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倒是常来镇上,她给柳明月指路,“猪肉和菜都在村里头定,等会儿带着你去杂货铺看看,镇上最大的那家,有不少海货干货,说不定能添一道新鲜菜。”至于米面粮油等物,也可以在杂货铺一并买了。
柳明月笑着点头,“成啊,等会儿还要多买些糖果和糕点,我想着村里头的孩子也不少,到时候给来参加宴席的人都带一些回去,也是不错的。”一般都是默认邀请了家里头的男人,女人这边并不会全来,至于孩子,也都是留在家里,柳明月觉着,还是该准备一些。
在村里头呆了这么短短的日子,她已经看到了大家的生活常态。柳家村的位置不错,靠着山,吃喝是不愁的,可这些之外,就没有更多的了。
村民们世代聚居在村落里,出去外头寻求新出路的并不多,墨守的后果就是,村人的日子都过得简单。柳明月揣测,也不是没钱,只是都是自己辛苦劳动所得,要花的时候会更心疼些。
而且,农家人靠天吃饭,总得多备着些以防万一,天灾人祸不可避免的时候,总要有解决后顾之忧的底气。
一般村人请客,大家会带礼物来,回礼大约是一点肉或者酒。柳明月觉得就是自己准备了糖果糕点,客人也不会介意的。
老陈头熟门熟路地将马车停靠在街市附近的茶楼里,柳立成的幺弟就在这儿上工,他会帮着看顾。徐燕跟小叔打了声招呼,就径直拉着柳明月往街上走去,而老陈头也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
这会儿镇上的治安只能说是一般般,有个男人跟着,总归是安全很多。老陈头即使微微瘸着腿,但是高壮的身躯配着有些冷淡一直板着的脸,还是很能唬人的。
徐燕也是去的次数多了,跟他熟了些,才知道这并不是故意,而是他的常态,渐渐的倒是也接受了。她一边给柳明月介绍街上的店铺,每一家都能说出点儿来历来,卖的东西怎么样也都各有说法。
“这些也是我那妯娌说的,听多了我也就给记住了。”柳立德在镇上的酒楼打工也好长时间了,他的媳妇是牛兰芳同村的一个姑娘,叫牛艳玲,两人就一个女儿,今年才两岁。牛艳玲的父母就在镇上开了个小小的木器铺子,就一个独女,柳立德自然要多顾着些,索性就在镇上住着了。
徐燕跟牛艳玲感情还算是可以的,两人之间的交流也多,常常听她吐槽这街坊邻里的事儿,到底是记住了不少。
柳明月倒是也不介意她的八卦,笑着随口附和着,眼看着就要到杂货铺子了,徐燕将她领进去,看柳明月应该有许多东西要买,便提到:“我要到隔壁药店去一趟,你在这儿挑着,等会儿我来找你。”
这几日她常常恶心反胃,已经生了一个儿子的徐燕自然明白可能是又怀孕了。村里头倒是有一个赤脚医生,只不过最近上山采药去了,不知道归期,为了不闹笑话,为了能够搞清楚自己的情况,她便跟着柳明月一同到镇上来了。
镇上的这位大夫可是个老手,徐燕觉着,只要让他确认过了,肯定就没问题的了。至于自己妯娌说的上医院给医生看的这个提议,她是想都不想就给否认了。
柳明月在杂货店里头开始了自己的采购之旅,见着各种新鲜的食材都要问一问,什么都想试试。掌柜的似乎也知道她是个大客户,亲自接待不说,还一直不停地给她介绍,说起这些东西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这是海带,泡一小片就能发起来好些,这是小虾干,别看小,可都是野生的,营养可好了。这些事海菜,做汤是很不错的。”掌柜的撕了一小块紫菜递到柳明月手上,“夫人尝尝,这东西味道鲜得很。”
不是开玩笑,这杂货铺的东西真的是十分齐全的,刘明月拿出事先罗列好的单子一一对照,发现几乎都有。
“成了,也不耽误您做生意,派个机灵点儿的小二给我拣货就成了。”她扬了扬手上的单子,“我就需要这么些个东西而已。”她是真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支出了,柳明月已经核算过了,要想不动拿笔应急的钱,就得开源加节流,统统都注意起来。
柳明月让人在厨房砌了个新灶台,小了许多,配上特制的铁锅,好歹她也是能帮着做饭的了。而且同时还让人建了个土烤箱,虽然要想像西式烘焙那样完美是不可能,可到底算是一个新的烹饪方法。
那天做了蜜汁酱油烤鸡翅之后,几个孩子已经被这个土烤箱给征服了。如今快到了板栗的季节,街上卖板栗的越发多了起来,柳家村后头的山上就有不少板栗树,牛兰芳曾经让圆圆和团团给送了一袋子来,柳明月就心心念念是要做个板栗饼。
