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您也别顾着挣钱,我知道你不一定会结婚,不一定会生孩子,可若是遇上好的人选千万别拒绝。就跟您说的那样,有个人相互扶持着过日子,要比一个人要好很多。”阿香劝到。
这是她第一次这么说,也应该会是最后一次。
道理柳明月当然都懂,只是这样的人有哪里是这么好找的呢。她的年纪摆在这儿,经历摆在这儿,甚至是生活方式等等,要找一个契合的人是很难很难的。尤其是这个契合的人,还得能够接受她的特殊的人生经历,能够包容她以往的一切。
反正就柳明月这些年见过的无数个相亲对象而言,暂时没有一个合格的。哪怕她可以降低条件,缩减要求的点,委屈求全,但这又怎么会长久呢。
尤其是受过伤后,她的信任又怎么会轻易交出去。
她脸上的笑容带着些许苦涩,这是阿香第一次见到她露出这样的表情,忍不住伸手将她拥入怀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肯定有的,可能正在来的路上呢。”
说着,她暗暗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要让柳明月多些出去走走,不然只是宅在家里,也的确是很难遇到合适的人就对了。这件事靠她绝对不行,还得找个机会跟老陈头好好商量,叫他搭把手才有可能完成。
☆、五十一章
从第一张粮票发布到现如今个个都凭票购物也不过是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也因为这事儿,过个年都得想千百种方法。
阿香集合了厂里头的不少人,互相兑换票证,倒是真的拉起了一小摊生意。她也不贪大,从来都是私下跟几个关系密切的人有往来而已,涉及的数目也不多,在这种交易已经泛滥成灾的银柳镇上,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
相反,因为她是农村的,反倒是能从村里头兑出去不少东西。也是因为这事儿,她跟牛兰芳倒是走动得密切了起来,两人一个在村里,一个在镇上,配合着,将这小生意把得稳稳的。
因为这件事,阿香认识了很多人,三姑六婆你说我唱,还真的就给她扒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来。
她当然不会贸贸然就将人推到柳明月面前,不过是将名单提供给老陈头,由他去张罗。知道个人以及大致的情况,就能够判断是否合适了。因为柳明月的经历和年纪,其实他们已经放低了要求去找,可惜几番甄选下来,合适的真的就没有。
再一次从省城回来,有些失望的老陈头在跟钱安见面的时候,难得倒是提起了这件事。“你不知道这些人有多气人,你说我家明月,那也是妥妥一个美人,性子温顺,又有资产有手艺,几个孩子日后肯定是我帮着张罗。就这样的,还配不上个死了老婆,带着三个孩子的老男人?!”
老陈头越说越气愤,“这人家里条件还过得起,读过书,我还当是思想开明的呢,结果倒是走眼了。”要不是他偷着先见了人一面,私底下了解过,提前知道了这些事儿,那怕是要闹笑话了。
就柳明月的性子,只怕会闹出来不少事儿,日后对她的名声肯定是有影响的。
他愤愤不平的样子就叫钱安想起了徐掌柜,往日里自己拒绝了那些相亲对象后,总会被吐槽,徐掌柜就会在家里头痛骂。
“这很正常,国情就是如此,你也要学会接受。”钱安自己还没结婚,算起来也是个大龄单身男青年,在这方面自认为没什么发言权,但是不妨碍他抨击一下,“看清楚了倒好,不然若是成了也麻烦。”
钱安自己就是那种最怕麻烦的人,要不然他早就顶不住压力结婚了。不过事不关己,劝起人来他也还是有那么几句话说的。
甚至,还将自己留学时的一些同学的情况提了提,多少离婚的闹得不愉快的,对比起来,独身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现在有他们这些家人看顾着,一家子和和美美,柳明月的日子过得很不错。
老陈头自然也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他心里头关于柳明月的烦忧还是无法纾解。但是这些心里话根本没办法跟钱安谈论,所以只能是点到为止,转头又开始说别的。只是不知道为何,钱安心里头却一直记挂着这件事,他开始频繁地会在脑海里回忆起柳明月那张脸。
其实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柳明月的长相是符合他的审美的。跟时下流行的圆脸盘子不同,柳明月即使吃得很好,可脸还是只有巴掌大,且唇红齿白,俗称的狐媚子应该就长她这个样子了吧。而且好歹是从后世来的,生活里也处处讲究精致,生活跟钱安向往的差不多。
