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我说的话哪里不对吗?”
女孩儿一脸迷茫,“这种日子难道不快活,不舒服?”
旁边的何晓丽附和了一句:“可不就是少奶奶的日子嘛,你瞧金陵城里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成日里不是打牌抽烟,就是逛街看戏,像琨瑜你这样早出晚归地没命工作,才是稀奇不正常呢。”
余琨瑜蹙起眉头,郁闷道:“怎么好好的都开始编排起我来,照你这样说,云亭她姐姐嫁的还是杨家呢,我这么一间砖瓦房算什么,杨家那才叫真正的大户人家好不好。”
“......我姐姐她不一样。”
波浪纹卷发的女孩儿叹着气反驳,“她一个姨太太,如今连我家里人都不愿意提她了,和你这桩婚姻压根儿就不是一个路数的。”
余琨瑜轻轻摇了摇头:“你也该想一想,你读高中读大学的学费哪来的?毕业后报社的工作又是谁帮你找的?报社这点工资,又如何够你今天一瓶香水明天一双高跟鞋?要我说,哪怕全天下的人都瞧不起你姐姐,你最不该。还有你家里人,更不该一边拿人家的,却又要一边说人家的不是。”
这话有些严厉。
当着徐云亭的面说出来,更是毫不留情。
但余琨瑜并不后悔。
徐云亭的姐姐生来漂亮,十四岁时便被看中去演了电影。
十六岁时嫁进金陵豪商杨家,成了杨老爷的第五房姨太太,如今已是第七年。
杨老爷已经五十有六了,很是宠爱这个年轻的五姨太,简直要什么给什么。
徐姐姐性子并不张扬,唯独十分恋家,而这个家,指的自然是娘家。
徐云亭家里觉得一个女孩读那么多书没用,所以她的学费生活费,全都是姐姐资助的,工作也是姐姐帮她安排的。
甚至现在她已经从家来独立出来了,姐姐还是每个月都有零花钱下来给她。
所以余琨瑜才说:“你要是瞧不上,最开始便不应该伸手拿,既然拿了,还心安理得地用了,你就不该瞧不起她。”
徐云亭垂下头,不说话。
确实,她姐姐嫁的人家,确实是比余琨瑜的丈夫要富贵许多。
住的是租界里的小洋房,有大大的花园和草坪,出门都有小轿车,衣裳一个大柜子都装不下。
但在她心里,她还是觉得,她姐姐的婚姻,远比不上好友余琨瑜的。
杨老爷五十多岁的人了,年纪和她爹相当。
又有原配嫡子,前头还有四房姨太太,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娶进来第六房。
她姐姐算什么?不过是被瞧中了相貌顺手买回去的一个玩物儿罢了。
放在从前,说不定连个良妾都算不上。
可是余琨瑜呢,她丈夫和她年纪相当,长的也俊朗,待她极好,柔情蜜意从眼睛里是可以看出来的。
哪怕是对方没有这样厚实的家底,徐云亭也觉得余琨瑜这个婚结的值。
“其实我就是羡慕你们情投意合的夫妻和睦,什么砖瓦房呀,什么席梦思啊,那都是添头,有了更好,没有也不打紧。”
“我就是这样想的。”
余琨瑜眼尾轻扬,嗓音轻软,“所以才要老实上班不是么。”
“这怎么又和上班有关系了?”
“因为嫁给谁我都是余琨瑜,余琨瑜就得上班工作,和屋子大不大日子舒坦不舒坦没有丝毫关系。”
女生丢给她一只洗干净的冬枣,“我以为你也是这样想的呢,所以才觉得你会说出方才那种话来是稀奇。”
秦慈最知道她的情况,闻言就在旁边搭腔:“是啊,要是只为嫁个有钱人家,上学的时候追琨瑜的男生们如过江之鲫,其中也不乏大户人家子弟,她随便挑一个不就是了。”
“那怎么能随便挑。”
何晓丽忍不住插嘴,“我也是仁德女校读出来的,可没见过一只比江先生还俊俏的鲫鱼。”
余琨瑜砸过去一个萝卜头。
“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你都这个年纪了,还是个妇人呢,怎么比我们还容易害羞.....那什么,菜都差不多好了吧?我去喊主编他们过来开席?”
.....
