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放久了没有人穿也会变旧,改成这种薄被很省地方,这样也是一种怀念丹尼的方式。
要是换做华夏人,麦秋肯定不敢这么做,去世的人的东西,对很多人来说都觉得晦气。
克雷格听了之后有点安静,从背后搂住正在整理被子的麦秋的腰,后者疑惑地回身,他低下头,额头紧贴着她的,两个人脸对着脸,亲昵地蹭了蹭:“这就是为什么,我每天都爱你多一点,更多一点,更多一点……”
脸红红但心花怒放的麦秋:每天都在被男朋友告白怎么办?急,在线等。
自从交往后克雷格总是说麦秋很甜,她才觉得他太甜了,也是奇了怪了,明明“甜”这个形容词来说有点羞耻,怎么到了他嘴里“sweet”就让人脸红心跳还特别高兴呢。
——可能因为不是母语吧,虽然也害羞,但也没有到尴尬的地步。
如此这般,麦秋在告诉上官芷的时候,语气语调里也总带着不自觉的甜蜜,说话都是笑的。听的上官芷浑身都是鸡皮疙瘩,随即就觉得这个什么克雷格很可怕,他把那个事业为大的麦秋都迷成恋爱脑了。
于是恋爱专家上官芷开始给麦秋分析,看,你们交往他都没有把你介绍给他的朋友,一定不是真爱。
然后没到第二天,上官芷就被打脸了,克雷格给麦秋打电话:“晚上有个聚会,你要来吗?”不是什么严肃的场合,都是克雷格在不同的剧场认识的朋友,也都是一群对戏剧十分着迷的人。
之前克雷格也邀请过麦秋,不过麦秋很忙,就没去。听完上官芷的话觉得她好像一不小心把男朋友搞得有点尴尬的样子,嗯,还是去吧。——不知道上官芷知道了会不会体验到熟悉的,再次被麦秋气到肝疼的赶脚。
聚会是在一个带剧场的酒吧,可以边喝酒边看演出,一举两得。克雷格的朋友也都很有趣,跟麦秋说早就知道克雷格交了女朋友,可惜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什么样子了。
麦秋大大方方地笑问自己怎么样?其他人嘻嘻哈哈地夸了一顿,七嘴八舌地说起了克雷格真是个幸运的家伙之类的。
笑过闹过,剧场的表演开始,众人就都安静了下来,这是礼仪,也是遵守公共道德。麦秋靠在克雷格的肩膀上,跟他一起看着戏剧,就算是这样场所的戏剧,也别有乾坤,非常好看。
看完剧,克雷格的一个朋友,也是酒吧老板问麦秋:“要不要也来试试看演出?”
麦秋满脸懵:“我试试?”什么意思?
克雷格在旁边跟她说:“你不是想尝试在剧场演出打工吗?”
麦秋:“……”
她当然想尝试,但这个顺序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克雷格不是说他去应聘的时候被骂的狗血淋头吗?怎么到她这里就走后门走得这么光明正大了?!就算是个小剧场,可老板也没看过她表演,有点容易过头了吧?
克雷格登时笑了,酒吧老板也笑,看克雷格:“你没告诉她?”
“我想给她一个惊喜。”克雷格看了眼麦秋,一本正经的道。
才怪,明明就是他的恶趣味,已经足够了解男朋友的麦秋在心里默默吐槽。
“我们有两种剧目。”酒吧老板给麦秋解释,一种是他们现在看的这个,都是专业演员的专业演出。另一种是兴趣剧目,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来尝试,也算是给没有演戏渠道的人一种机会。
酒吧老板自己就是个非常喜欢戏剧的人,可以说是从小看戏剧长大,但他要维持生计,自然不可能像专业演员那样去戏剧大学。事实上他的大学考上了但后来成绩不过关被清退了,所以自己攒钱开了间剧院酒吧。
“我年轻的时候,做梦都想有这种机会!”有点地中海的老板拍拍自己的啤酒肚,有点骄傲的说:“现在我可以给别人这样的机会了,有不少演员都是从我的剧院里出来的。”
麦秋就这样兼职了一个剧场演员,尽管其实是跟自娱自乐的兴趣班没什么两样。
但她至少得到了一份工作。
Y国法律规定十八岁以上的大学生一周兼职不能超过二十个小时,遵纪守法的麦秋当然也一样。还有不少跟麦秋情况类似的兼职生,老板会跟他们沟通,排出上班时间表来。毕竟表演不是一拍脑门就可以演的,还要有时间排练。排练的时间并不算在计薪时间里,老板也不想喝西北风,他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
一起演戏的也不都是表演小白或者半吊子演员,酒吧老板也会请自家专业演员帮着这些人一起排练,跟实战型选手能学的东西就比较多了。麦秋还真的没在这种地方演过戏,只是在学校里试过,她觉得很有趣。
酒吧老板把麦秋介绍给其他人的时候也没说她在念预科在什么大学,只说是从华夏来的新成员,让大家欢迎。众人都有些诧异,麦秋扫一眼看过,这里还是没有华夏人,也对,老板给的兼职薪水并不多,需要钱的人打工不会来这边,不需要钱的人想演戏会去大学的假期班。这就代表没人能认出她来,她松了一口气。
不过她也没有想到,因为没人认出她来,反而搞出了其他事情。
命运果然很难预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短小君,困了。
晚安,明天见。
么么哒!