即使是在农村生活,家里也井井有条,桌上还会顺应时节放置装饰品,哪怕是一把芦苇,也是格外别致的样子。
钱安回想起上次在省城供销社遇到时,她跟在自己后头被自己念叨,一脸无可奈何又不敢出声的样子就觉得好笑。他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的邪气,会将一个仅仅有几面之缘的人逮住然后不停地念叨。
不过柳明月的厨艺的确是很好就是了,当时在省城帮着柳明月买的西餐材料,后来都在他上门找老陈头谈生意的时候享用到了。甚至,为了这些地道的美食,他还特意找了借口,连着蹭了好几顿。
柳明月前些日子托他找的种子正好拿到手了,想到自己马上又有借口去上一趟,美美吃一顿西餐,就觉得满心愉悦。
徐掌柜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他在躺椅上坐着,看着书柜笑得一脸荡漾的模样。他本想出声调侃几句,又怕把钱安惹毛了,好不容易有些许痕迹的桃花运又给吓没了,纠结到头发都有些张牙舞爪的了。
“您这是打哪儿来啊,怎么是这幅模样?”钱安看着徐掌柜这个样子,倒是忍不住调侃了几句,“这发型可以啊,是哪个高手给您理的。”
要说徐掌柜虽然已经退休了,可老当益壮,看着身子骨还挺硬朗的。不过头发却敌不过岁月,已经花白。这会儿从中间竖起来好几根,倒是显得有些杂乱,配上他这老花镜,别有几分韵味。
“可别取笑我了,今儿我见了你刘叔,提到了你的婚事,说若是这两年再不结婚,这辈子都得打光棍。”他愤愤不平地跟钱安说道:“你说你坚持要找个合心意的,可也没见你多积极地去找啊,给你介绍又不要,如果真的打光棍,以后我怎么去见老爷……”
然后他又开始了自己每次提到这件事都会有的表演。
说到这刘叔,钱安也是很无语,那个老神棍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要不是当初他的一句话,自己不至于被留在银柳镇。偏偏不仅仅他爹,连徐掌柜对他也是十分信服,无奈的钱安身上压着几重大山,只能遵循。
如今他连自己的婚事都要插手,钱安内心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憋屈,他就一脸无奈地看着徐掌柜表演,也不搭话,不阻止,静静地看着,等着徐掌柜自己停下来。他就不信了,这老头每次都来这招,一直没用,还能坚持那么久。
果不其然,没过几分钟,见钱安无动于衷,他还真的就停了下来,收放自如地切换了表情,自己到茶几边上坐下来给自己倒茶。
缓了缓气息后,徐掌柜才语重心长地说了句:“少爷,真不是我故意催,你也的确是该考虑这件事了。老爷走了以后,这家就你一个人,孤孤单单。”若是结了婚,好歹有个人陪,很多夫妻吵吵闹闹不也过了一辈子。
当然,后面这句他没有说出口。毕竟钱安不大喜欢听这些,徐掌柜自认为也没有资格能够教导他,他也不是那种能够听从教导的人。
“再说了,人家国外的人再多的追求不也结了婚,这也算是人生的一门修炼课,要知道,钱家几代单传,可不能断了香火。”徐掌柜恨不得把这些话直接倒到钱安的脑子里。
也不是第一次听到徐掌柜说这样的话,但是钱安的确是认真开始考虑这件事了。他难得回应了徐掌柜的话,“我知道自己已经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接下来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你就放宽心吧。”
说罢,从躺椅上起来,转身去了另一边倒酒,“您也别太操心了,年纪大了就好好歇着,操心太多容易老的。”
这话听着像是调侃,可徐掌柜却知道他是在关心自己,想来是听说了自己儿子的事儿。他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跟钱安大倒苦水,“也不知道安民怎么想的,好好的省城不待,偏要回来。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天天的,太让人操心了,他原先那岗位多难得,这么一走,要回去可就难了。”
就算是镇上的机修厂是一样吃香,也不能跟省城的比啊,尽管平调不调工资,可之后的发展呢。以后要是蜗居在银柳镇这个小地方,哪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钱安倒是想得开,“行啦,您也别抱怨了,总归您年纪大了,他回来了也好。机会这东西谁能说得清楚了,命里注定会有的总是会有的。”他也不乐意让徐掌柜想太多,安慰他道:“那也是我弟弟,不会叫他吃亏就是。”
