连连点头。
对陈舒逸开始讲那天的事情,犹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喋喋不休。
“……”
“我真的太感谢你了,我听说后面有好些人都照着我的方式去做了,但都没有如愿拿到钱,你说得对,不能人太多,要钱的人多了,这招就不灵了,还好当初我听了你的话。”
陈舒逸静静地听着,她面色和善,又带着笑意,大妈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信任。
陈舒逸问道:
“大妈你怎么称呼?”
“我姓宋,你叫我宋阿姨就好了。”
她对陈舒逸完全信任,不介意把自己的名字告诉陈舒逸。
话音刚落,她又问道:
“对了,你也是做金融的,那你给我推荐下产品吧,看看有什么好的产品适合我这种老年人。”
陈舒逸笑了笑,对宋阿姨邀请道:
“阿姨过会有事吗,不如去我单位坐会,我给你讲解下我们的信托。”
“可以啊,我一个退休老太太,随时都有空的。”
作者有话要说:新的一周开始啦。
倪亮这个人设也彻底结束了,你们基本上也看不到他了,还有一个人设要商场,我不知道你们猜不猜得到,我原来文中提到过的,但是只是一闪而过的人。
第73章
陈舒逸先是对宋阿姨做了个自我介绍。
宋阿姨听说她叫陈舒逸,就舒逸长,舒逸短的叫她,陈舒逸想老年人兴许都这么自来熟。
陈舒逸没有在地铁上跟宋阿姨聊什么产品,她这人不喜欢一上来就讲产品,这种低级营销她从来都不碰,她一路上只是和宋阿姨简单的唠嗑,了解下她平日里的喜好,以及她对理财的认识,再决定自己的下一步营销。
这宋阿姨大约是真的把她当自己人,完全不尴尬,越聊越上头。
都开始盘问她的婚姻状况。
陈舒逸都开始怀疑她从前看到的宋阿姨跟面前的这个是两个人。
她差点有些招架不住,后悔没有叫上薛念,薛念聊这些很在行,大约是在国企银行待了很久,对象都是大爷大妈,所以聊的起来。
陈舒逸聊久了,就发现这位宋阿姨其实根本不懂理财,从前买理财,就是哪家银行利息高就往哪家跑,之所以到现在没有踩过雷,完全是因为只在银行买理财,出险几率很低。
这次会中了P2P的圈套,也怪她一时贪小便宜,再加上被李妮忽悠,说什么产品就是跟银行差不多的,她就鬼迷心窍的买了,没想到才不过几个月就出事了。
要不是遇到自己,这些钱就真的打水漂了。
宋阿姨自然对信托也是不了解。
陈舒逸知道自己要从信托的起源开始讲起。
虽然会费一些时间,但是为了业绩,陈舒逸不介意。
一千万啊,她可以一个月不用担心业绩了,而且这只是宋阿姨一个人的,她的朋友少说也有一千万,如果再介绍几个熟客,她只要维护好这一个客户,她一年的业绩就可以去化一半左右,不用她一百万做死。
诚然,给不懂信托的宋阿姨讲解信托需要费点时间,但她会耐着性子讲下去的。
陈舒逸和宋阿姨来到单位,她先带宋阿姨去了最好的会客区,还亲自给她泡了一杯柠檬茶。
夏日天气炎热,空调还没有把房间打凉快,如果这个时候再替上一杯滚烫的茶给客户,客户只会更加烦躁,不利于谈判。
所以,陈舒逸选择了一杯柠檬茶。
她在宋阿姨的右边坐下来,开始耐着性子跟宋阿姨讲解信托:
“宋阿姨,其实信托跟银行同属于银监会监管的,它不像P2P没有监管,信托跟银行都是银监的亲儿子,不分彼此,而且,你可能不知道,你在银行买的理财70%-90%都是投向信托的,如果信托有问题,那银行也会受连累了。”
她先跟宋阿姨讲信托的风险,给她吃定心丸,宋阿姨不是信任银行吗,她就说什么都带上银行。
虽说宋阿姨喜欢陈舒逸,但宋阿姨这会还是在考研陈舒逸,如果她乱讲一通,她也不会买的,她被P2P骗怕了。
此时,陈舒逸话说的这么满,宋阿姨显然不信,她道:
“你别骗我老太婆什么都不懂,银行都说了,它们的理财都是自己的产品,哪里是投向信托的。”
她虽然不懂理财,但是一般买理财前会问一句,是你们自己的产品吗?
