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疆 !
王淮极为守信,不过并没有出乎叶青的意料,刚刚带着白纯等人回到扬州,还未来得及回家,就被迎接他的辛弃疾等人迎回了淮南东路衙署内。
辛弃疾、陈次山、杨怀之、刘克师等人俱是一脸的凝重,就连整个衙署内的气氛,也比往日要紧张了几分。
白纯很自觉的选择了自己回家,贾涉身为亲军,不用叶青吩咐,便一路护送着白纯回家。
衙署内,叶青活动了活动腰身,在自己坐下后这才示意众人坐下。
看着众人一个个凝重的脸庞,叶青笑了下道:“怎么,御前都统制所授非我?”
各朝各代,以大宋朝制约军权武将为最,完全是属于由当今圣上直接统兵,各路安抚使不得专兵。
但一旦遭遇战事,当今圣上则会在各路将领之中,选择一位以“都统制”的名义来节制、率领一路兵马作战。
同样,为了表明都统制的正统跟权威,也为了表明此路大军直属朝廷与圣上,都统制之前便会被加上御前二字,于是御前都统制,变成了一路大军的真正主帅,以此来区别于跟一路安抚使的差别。
当然,随着御前都统制的诞生,安抚使这一差遣也就变成了有名无实的空头衔,不过若是朝廷圣上任命、差遣的御前都统制与安抚使是一人,那么自然便不会存在什么其他冲突了。
除了御前都统制以外,朝廷还会任命、差遣一位同统制、副统制,由此形成真正意义的三足鼎立,从而使得兵权不会被御前都统制一人独断,形成相互之间有效的监督作用。
运气好的话,御前都统制若是能够赶上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同统制、副统制,那么对于一路大军来说,堪比凭空增加千军万马的战斗力。
但大部分的时间中,没有哪一个御前都统制会有那么好的运气,能够找到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的同统制、副统制,齐心协力的一同征战沙场。
因为朝廷总是能够从文官之中,找到跟御前都统制有摩擦、有怨隙、不对付的官员来担任同统制、副统制一职的最佳人选,从而使得一路大军的战力,还未上沙场,就已经先陷入到了内讧之中。
如此这样的任命差遣之法,使得大宋朝的将领往往都很难在战场之上有所作为,要么是被文官担任的同统制天天上奏朝廷弹劾,要么便是在沙场用兵之际,完全不信任御前都统制的作战计策,纸上谈兵一样对着他不熟悉的战事指手画脚,从而使得整个大军,往往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应该有的战斗力来。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基本上是每一位同统制、副统制,或者是御前都统制率兵出征的常态心理,毕竟朝廷以武将为同统制,辅佐文官担任的御前都统制来率兵作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所以如此复杂错综的任命差遣下,便造成了大宋朝的大军,还未出征时,就已经在内部出现了极大的不和谐的声音。
加上打仗本身就是用钱来砸的因素,物资、装备等等财物,同样也会成为御前都统制、同统制、副统制三人觊觎的对象,以至于大宋军队上是将领不睦、下是战马兵士羸弱,每次战败之后,加上朝廷风气重文抑武所使然,所以使得武将每一次都变成为战败而背黑锅的“罪魁祸首”。
最为明显的便是当初的叶衡,内讧之下、朝中无人,于是乎他就成了要为战败负责的那个罪魁祸首,至于当初的同统制等文官,则是卸下了同统制之差遣后,该怎么逍遥还继续怎么逍遥,完全不受大军战败而影响其仕途。
“那倒不是,御前都统制是大人所担任,但同统制、副统制人选……。”副提刑使陈次山有些沉重的说道:“同统制一职朝廷差遣了监察御史李知孝担任、副统制人选差遣了大理寺少卿洪遵担任。”
或许之前陈次山等人,还不是很了解这李知孝、洪遵二人到底是何方高人,但辛弃疾曾经与叶青都在临安围观,所以对于李知孝、洪遵与叶青之间的过节,自然是一清二楚。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李知孝
,还是洪遵,都乃是跟史弥远有着莫大关系的官员,特别是李知孝,可是史弥远麾下四木三凶当中的三凶之一。
叶青愣了一下,而后不怒反笑:“左相王大人还真是不避嫌啊,真是照顾我叶青,前脚在临安还和蔼可亲,这我刚一回到扬州,立刻便给我来个翻脸不认人啊。”
辛弃疾苦笑了一声,有些无奈的摇头道:“不日他们便会到达扬州,而我……如今最为担心的是……也就是眼下最为紧要的事情,我们对五路大军下手迟了一些。若想在李知孝、洪遵二人赶到扬州之前,重整五路大军,时间太紧迫了。”
“不错。”叶青赞同的点点头,他想到了王淮会立刻以行动支持他,但没有想到王淮竟然敢明目张胆的给他玩这么一手:“当务之急,天长军、涟水军两位统领必须立刻换人,还有,淮阳军、高邮军的李沐、林仲,立刻让他们前往利州路归虞允文差遣。”
“但……时间会不会不够用,毕竟,一旦李知孝、洪遵到来后,必然会第一时间,在五路大军的任命差遣之上掣肘大人您的任命差遣。”杨怀之有些担忧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