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郑夫人擦了擦嘴角,笑道,“这吃食不错。怎么以前从未见过?”
江舒涵便简单说了下自己的来历。
得知是外地人,郑夫人松了一口气,想了想,“既如此,那我这铺面就租给你吧。”
说着,就让小妾将她拟好的契书递给江舒涵。
江舒涵现在的人设还不认字,便让陈嬷嬷帮忙读了一遍,都是一些无责任条款。简单来说,就是这铺子经营与郑家毫无孤寡。郑家只收取每月十两银子的租金。
看来郑家确如张大山所说,郑家担心铺面会给自家带来麻烦。
江舒涵让陈嬷嬷帮忙签字,她在上面按指印即可,末了交了半年租金和一个月押金。总共花掉七十两银子。
六月六日是个好日子,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正前街最中间的郑家酒楼换了个东家,新的招牌,新的装修,新的伙计,几乎哪哪都是新的。
就连那吃食都是新的。门牌上赫然写着“鲜香阁”三个大字。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开张第一天打五折,第二天六折,第三天七折,第四天八折,第五天九折,第六天原价。
得知促销力度如此大,锣鼓表演结束后,一直守在门口犹豫的食客们全都挤进来瞧热闹。
只见这里面只卖三种饼:黄金饼(酱香饼),鸡蛋饼,千层芝麻饼。
但是这饼颜色澄亮,十分好看。
楼上楼下都可以坐,还可以提供打包服务。
许多人不想在里面坐着,就点了一份到外面,张大山站在外面维持秩序。
此次前来铺子帮忙的人一共有七个,赵大郎夫妻,张大山夫妻,赵大郎一双儿女以及江舒涵。
家里的孩子全由赵大娘和陈嬷嬷两人照顾。
赵娘子陪着陈月娘在后头做饼,江舒涵帮忙收钱,赵大郎帮忙切饼称称,赵大郎一双儿女帮忙沏茶。
七个人忙上忙下,倒是配合得□□无缝,一直到下午三点,人最少的时候,他们才终于有机会歇息。
几人饥肠辘辘,张大山安排一半人先去吃饭,剩下一半在这儿守着。
陈月娘和赵娘子已经吃完了饭。
江舒涵不想吃那些粗茶淡饭,她直接切了半张饼子在大堂找了个位子吃了起来。
陈月娘和赵娘子一个帮忙切饼,一个帮忙收钱。
张大山端着饭坐到江舒涵对面,“夫人,陈嬷嬷请的掌柜和账房什么时候到啊?”
“快了,明儿就来了。”江舒涵四下看了看,来他们这喝茶到底是少数。这么多位置全空着,有点太浪费了。
她边吃边想,是不是该添点项目,要不然除掉房租和几人工钱,她自己倒不剩什么了。
江舒涵在琢磨添什么茶点,店里来了位年轻人。
陈月娘招呼他,“这位客官想吃什么?”
那男子嗅了下,“我就是你们隔壁的,刚刚我诊脉就闻到你们这边香得不得了。原来竟是饼子,这味道也太好闻了吧?这饼子怎么卖的?”
陈月娘便给他介绍,三种饼的价格。
江舒涵回头瞅了眼,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穿着青衣长衫,一副斯文有礼的模样。
张大山见她回头,笑着跟她解释,“这是隔壁宝仁堂的大刘大夫,他还有个弟弟,两人都是坐堂大夫。”
江舒涵大惊,他才十七八岁,那他弟弟岂不是更小?这么点就出来当坐堂大夫,这是打娘胎就学医了吗?
她上一个世界,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将所有草药认全,背会它们的药性,自然知道学医有多么不容易。
江舒涵不免多瞧了两眼,大刘大夫也正好回头打量大堂,不期然与江舒涵打了个照面。
江舒涵冲他点头一笑,放下筷子牙签走了过来,“我是这家店的东家。咱们是邻居,你初次登门,我再给你打个折。”
陈月娘刚数好铜板,听到这话,又忙数回一半递过去。
大刘大夫忙道,“可使不得,你们也是小本生意。今天本就开业大吉,哪能再打折呢。”
他坚持不要,又笑道,“你们这鸡蛋饼松软可口,我还打算晚点下工回来,再买一个回去给祖母尝尝呢。可不能这么客气。”
江舒涵见此,也就没再推辞,只让赵娘子多送了他点。
大刘大夫无可奈何,只能拱手致谢。
等大刘大夫走了,江舒涵微微一笑,这人瞧着挺俊,还挺有礼貌。想她这个岁数,好像还是个只知读书的书呆子呢。
第一天收工,开门红,虽然没赚多少钱,但是正前街流量大,前来买吃食的食客很多。
第二日,人1流量比前一天还要大。
第一天毕竟是刚开业,许多人都不知道。第二天,口口相传,来的人多了一小半。
好在陈嬷嬷找来的掌柜和账房顶上,江舒涵也能趁机到灶房帮陈月娘和赵娘子的忙。三个人一块做饼子,倒是稳住了。
接下来,打折力度小,人1流量倒是少了点。但是每天的营业额却增加了。也就是说他们的利润也多了。
大家干活的劲头越发大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