她只买银行自己家的产品。
对付这样的阿姨,其实非常繁琐,因为什么都不懂,你话讲深了就不行,太浅的话,又没有说服力。
陈舒逸捋了捋接下来的话术,平静又温和道:
“银行是不能自己投资项目的,如果它看重一个项目,它必须借助信托来完成融资,比如银行看中了你的企业,想投资你的企业,它不能把钱直接给你,它只能通过信托,利用信托的经营权限,来投资你。”
“不是可以贷款吗?”银行一直在借企业资金,怎么就没有投资企业了。
陈舒逸看着宋阿姨摇头笑,道:
“贷款是只能用于专项业务,你如果是房地产企业,问银行借的钱就必须是造房子用,但如果是融资的话,你拿到这笔钱后,你可以造房子,剩余的钱可以去买家具来装饰这个房子,可以装修等等。”
她看了一眼宋阿姨,见她听得认真,知道她都听进去了,便继续道:
“第二种呢,就是银行引进信托项目,代销信托产品,有时候信托公司会自己留一半,让银行代销一半,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利率不一样,银行需要赚钱,所以同样一款信托项目,你在银行买要比在信托公司买利率要低很多。”
陈舒逸一边说,一边把好几家银行代销信托的消息给宋阿姨看,证实自己并没有撒谎。
“这两类涵盖了银行70%-90%的业务,至于其他可能是货币业务,又或者是银行兄弟间的互相借贷了,所以银行跟信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信托出事了,银行怎么可能独善其中呢?”
陈舒逸再一次强调风险可控,为的就是加深宋阿姨对信托的信任。
其实现在家大业大的银行都有自己的信托公司,但陈舒逸不会跟宋阿姨提这件事情,免得宋阿姨问她是哪几家,然后转头就去那几家银行了解情况,她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宋阿姨觉得陈舒逸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她不是没有疑问。
她有些为难道:
“舒逸啊,你这怎么没有三个月,六个月的理财。”
宋阿姨嫌弃信托产品的时间太长,她是真的很相信陈舒逸的为人,但是陈舒逸的产品她确实不喜欢,第一次合作,她想买短期的试试,短期会比较安全些。
陈舒逸又怎么会不清楚呢,她开始剥解为什么会存在短期的理财,对症下药。
“阿姨,银监规定信托项目不得短于一年,如果这个产品三个月,六个月,很有可能是资金池项目,就像P2P,它就是资金池项目。”
其实宋阿姨并不是特别了解资金池项目,这个词她已经在陈舒逸口中听到两次了。
她不由道:“你好像很反感资金池项目,我想问问什么是资金池项目?”
“资金池项目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我把所有的钱放到一个池子里去,然后我把这里80%的钱拿去做投资,20%作为资金流来对付你们个别人的急需,你们会拿走但也会有新人丢进新的钱进来,所以这个资金池可以健康的运转,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去拿这笔钱,那么20%的资金就不够应急了,这就会出现挤兑,一旦挤兑出现,这个公司立马完蛋,信托就是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投资项目是实打实的时间,这个项目需要一年,就是一年期的项目,两年就是两年期,不存在时间错配。”
宋阿姨不认同,照陈舒逸这么说,银行跟P2P是一样的,那怎么可能,银行要是有问题,他们这些信托啊岂不是都完蛋了。
宋阿姨摇摇头,反驳道:“那银行不是也有三个月,六个月的么,一天都有。”
“银行有这个能力资产时间错配,一个银行资金运作规模在2000亿左右,P2P才多少,几十亿已经是极限了,最重要的是银行有国家在背后支持,你相信银行会倒闭吗?”
