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小脚老太养孩记》TXT全集下载_22(1 / 2)

刘婷婷生了个儿子,出了月子之后,刘母顺势就住下了,估计得等孩子能脱开手去才会回刘家村。而刘婷婷暂时还没去学校,等孩子们回家后,刘母就先回去过年了,估摸着得等到开学了才继续回来。

翻过年刘婷婷也要恢复工作了,到时候还是很需要刘母帮忙的。

为着这事儿,老陈头带着小祥准备了一车的年货给刘家送去,算是感谢刘母的,也是变相贴补刘婷婷。小祥跟刘婷婷都有工作,加上一些其他收入,日子要比其他人好过许多,即使添了个孩子,可有老陈头和柳明月补贴着,根本也不吃力。

可刘家就不同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也没个儿子,刘父刘母只觉得这个女婿找得极好,对孩子也上心的很。尤其在小祥决定,让孩子跟刘婷婷姓刘,取名为刘林之后。

小祥的生父姓林,后来跟着他娘改嫁后,又该姓郭,等到了陈家,自然是跟着陈家人姓。后来认了老陈头当干爹,一直也没有改过来,就姓陈。如今有了孩子,他倒也没有执着一个姓氏,这样也算是变相延续了生父的那一脉吧。

老陈头和柳明月他们都不是在意这种细节的人,也不会干涉小祥的决定,就这么定了下来。

牛兰芳在柳明月回来的当天就上门了,听说了她怀了孩子,还特意带了好些东西过来。见到柳明月时也非常感慨,“当时你带着一串孩子回来,老的老,小的小,谁能想到你这日子能过成如今的样子。”

要说到柳明月和钱安的婚事,即使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大家还是津津乐道。毕竟差距悬殊,而且彼此又很优秀,怪不得大家惦记嘀咕。

“你哥前些日子还一直念叨着要给你送东西来,说是当时多亏了你跟陈叔,这才叫村里头办起了粮仓。今年这收成怕是不好,接下来要熬到明年夏粮下来,日子不定成什么样呢。”更有甚者,族里的老人还说了,明年怕是日子也不好过。

她嫁到柳家村也这么多年了,早就把这儿当家了,村里头谁不是沾亲带故的,要是日子过不了了,可不得搭把手。想到这儿牛兰芳就发愁,她男人那性子,只怕思虑不停,有碍身子啊。

她公爹才五十出头就退了,还不是劳心劳力伤了身子。可自己的儿子还未成年,看着也是一团孩子气,日日念叨着要读书读书,哪又能帮上什么忙呢。

想到这儿,牛兰芳拉着柳明月的手,感叹道:“我这心里啊,不知道多少感谢的话憋着说不出来。先前你一直在镇上住着,偶尔碰面也不好深谈,本来还想喊上弟妹一块儿来的,只可惜她娘家有事儿。”

“左右我还要在家里住上十天半个月,燕子有空了就来,也不差这么几日。”她也许久没有碰到徐燕了,“这粮仓的事儿不过是凑巧,要不是村长魄力大,领导着大家好好干,也难说有今日。”

花花轿子人人抬,柳明月本就觉得柳立成好,自然不吝啬夸赞的话,倒豆子似的跟她说起其他村里推广合作社的难度。这样的夸赞也不是第一次听,可牛兰芳觉得,从柳明月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就格外动听。

本来柳立成这个大队长统管着合作社的事宜,因着在镇上露了脸,村里头的人还想再推举一个副队长分权,可现下倒是都歇了心思。

没人家的本事就不要瞎蹦跶,闹了笑话就没必要了。

“不过还是不能放松下来的,听说明年天气也不怎么好,怎么说也得辛苦一两年才行。”柳明月一想到三年艰苦的生活,心里就没底。前头大家都将产量提得这么高,浮夸风盛行,接下来这日子肯定不好过。

村里头还好,靠着山,怎么说也饿不死,可镇上的人都是吃商品粮的,没有按本领,是富余少许都没有。大环境下,哪怕她跟钱安都有本事,也不能惹了别人的眼,太张扬了也是罪。

两人闲聊着,将村里镇上大小事儿都交流了一遍才算完事儿。

☆、五十九章

“所以他还找你了?”等晚上回了屋,端了水准备一起泡脚时,柳明月才听钱安说起了原来柳立成今日还找他了。“说到我了嘛?”