毕竟这是他家的大本营,总归是能罩得住一个徐安民这个机修主任的。而且,他知道徐掌柜自己有积蓄,家底丰厚,若是不求官运亨通,其实也没他什么事儿。他拍了拍徐掌柜的后背,给他煮水去。
两人闲话着,那边回了家的老陈头也跟柳明月稍微提了提今日的行程。前几天他还兴高采烈地跟柳明月说了好几个要考察的对象,这下可好,全部不过关。要知道,秦嫂都同意让牛兰芳帮着介绍了,前些日子才提了有个合适的人准备接触。
要是她赶在了柳明月的前头,可就真的是……
好吧,柳明月倒是觉着没什么,她随意的很,见老陈头有些焦急,边给他倒水边安慰道:“陈叔,也别太在意了,这都是要看缘分的,既然缘分未到那就且先等等。你看着世道一天一个样,以后的事还不一定呢。”
老陈头知道柳明月松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虽然答应会好好相看,可骨子里头还是有些惧怕这件事。如果不能顺利找到合适的人选,轻易不会踏出第一步。他也不知道该高兴这孩子有防人之心好,还是该担忧这样止步不前以后容易孤独终老好。
这会儿,他脑子里头突然就浮现了一个人—钱安。
☆、五十二
即使有再多的不合适,即使有再多的风险,老陈头都决定试一试。他没有跟柳明月打招呼,而是出了一趟门,将生意上的事儿给办了,然后去找了徐掌柜。
这件事还是得有人牵头,按照本地的习俗,将流程走一遍。而他自己不亲自出面,也是给个缓冲,别到时候人家钱安根本不愿意,都这么熟悉了,还有生意上的往来,再来往时带着疙瘩。
当然了,老陈头也是稍微试探过了,知道钱安对柳明月并不排斥。但是作为朋友不排斥可不代表着愿意发展成为另一半,老陈头甚至也不确定徐掌柜的态度,还所以才亲自走这么一遭。
两人都是一样的性子,若是任其发展,只怕这辈子都得打光棍儿。可是作为长辈,怎么忍心看着他们这个样子。
钱安条件的确是好,人也长得很好,扑上来的女人多得是,他的选择面也广些。可挑了这么长时间都没个结果,可见也不是个讲求外在这些条条框框的人。至于柳明月,老陈头觉得钱安就挺符合她提的那几点要求。
人长得好,喝过洋墨水,性格也好,家世好且没负累,是妥妥的钻石王老五。而且两人年纪相当,彼此认识,知根知底,若是能成,绝对是一桩美谈。
前提就是,钱安不介意柳明月曾经跟过陈地主且还带着他的四个孩子。这会儿老陈头倒是有些后悔了,当初就不应该让柳明月一意孤行,放出那么多风声,叫大家对她的事儿争议不休,生生传出不少的乱七八糟的闲话来。
现在可好,真到了关键时刻,如果不是事先熟知他们的人家,都容易误会。介绍的几个人里头就有因为这些外界的传言而黄掉的。他走这一趟跟徐掌柜提前透气,也是为了防止各种误会就是了。
而在家忙着孩子们的归宿问题的柳明月,却不知道原来老陈头起了要撮合她跟钱安的想法。
如今中小学扩招停止,她打听过,已经有少部分所谓的积极分子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上山下乡去了。上头的政策似乎也一天一个样子,柳明月觉得是时候考虑孩子们的未来了。
她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孩子们都把户口落在了柳家村,以农村户口入学。等大运动爆发的时候,两个大孩子也到了可以安排工作的时候,村里头的好岗位不能去抢,但是轻松些的还是能争取的。
回村好处多,但是也要防着有人拿孩子们的身份作文章。
可若是不想回来,而要安排到其他地方去,除了当兵入厂,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她反正是不敢冒险让他们进入政府工作单位,继续上学似乎也不大可能。柳明月知道几个孩子都懂事儿,决定晚上跟他们聊聊。
老陈头不在家,所以也就是简单地说明一下目前的情况,让孩子们有个心理准备罢了。陈梓湘他们三个如今面临的是升学的问题,等上完了初中,估计就到饥荒年。三年的高中时间必定是最难熬的时候,可等熬过了三年特殊时期,接下来的事儿才麻烦。
若是叫他们继续升学,成了大学生,那接下来的方向性问题就很重要了。科研人员都可能受到牵连的年代,书读越多越反动,绝对不是开玩笑的话。
可若是不升学了,那么,以他们的身份,安排一个正式工岗位已经是极限。
柳明月很清楚,陈梓旻的天分不能浪费,可陈梓湘和陈梓澜都还很模糊。谁也说不清她们接下来会往哪个方向走,尤其是柳明月,她不知道该让几个孩子按照上辈子的路走,还是给他们指引新的方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