酥饼的做法她自然是会的,只是这材料还是要特殊准备,这杂货铺基本上已经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也是让柳明月十分高兴的事儿。
“您在这儿带着,我过去瞧瞧。”老陈头往街道边上喧闹的地方看了看,到底是没忍住,“估计是发生不得了的大事儿了。”
他的听觉灵敏,刚刚似乎是一闪而过的枪声,老陈头觉得,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能够和平解决的事儿。
柳明月自然没有阻止,“陈叔也要注意些,别叫有心人盯上了。”要知道这会儿政治权柄交迭的速度快得很,还是要多注意的,“我就在店里头等你,不走。”说罢,继续让小二给她挑东西。
她一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对于自己的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她自己的伪装技术很差,也不擅长追踪,武力值更是很低,所以柳明月觉得自己并不是个会为了目的付出所有的人,她识相得很。
等老陈头带着神色慌张的徐燕从隔壁窜出来时,柳明月早就已经买好东西了,见镇上开始戒严,他们赶忙往茶楼的方向去。
到底还是徐燕聪明,她带着两人抄小路,东拐西拐,很快就来到了茶楼的后院。就看到柳立德正一脸焦急地在门口候着呢,见到他们时,只是一阵紧张的催促:“快些上马车,赶紧回家去。”
他甚至都来不及给解释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幸好今日出门的本就他们几个,还有倆是走亲戚的,今日且还不回去呢,便也没有必要再拖着等人,老陈头套好马车,架着直奔柳家村。已经确认怀孕的徐燕摸着自己的肚子,感受着马车的颠簸,心里头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她的手紧紧地拉着柳明月的手,手心的汗冰凉冰凉的。
☆、第八章
马车疾行,老陈头顾念着里头坐着的是妇弱,尽量稳行。等远远见了柳家村那硕大茂盛的柳树,这才缓了些速度。等马车进了柳家村的地界,直奔柳明月处,下马车时,柳明月险些扑倒。
老陈头将东西都卸下,柳明月已经扶着徐燕坐在正厅椅子上了。三人坐下喉,惊魂未定,缓了许久,才不约而同地笑了。
“我刚刚在药铺听说,共军赢了,正扫荡余敌呢,再过不久就要到我们这地界了。镇上进了潜伏的敌党,很是不安全,没事儿还是暂时不要到镇上去。”徐燕好容易喘过气,轻轻抚了抚自己的肚子,“这个孩子到是来得巧,等他出生,估摸着好日子就来了。”
要知道北平那边都已经宣布解放好些日子了,银柳镇位于长江以南,前段时间说是快要打过来了。长江那一带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战事结束,接下来肯定是到他们这儿。
当然,柳家村以及映柳真这穷乡僻壤的倒是没什么风吹草动,也没有激烈的战事,但是小道消息一直没停过。
柳明月知道,正是因为这仗快打到家门口了,陈地主才会选择跑路的。跟他一起走的还有许多同一个阶层,以往曾经或多或少跟政府有关联打交道的人家。政权更迭,新上位的或许一开始不会计较,可后头清算起来,他们这些人绝对吃不了好。
省城倒是有几个能数得上号的大人物,但是银柳镇过得最好的,也不过是小康,自然没有这种顾虑。而且,镇上的消息闭塞,也少有这种所谓的先进人士。也正是因此,倒是平静得很。
“最迟月底,应该就有好消息了。”老陈头到底见识多些,对这些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得到的消息整合了,大致上就能猜到走向了,“如今只要守在家里,不要出去晃荡,肯定是没事儿的。”
毕竟这柳家村都是自己人,还是很安全的。
而仗着上辈子的记忆作为支点的柳明月也很清楚,拿下了长江的那场战役,后头大军南下时简直是势如破竹,几乎是人都还没到,城门都是开着的,偶尔还有夹道相迎的人候着。民心所向,就如同潮水一涌而过,浩浩汤汤,人力是根本没办法阻拦。
她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水,递给两人,自己拿起一杯,咕咚咕咚就灌了下来,忽而觉得自己来了乡下,整个人都粗鲁了很多。
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然后柳明月就想起来自己刚刚在杂货铺子里头买的东西,单单就一家店,多少是少了些东西,要办好这个宴席,需要采买的还有许多。