秦慈的这场生日宴,总的来说进行的非常平和非常顺利。
整整一大桌子的人,却连一盅酒都没喝完,几个大老爷们连带着几个思想进步的女青年都冷冷静静,宴会结束时面不改色心不跳,步伐稳健,压根看不出来是一场激昂青年人的聚会。
反而就像是参加了家里姥爷的八十大寿。
连火锅都不敢放太多辣椒的那种。
事实上,他们报社这帮人,平时还是挺闹腾的。
上次去主编家里吃喜酒,都闹得人家一整晚锣鼓喧天。
之所以今天都老老实实的连个脏字都不敢说,余琨瑜主要觉得,还是江时在旁边太能镇场子了。
也不知道他怎么就那么吓人。
明明也不说话,也不凶狠,甚至面上还带几分笑,但气场厉害的要命,目光淡淡扫过来一下,就叫人一声不敢多吭。
余琨瑜在桌子底下踹了他好几脚,才让他稍稍收敛了一些。
——然而这个时候,宴会基本已经到了尾声了。
她发现自己的菜还真没准备太多。
因为大家既不怎么喝酒也不怎么慷慨激昂地指点江山,所以一整个晚上基本都是在吃菜,吃菜,吃菜。
然后抓住吃菜的空隙聊一聊工作。
聊的工作也基本都是:报社未来一年的发展计划,社会版面和文艺版面的分量轻重,以及要如何开源节流等等。
就连余琨瑜这样对工作充满热情的超级进步青年,也聊的累极了。
困倦极了。
恨不得赶紧把这些人送走才好。
她甚至怀疑这根本就是江时的阴谋诡计。
因为最后大家相互告别离开时,她分明从他眼睛里捕捉到了一丝得逞的笑意。
“江时你又在搞什么把戏。”
明明是疑问句,但余琨瑜用肯定的语气质问了出来。
男人站在她身旁送客,面不改色风轻云淡:“人家过生日又不是你过生日,做顿好菜好饭就够了,我时间多宝贵啊,陪吃陪聊可不值得。”
“谁让你陪吃陪聊了,你在大家还都放不开呢,巴不得你赶紧走。”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宁愿抛下我陪这些狐朋狗友浪费光阴,也不愿意跟你的心上人共度春宵?”
“.....”
这家伙怎么什么没脸没皮的话都往外说呀!
余琨瑜仰头瞪着他,要不是顾及门口还有友人在依依惜别,她可能马上就要跳起来咬死他了。
江时摸摸下巴,轻咳一声:“你们说会儿话,我去帮林妈收拾厨房。”
其他人都还好,只是最后离开时,秦慈到底还是悄悄把自己内心的担忧说出了口:“琨瑜,你如今和江时独居在金陵还好,日后若是要去见婆家,可千万先和他约法三章了再去。我听说他们这种小县城的地主人家,最爱的就是纳妾纳姨太太,更别说你先生还是一脉单传,人长辈肯定巴不得多娶几房太太回来开枝散叶,你得千万小心。”
余琨瑜笑起来:“你放心罢,其他的或许难说,这一点,他绝不会的。”
先不说江时本是个不婚主义者。
就算他日后真的动了别的心思,按照她对江时的了解,他宁愿跟她离婚再娶,也不会纳姨太太。
他这样的人,外表瞧着不羁,其实骨子里洁癖最重,三妻四妾这种事儿,他受不了。
只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侮辱。
秦慈挥挥手:“好,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那我先走了。”
“嗯,明天报社见。”
.....
余琨瑜一一和友人们告了别,关上门转身要回屋的时候,才发现,江时竟然一直没走。
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站在枣树下,手里还捏着几张信纸在看。
他大概是听到她关门的动静了,一下抬起头,四目相对间,余琨瑜发誓自己瞅见了他眼睛里的犹豫和心虚。
“怎么了?”
江时沉默了好片刻。
最后张开手,一副大大方方让她拥抱的模样。
只是垂了眸,长睫毛盖住大半眼睛,神情忧愁,浑身萦绕着一股低落又阴郁的气息。
余琨瑜微怔,视线在他手里的信纸上转了转,以为是出什么事儿了,连忙蹬蹬瞪跑过去,抱住他的胳膊,小心翼翼又问了一遍:“怎么啦?”
“如果我说,我母亲在我老家,瞒着我给我娶了一个妻子,你会怎么想?”
余琨瑜抱着他胳膊的手僵住了。
仰头盯着他,眼睛眨也不眨一下,面无表情。
“我的意思是,”
江时亡羊补牢般地补充道,“我本人是不知道这件事的,我也是受害者。”
余琨瑜深吸一口气:“什么时候娶的?”