宋阿姨摇头。
“去年hs银行出现兑付危机,以为要倒闭,国开行立马出手接管,雷声大雨点小得过去了。”
陈舒逸喝了一口水,又道:“你们存在银行的人很多不会三个月一到就把银行的资金赎回了,大部分人会选择续投,其实说实在的,如果所有人都去要求银行赎回,没有一家银行是吃得消的,而国家也是看到了这个隐患,已经在缩减这块资金池的规模。”
被陈舒逸这么一顿讲解,宋阿姨是明白了大概。
宋阿姨喝了一口柠檬水,润了下嗓子,此时,她的心情也如同这杯水一样,酸酸凉凉的很是舒爽,对于陈舒逸的业务能力,她是肯定的,她赞赏道:
“舒逸啊,你懂得可真多啊。”
宋阿姨不免想到了李妮。
从前李妮做营销,不会讲这些东西。
宋阿姨想起李妮平日里介绍产品的模样:
“宋阿姨,这产品没有问题的。”
“宋阿姨,我也买了,我肯定是因为产品好才会买的。”
“宋阿姨,我跟你保证不会出事。”
当初听了她的保证便以为产品没事了,现在细究下来,才发觉这话很荒唐,她可以对自己保证,也能对其他客户保证,这些保证根本没用,她支付不了这么多资金。
只有产品真的安全,才可以放心。
陈舒逸向来喜欢分析产品的安全性来解决客户的顾忌,在苏耀祁身边待久了,就越发如此了。
拿自己做保证的理财师根本是对自己以及客户不负责任。
但宋阿姨不是傻子,她当下拿出手机查了查信托的违约违约情况,来证实陈舒逸话的真伪。
立马就跳出来了几个违约产品。
宋阿姨把这些消息给陈舒逸看。
她道:
“你看看,这不是有信托违约的信息嘛,这么多,舒逸啊,你说的不对啊,信托风险很大。”
陈舒逸仔细看了下内容,这是一家外地信托公司做的产品。
陈舒逸仔细看了下,才发现是银行借用信托公司做的项目,她认真的过了一遍。
然后道:
“宋阿姨,这是银行的业务,不属于信托公司的自有业务,刚刚我跟你说过的,银行会借助信托来投资项目,这种违约信托公司当然不会来管咯,而且这个项目也没说不兑付,只说产品延期。”
陈舒逸指了指里面的内容,作者有专门说到哪家银行的项目,现在自媒体都是标题党,喜欢写一些夸张的标题吸引流量,有些人不看内容,看到标题就以为是这样了。
宋阿姨看着陈舒逸指着的方向仔细的看了看,确实如陈舒逸所说的一样。
她才恍然大悟,提着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她笑道:“原来如此。”
陈舒逸道:
“何况这家信托公司是外地的,监管没有本地信托公司有实力,我们作为地头蛇,业务能力肯定比外地公司要强,就我们h市的政府项目,肯定我们拿到的几率更大,而且我们跟h市银监也更熟悉些,能够更早的了解银监的动向,及时跟紧银监的步伐,最重要的是我们是国企,做的都是党看好的产品,我们政治觉悟很高的。”
老一辈的人,对国家的感情比她们这一带要浓的很多,这些陈舒逸适当的渲染,会让宋阿姨更倾向于她们。
陈舒逸没有告诉宋阿姨,所有的信托都听命于银监会,不分h市还是s市的地方银监。
陈舒逸这话本来也是碰碰运气,却没想到歪打正着,说到了宋阿姨的心里去了。
她感同身受道:
“是啊,我们就该跟着党走,你们这代人啊就是没有我们那个年代爱国,我儿子就没什么爱国观念,一毕业就跑去国外生活了,现在家里就我一个老太婆,他让我搬过去和他们一起住,可是我舍不得啊,舍不得这个从小养大我的祖国。”
说到这里,宋阿姨不由的抹了把眼泪,她舍不得祖国,也舍不得儿子,不离开祖国,那就代表一年也见不得儿子一次。
陈舒逸给宋阿姨替上了一张纸巾,她想起王凌,自己不在她身边,她也一定挺孤独的,将来自己结婚了,大部分心思都在自己的家庭上,更没办法顾及她,她会更孤单,陈舒逸觉得以后有时间就去陪陪王凌,在自己有时间的情况下多陪陪她,也不至于以后自己后悔。
她对宋阿姨的心疼更多了些,拍拍她的背,安慰宋阿姨道:
“宋阿姨要是无聊,多来我们公司坐坐,我陪你聊聊。”
“诶。”宋阿姨欣然同意。
陈舒逸笑了,眼睛笑得亮晶晶的,就如同夜晚璀璨的星星。
宋阿姨问陈舒逸道:
“舒逸,我看你懂挺多的,是不是在这里干了很多年了?”
陈舒逸摇摇头,实话道:
“不是,我从前是银行的。”
陈舒逸并不准备隐瞒,她现在如果不说,以后宋阿姨自己发现,会觉得自己有目的接近她,她的信用度就会大大的降低,虽然事实却是如此,但是她不能让宋阿姨发现。
宋阿姨惊讶了,立马问陈舒逸:
“银行?那个银行?”
宋阿姨平日里各家银行都在跑,陈舒逸一说银行,宋阿姨便决定刨根问底。
“杭企。”
那不是跟李妮一个单位。
但看了陈舒逸很久,宋阿姨都没有想起陈舒逸。
她遗憾道:
“杭企,那我怎么没看到过你?”
宋阿姨觉得如果早些年认识陈舒逸,她一定不会去投资P2P,
但她不知道的是,她早就碰到过陈舒逸了,只是那会根本没有注意到陈舒逸罢了。
陈舒逸扯了扯嘴角,接道:
“我也对阿姨没啥印象,缘分其实很奇妙。”
宋阿姨笑了,认同道:
“是啊,虽然杭企咱们没有认识,但有缘的人,终究会见面的,这不,咱们现在认识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