“这一着急,东西倒是都没买齐。”柳明月抱怨道,她原本都打算要再买一些餐具,即使能在村里头找相熟的人家借来,但该买的还是得买。还有一些杂货铺子没有的食材以及糕点等,柳明月想了想,索性提议道:“要不就简单些,直接买一头猪,杀猪宴总归是吃得的。”
正好剩下的就能做腊肉和腊肠,留着过冬的时候吃。
要知道以他们消耗肉食的速度,这一头猪是绝对不够的。而且,接下来都要在村里头住着,日常吃肉也不容易。柳明月还买了许多腊鸡腊鸭,留着慢慢吃。
“其实也成的,每桌上个排骨,红烧肉,半只鸡配上点卤水,然后再整个豆腐,青菜瓜果。样式不用多,量大就成了,村里头的人多讲究实惠,到时候让村里头掌勺的大成叔来帮忙就成了。”徐燕三言两语就给点明白了。
她虽然没有亲自办过喜宴,可跟在婆婆和长嫂身边这么些年,大大小小的事儿也经历过不少,多多少少学到了些东西。起码的见识有了,那这事儿几乎就是过了一下脑子,方案就出来了。
柳明月还没说啥,老陈头已经点头应和了,“的确是这样,到时候还能再添个蒸水蛋,炒个饭,一道海鲜汤,最后上个糖水,正好凑够八样,意头好。”他刚卸货的时候也看到了海货,虾仁干还挺大颗的,都能用上。
徐燕见秦嫂正在厨房忙活着,便主动告辞,“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回家去了,我怀孕的事儿还先别往外说,还不满俩月呢。”她是怕柳明月忘了这个习俗,多嘴说了一句,“你家孩子都挺乖的,也不吵闹,真好。”
其实很多人都猜测,柳明月带回来的这些是陈家的仆人,可到底没有证据。加上她待这些人也是真亲近,老陈头和秦嫂也不是那种畏畏缩缩的人,大大方方地跟村人交际,阿香脾气是怪了些,可长得挺好看,也勤奋,跟家里的几个孩子都相处得不错,真的不大像。
柳明月回柳家村也住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习惯了。
一边往家里走,一边思考着另一件事儿的徐燕,正好迎面走来的杨梅给逮到了。柳明月她爹这一支人可多了,杨梅是五房媳妇儿,流浪来的,一同定居下来的还有她哥哥杨大柱,入赘了村里头的一户人家,生了五个孩子呢。
她找徐燕也不过是八卦而已,前些日子她去哥哥家时,正好听到了嫂子说起隔壁,也就是柳明月家的闲话,这会儿见徐燕从柳明月家出来,自然安耐不住自己的八卦之心。
村里头的女人大多数如此,对于家长里短的事儿有无限的乐趣,总是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上头。
“燕儿,你说明月有没有意向再找一个?”照例交谈了几句,她就切入主题了,“她才多大年纪啊,难道就一直这么守着?这村里头也有不错的,虽然她嫁过一回了,可条件放低些,还是能找着的。”说着,就要张口给人家介绍了。
还不等她开口,徐燕先截住了话头,“婶子,这话可不能胡说的,人家才回来多久,就是那守寡的,也断没有立刻再嫁的。而且这人选跟她配不配的,还不得她自己说了算,您说了可不算。”
说罢,不等她继续说,直接就告辞:“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您也早些回家吧,虽是快如秋了,可这大中午的,日头可晒得很。”
“哎呀,这都大中午了,怎么也没留你在家吃个饭,我总听说你跟她关系处得不错,难道是她……”杨梅可不会在这上头留情,既然已经被点到面上了,总得反击。她这未尽之言,可算是居心叵测了。
“那您还是我婶子呢,要不我中午上你家吃去?”徐燕险些没崩住就要翻白眼,不过好歹是在村里头已经呆了这么些年,倒是也习惯了这人的性子。
她将这事儿存在心里,见杨梅一脸便秘的模样,想说却说不出来话,她倒是心里一乐。徐燕挥挥手,“行啦,真得回家了,要不然肯定吃不上饭,晚些再带着茶水去大柳树那边等您,还得听您讲故事呢。”
说着,也不管杨梅的神色,就往家里头走去。
杨梅呸地吐了口口水,又似乎深怕被知道一般左右环顾了一会儿,不屑的看了看柳明月家,这才往自己家走去。她的算盘打得好,先给介绍些歪瓜裂枣,降低人家的心理防线,最后再给介绍隔壁家佟婶的儿子,好歹能衬得好些。
她的婆家就在村尾,跟隔壁佟家村相连着,因着这些日子柳明月回乡后的表现,看上她的人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