“啊?”
“我说你那个你所谓不知情妻子。”
“什么所谓,我是真的不知情......两年前。”
“......”
余琨瑜认真闭了闭眼睛。
她攥紧小拳头:“所以你现在是要告诉我,我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莫名其妙成了你的姘头?”
第41章我喜欢的少年挺拔而灿烂
余琨瑜是一个极端护短的人。
这种护短要怎么来具象化诠释呢?
就是,倘若她是一个评判公义的县官。
如果一个外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发生了冲突,她一半以上的心都会偏给国人。
如果是她亲密的好友和无关的陌生人产生了矛盾,她三分二的心会偏向好友。
而如果江时和旁人出现了争端,她百分之九十九的心会偏向江时。
所以,在经历完最初的那阵愤怒和失望之后,余琨瑜小姑娘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正襟危坐,面容严肃地望着江时:“说吧。”
看架势活像是什么包青天在审陈世美。
且先不论陈世美冤不冤,包青天的气场都前所未有的厉害。
然而江时完全没反应过来,微微怔了一下:“说什么事?”
“说你让我变成了姘头这件事。”
小姑娘凝着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你都一一都给我解释清楚喽,我再决定是要跟你一拍两散,还是共同攻坚。”
江时敏锐地注意到,她用了“解释”这个词。
而非“交代”,也非“坦白”。
说明在余琨瑜心里,她还是下意识地倾向于相信“江时是无辜的”这个定论。
“我当年因为太爱出风头,被学校派出国,师长的态度尤其强硬,便以为自己至少三两年是回不来的。”
因为夜渐渐黑透了,大晚上的站在院子里受冻吹风,根本就是自讨苦吃。
所以江时牵着余琨瑜的手,一边踩着楼梯上楼一边缓缓说。
余琨瑜没挣扎,老老实实跟在他后头,听他简述往事。
“我以为自己至少三两年回不了国,所以给家里寄了信,也没写多少,只是把这件事告知一声。我母亲不怎么了解外头的世界,但对于洋人的跋扈和欺辱,还是清楚的,她生怕我出了国英年早逝,便千方百计地想要骗我回家。”
“她说她给我定了一门亲事,要我赶在年节前回去成亲,不然她就吊死在房梁上,以免愧对祖宗。”
“我那时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性子也独,回家后和他们大吵了一架,又跑去顾家找了那位被定亲的姑娘,站在她面前,趾高气扬地警告她别擅自嫁过来,反正我是一辈子也不会认的。”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似乎是在回忆当年的场景,好半刻才继续道:“大约是我当时的行径实在鲁莽,压根儿不像个成熟的青年人能做出来的事,所以对方也没放在心上,敷衍般地应了,她以为是在安抚应付我,我却当成了一个板上钉钉的承诺。”
“后来我出国,不到一年就被召回金陵,北上之前,只来得及给家里写最后一封平安信。我母亲却以为我从此就能在国内安稳定居,于是瞒着我把顾家的女儿娶进了门,正好是我认识你的那一日,顾长英在我老家被我族亲安排着,牵着一只公鸡稀里糊涂拜了堂。”
男人拧了拧眉,“你说这事儿是不是荒唐至极?”
余琨瑜盘腿坐在软塌上,拿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着他不说话。
“后来的事儿你就都知道了,我去华北,组织为了掩饰我的身份,把我之前的住址和名姓都改了个遍,我家里先斩后奏的通知信自然没能送到我手上。我后头写回老家报平安的信,都是用的学校的名义,至于先前住的那栋宅子,被人买去后便一直空着,信放在信箱里积灰,一直没人拿。也因此,我母亲便以为她早就与我说过好几回了,是我不愿意认这桩婚事才不回她的。”
江时曲指敲击着窗户根儿,语调困倦又懒散:“直到我又用新地址写信给他们,所有真相才水落石出。”
......
听完了这么一长串波折起伏的故事。
余琨瑜坐在软塌上发了好久的呆。
说实话,真要一点一点掰扯起来,谁是谁非其实很难判断。
若说是江时母亲自作主张,可人家又确实是一心为了儿子好。
对于他们这些在旧式礼教渲染下长大的老人家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若说是顾长英不知廉耻非要死缠烂打,可是当年她才一个十二三岁的弱女子,她又懂什么呢。
就连江时自己也说:“我至今仍然后悔,倘若那时不那么嚣张跋扈颐指气使,而是认真地,平等地,将心比心地与她谈一谈,说不定她就听进去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