想来他们的共同话题大概就那么些,若不提自己,钱安是不至于还回来跟自己说道的。不过她也挺好奇的,毕竟柳立成那人是极正值,一门心思就为柳家村,有事儿说事,从来也不爱说闲话,更不爱跟人唠嗑。

她将脚放进桶里,跟钱安靠着坐,他还拉起柳明月的手开始按摩。怀孕初期其实并没有太多症状,钱安特意跟人学了这几招按摩的法子,每日空闲下来都乐意给她按一按。

钱安一边跟柳明月闲聊,一边也不忘自己手上的活儿,“没什么,就是说了说今年村里头的安排,问问我的意见罢了。到底这银柳镇周边的村落不少,从前来跟他学习的也有,总得了解了解。当然,也提到你了,说是多亏了你们,今年才算是顺利过了。”

庄稼人的根本就是田地里的作物,风调雨顺尚且能过活,若是老天不给力,这种不可抗力造成的影响是没办法想象的。

即使如今柳家村有不少工人,可到底大部分人还是靠着地里的粮食过活。收成不好,柳立成这个村长兼大队长难辞其咎,尤其是在大家争相在为国家建设出力的时候,他不愿意成为鹤立鸡群的那只鹤。

但若是为了不显眼,瞒报灾情,刻意报高了产量交多些粮食,日后村里人若是困难,他难辞其咎。

这个道理不用人提点,柳立成自己也是明白的,当然,钱安也看得清楚。他了解柳立成,也了解柳家村的情况,指点谈不上,却有许多建议还是能给的,好歹顾着这儿是柳明月的家不是。

除了他,老陈头也是为村里的事儿操了不少心,眼下收成不好,粮食紧缺,他帮着柳立成说服了村里好几个族老,准备偷偷藏一批粮食。好歹放着安安心,明年情况若还是如此,也不至于什么仰仗都没有。

即使明年风调雨顺,这粮食降了价卖给酒厂或者饲料厂就是了,左不过是浪费一点钱,别说是村里了,就是老陈头自己也能负担得起的。

“那你好好跟他说说,村里的都是沾亲带故的,哪怕偶尔有些龃龉,说到底,真遇到什么事儿了不会也不能见死不救。”她感叹道:“说不得也是互惠互利罢了,日后还会有依靠他们的时候。”

尤其是清算开始之后,只怕这柳家村才是最终的庇护所。

“行了,你也别想太多,怀着孩子呢,思虑太重可不好。”钱安将泡脚的水端出去倒掉,然后自己擦擦脚,跟柳明月一起躺下,“到时候我都找好了,不拘着是镇上还是村里,都有人照顾的。”

钱安知道自家没女性长辈可以帮忙搭把手照顾柳明月做月子,早早就定好了人,工钱时长都安排妥当了。对外只说是亲戚帮忙,而不是请保姆月嫂,不至于连这点事儿都有人揪着不放的。

至于生孩子,镇上的医院里妇产科的还是不错,而村里也有代代相传且技术让人信得过的接生婆。只要柳明月养好了自己的身子,养好了孩子,平安顺产问题不大。

像刘婷婷,这一胎养得就不错,生得也顺利,月子里是她娘亲自照顾着,勉强算是顺顺利利过完了。现下出了月子,身子骨倒是比之前好了很多。

“我知道的,你也别太担心。”按照后世的说法,她这还不算是高龄产妇,卡在了适孕年龄的最后一点点上,“当初那些计划表可都是我给婷婷安排的,害怕我照顾不好自己?”她笑着说道。

说起来她怀孕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还没有显怀,也没有孕期反应,算是很好照顾的了。加上营养够,身体条件不错,想来好好养着,应该能好的。

“我已经跟村里的邱大婶说好了,到时候请她帮忙搭把手,到镇上去照顾你。”钱安小心将她搂在怀里,“反正我们也常常回来,她应该也能适应的。”

因着孩子都在学校寄宿了,平日也不在家住,到时候让邱大婶跟陈梓淳一个房间也行,或者是给她准备一个床,将小阳台隔出来给她住也行。有了她跟着,加上钱安上班的地点就在供销社里,偶尔再叫老陈头和钱掌柜上门去看看也就无妨了。

柳明月倒是没想这么长远的事儿,眼下重要的还是好好过年。往年的例子摆在那儿呢,今年她怀着孩子,精神头不足,可不得跟钱安多说说,叫他帮忙记得。

于是,两人躺在床上将该送礼的人家一一数过去,姻亲故旧,总归不能落下了。尤其还有老陈头从前维系着的一些老关系,钱安的老爹留给他的关系等等。数着数着,柳明月是就着困意睡过去了,可怜钱安,脑子动了一晚上,做梦都是这些烦琐事儿。

第二天起来就能明显感受到了村里头气氛的变化,即使今年年景不好,可年还是要过的。家家户户除了扫除之外,还有就是准备过年要用到的各种吃食。

家里的女人们忙活着,男人们却也不闲着,串门探亲、送礼拜年等等,总有忙不完的事儿。

毕竟年节就这么几日,村里头都是沾亲带故的,大家得错来了时间,省的到时候挤成一团。于是,也没讲究日子,年前年后的这几日都成。

村里头辈分高些的都是留在家里等着人上门,年礼都是你送我家,我送你家,总归顾着脸面,也不能丢了实惠。女人们在厨房忙活去,孩子们自然是能帮忙的帮忙,不能帮忙地就瞎玩儿呗。