第165章憋屈
克雷格抱着麦秋不松手:“我后悔了,也许我该晚点把你介绍给他们。扎克(酒吧老板)真的是个坏蛋,他占用了我跟你的时间。就算这是原本我希望的,现在我也后悔了,我们能倒带重来吗?”
麦秋在他怀里听他抱怨,笑死:“亲爱的克雷格先生,我恐怕不行,你知道我有多珍惜这次机会。所以,也许我们可以谈谈你什么时候来看我的表演?”
克雷格很委屈:“抱歉,我不得不去N市。”
错过女朋友的第一次正式表演,这真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可惜克雷格的工作也是早就安排好的。麦秋当然也能理解,她本身也是演员和艺人,华夏艺人通告活动更夸张,最忙的人可能前一年就已经排好后一年的工作计划了,克雷格这点事情在她这里根本不算什么。不过被人重视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她喜欢克雷格总是跟她分享他的心情。
对于麦秋来说,以前金栋洙也会跟她说一些心情,但两个人交往时间越长,这种时候反而越少了。
克雷格跟金栋洙完全相反,认识时间越长,跟她分享的越多。他们之前也讨论过情感观,他始终认为爱一个人就要彼此坦诚,去接受对方的全部,甚至是把自己脆弱的部分袒露给对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向往。
麦秋并不清楚她能不能做到,但她也承认自己的确比以前改变了很多,她在尝试去做到,尽管这的确很难。
她在克雷格面前会逐渐地去表达自己,不是作为一个明星,也不是作为一个完美女友,而是真实的她。
她会聊起东南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为了孩子倾尽所有,所以也不能接受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挑战父母的权威;也会聊起生活中常见的贬低式教育,不是真的有恶意,但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大都性格内向自卑;还有羞于谈起自己的yu望,xing,一本健全的xing知识课本都会被家长投诉成小黄书;生育率低下的压力变成女性的压力……
她的确是个女权主义者,但她不能表达出来,因为她是个明星,在严苛的舆论环境里,女权主义会变成一个标签。随即引发而来的就是一群人的唾骂,而当她承认了以后,哪怕是有一点不符合女权的动作,都会被打成“田园女权”。这大概也是在华夏当明星的悲哀,欧美明星可以在公共账号上互撕,华夏明星撕了就是没有风度,没文化,低级。
如同一个憋了八百年没说过话的人一样,麦秋跟克雷格倾诉完整个人都升华了。
她的思想,她的内心,她的反抗,上辈子还能借助公众号来抒发,这辈子最可悲的是她居然找不到一个能把她的话全部听完并且听懂的人。她只能跟系统说,而系统并不能给她什么正常的反馈。
然后,然后克雷格给了麦秋一个建议:“那就写吧。”
麦秋:“……什么?”
“这里不是华夏,这里是Y国,你不需要为了其他人的目光而委屈自己,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克雷格比划着手势,语调低沉地说:“至少在这里,在我面前,你可以做你自己,只是你自己。如果你想写作,那就去做。”
他鼓励麦秋给杂志或者报纸或者网站投稿,还说他在大学时也给电影杂志投过稿子,写过影评。稿酬且不说,拿到样刊杂志的时候,兴奋度简直爆表,他跟室友砸坏了至少四个枕头,听得麦秋哭笑不得。
投搞这种事对麦秋来说是好几万年前的事情了,华夏纸媒落寞以后,就变成了公众号和自媒体的天下。麦秋对这辈子华夏的娱乐圈了解不深,加上苏叶秋的事情,还有忙碌的行程,本身也没想过要做公众号。
克雷格的建议,像是给她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些日子写报告写得很多,麦秋早就不会在语法上出问题了,只是词汇量上还是差了一点。不怪她,Y国人的词汇量就跟学古汉语文学的人一样,满眼全是高级词汇,而且英文的高级词汇很长,不好猜,按照规律蒙也不一定能蒙对。
可她确实是想写点什么的,不管投到哪里都好,反正大部分的外国人也不会认识她是谁。
只是,写些什么呢?一时间想写又不知道该写点什么才好。
有趣的是,她的素材很快就来了。
那天他们在酒吧后巷说话,说完克雷格就要走了,他是特意找麦秋告别的,之后还要去机场。两个人说了几句,就在后巷亲吻了起来,毕竟有好几天都见不到了,热恋中的情侣总是不舍的。
结果麦秋送走克雷格,回过头就见到了最近跟她一起排练的同事,马克,Y国北方人,来自哪里不清楚。操着一口飞快地语调加吞音严重让人听不懂的英语问麦秋:“哎,你是怎么钓到那个装B装的那么自然的牛津腔的?”