今年刘婷婷刚刚出月子不久,柳明月又有了孩子,秦嫂和阿香都嫁了,这年夜饭可不得想想招儿,总不能只靠俩孩子吧。于是在年二十八这天,老陈头硬是让镇上一位师傅带着俩徒儿到柳家村来了。

东西是老陈头早早备下的,鸡鸭鹅猪肉,各式干货鲜菜等等,满满当当,叫他们都惊呆了。

可厨子不就喜欢这样,于是,师徒三人烧锅开火,配合着将祭祖要用的鸡鸭定型煮好,各式各样的肉都该煮的煮,该蒸的蒸,该炸的炸。最后,还留了一锅高汤出来,若是想吃粉面或者饺子馄饨,现成的汤底呢。

之后就是将炸肉、炸丸子、炸卷儿等等都备好,各式各样的饺子、肉卷、蒸碗等等,除了年夜饭,甚至连接下来几天的菜都给备着了。

等那三人走后,看着被收拾得蹭亮的厨房以及边上架子上各式各样的菜肴,柳明月才算是松了口气。她拉着陈梓湘姐妹开始准备年夜饭,除了直接加热可以摆出来的之外,还准备了一条清蒸鱼,两个炒菜,凑齐了十全十美的好意头。

除了姐妹俩,其他人也都帮着搭把手,到底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等终于都上桌以后,为着一张桌子,老陈头看着他们团聚在一起,等着自己发话的样子,一个没忍住红了眼眶。

他想到了从前陈家过年,他总是在门房上,带着小祥俩人,就着小厨房给端过来的饺子,还有外头的雪花,听着府里的笑闹声过的。到了柳家村之后,跟着孩子们倒是过了好几个热闹的年,可今年又不一样了,等孩子们毕业……

老陈头举起酒杯,简单说了两句话便算是完事儿,举筷后,孩子们也都开开心心地吃。刘婷婷抱着孩子跟着凑热闹,她倒是已经早早在屋里填饱了肚子,毕竟还喂奶呢,也不敢乱吃。

这会儿就看着大家吃饭,偶尔照顾下陈梓淳,听着他们闲聊。男人聊外头的事儿,女人说说家里的琐事,孩子们也有孩子们的话题,她偶尔跟柳明月说几句,偶尔跟小祥搭搭话,听着孩子们说着学校的事儿,心都是飘着的。

守岁的事儿自然是一家人在一起才行,钱安跟老陈头下棋,柳明月将自己准备好的飞行棋给拿出来,带着孩子们玩儿。刘婷婷就在边上看着睡觉的刘林,一边做着针线活儿,小祥跟在老陈头后头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们对弈。

柳家村可热闹了,村里头的孩子可不怕冷,从家里头的鞭炮里拆出来几个就敢带着人去到处浪。孩子们笑闹的声音远远传来,伴随着炮仗的响声,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犬吠,倒是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

这鞭炮可不是随便放的,大家集中在零点后,此起彼伏,倒是也十分热闹。

等放完了鞭炮,大人们将自己准备好的红包掏出来给孩子们分发,之后便打发他们去睡了。今年多了刘林,柳明月给的红包可不算小了,这些钱她一般都不会动,权当是孩子的零花了,至于该怎么花,说起来,连最小的陈梓淳都有自己的主意。

柳明月倒是没有精神头管这些,她自顾自回屋睡去了。怀孕后的唯一的反应,就是她睡觉的时间明显加长了。

其他人也没想起来这事儿,只是刘婷婷回屋拆了红包之后的震惊,之后开始关注家里的财政情况,这又是后话了。

☆、六十章

年过完了,大家慢慢恢复正常的生活。因为今年年景不好,收成欠佳,许多地方开始出现粮食紧缺的现象。银柳镇倒是还成,大家挤一挤,省一省,日子还是过得。只是这天气的确不好,大家能明显感受到,今年也是不好过。

柳立成是柳家村的一把手,加上在镇上因为粮仓的事儿露了一次脸,大家倒是都盯着他看,等着跟着他的路子走。

镇上的情况还好些,刚需还是能按时供应,但是想要像从前那么宽裕是不可能的。在柳明月提醒后,钱安做了一些安排,如今的供销社还是能维持下来。后续他需要做的事儿也多,柳明月能够明显感受到他的确是比从前忙碌了起来。

她像小仓鼠一样,一点点地往家里搬东西,不管是镇上,还是乡下,总归能藏东西的地方都藏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