麦秋也是后来详细学了语音课才了解到,克雷格那种说话有一点软绵,很有腔调又清晰易懂的口音叫做牛津音。因为王室周围包括整个上流社会都是以这种口音为标准口音,所以对于非中产阶级的人来说,牛津音有点装腔作势假装自己很牛B的样子。不过现在大范围内都讲究平民化,大众化,于是哪怕是皇室,也开始在口语里掺杂本地其他口音。
每个国家都有各种方言的存在,L市一个首都就能出来N种口音,有些完全听不懂,加上全国就更可怕了。
Y国阶级光从口音就能分辨的出来,麦秋跟大部分华夏人学的都是标准口音,跟牛津音类似,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象征,被誉为上流社会的口音。当然,大概在眼前这位同事的眼里,麦秋就是个想钓上流社会凯子的外国妞。
这不是他第一次表达这种观点了,麦秋在同事中从不说自己在哪个学校,或者以前在哪工作。有人跟她要社交账号她也说没有,傻子才会信这话,她拿的那个手机就不是会没有社交账号的人。
再加上麦秋的确很漂亮,长期保持的锻炼和保养让她的年龄显得比真实年龄小很多,外国人又普遍对亚洲人脸盲,她看起来就像是刚到国外来留学的学生,而偏偏她又不是热衷请客炫富的人,于是他们都私底下猜测,她是个来找饭票的捞女。
还是那句话,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正经的穷学生不会来这种地方学表演,因为钱少,有钱的也不会,因为不够专业。
克雷格的出现更让他们认为的确是想的那样,他的牛津音太自然了,比专业演员还自然,就很装。
“与你无关。”麦秋瞥了马克一眼,绕过他回到酒吧剧场舞台。
没多久马克也跟了上来,众人开始排练,之后就看到马克往麦秋身边凑。事实上,在剧团里也有别的人想追麦秋,但麦秋有男朋友这件事就让他们望而却步了。只有马克,三五不时的往麦秋身边凑,麦秋是捞女这事也是他传出来的。
剧团里有女性成员把这事告诉麦秋,从那以后麦秋就没给过马克任何好脸。同事们因而懂了麦秋并不是真的软柿子随便捏,可他们也确实疑惑于麦秋的神秘。正常人都会想,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干嘛不大大方方地有话就说?
麦秋对这事也挺烦的,上官芷放出风声的时候也差不多了,她想公开。
排练的差不多,马克说大家一起拍个照上传一下ins或者推特什么的吧,以往这种活动麦秋都不会参加的。
不过这次她点了头。
众人都很诧异,连过来看排练的扎克也是。
麦秋问扎克能不能跟他互相关注顺便@,扎克不明所以地说可以。然后麦秋跟众人一起照了大合照,关注了酒吧老板扎克,顺便@了他,还写了一句感想:明天就要正式演出了,不晓得有没有人买票,有点紧张。
接着众人见识到了扎克的粉丝数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翻了好几番,消息通知的声音叮叮咚咚不绝于耳。
半小时之后酒吧门外开始来人,大多数是华裔,也有M国人,Y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而他们不约而同的都是来看麦秋以及买票的,还有人一边欣喜于麦秋的签名和合照,一边问老板能不能一个人多买几张,想拿回去做纪念。
一个小时左右,之前还卖了不到四分之一座位的票瞬间卖光了。
gu903();其他人一脸懵逼地看着明明之前还跟他们一起吃饭、排练、对台词的麦秋温和地用酒吧的麦克风组织那些陌生粉丝们排队,她会在酒吧餐桌上给他们的本子上签名,也会跟他们合照,还会帮忙录语音,弄得像是签售会一样,简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