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不知道唐军骑兵经过,而是安然在营帐呼呼大睡。
对面的高句丽大营,被两千唐军吓破胆的高丽领主们夜不能寐。
十万唐军和五万汉军南下与他们对峙,在安市城外围还有三十万唐军和二十万汉军。他们的动静实在令人不安。
李勣的唐军南下不只是为了挑衅高句丽大军,而且还切断了高句丽大军的视野。百万援军堆积在峡谷南部,却完全不知道安市城的战况如何。
高句丽大军还有一个劣势——人越多,需要的粮食越多。
“高延寿、高惠真给我们施压,他们必须要尽快攻击唐军,否则将会兵粮寸断。”
崔在善扫视在场的高丽领主,他计划坚壁清野,却错误判断了高句丽大军的粮食问题。
高句丽大军数量多达一百五十万,后勤压力比唐军大多了,注定着高句丽大军不得不发起进攻。
“我们……可以打赢吗?”
高丽领主白天目睹唐军的威风,有些发怵。
“白天前来挑衅高句丽大军的是唐军的精锐骑兵,不是普通士兵,何须惧怕。”
崔在善面对一群时而自大时而胆小的队友,眼色凌厉,逼迫他们听从他的命令。
“按照原本的安市城之战,唐太宗李世民将会派长孙无忌率领一支偏师从北岭的山道袭击高句丽大军后方,进行夹击。我们可将计就计,在山道出口设下伏兵。此计我已告知高延寿、高惠真二位将军,他们均已同意。只要唐军出现,三十万埋伏的大军将会让他们全军覆没。”
百济国熊津江,刘仁轨率领大唐水师与唐军骑兵水陆并进。
东汉的玩家率领几千条小船跟在刘仁轨的大唐水师后方,浩浩荡荡,船只铺满了江面。
与安市城漫长的战斗相比,水师的合战比较容易解决,往往是一次会战定胜负。
大唐水师的楼船长数十米,上百艘巨大的楼船排开,声势浩大、威风凛凛。在楼船四周还有斗舰、海鹘、艨艟、走轲等中小型战船。
荆、扬、交州的领主使用的多是走轲,只有少量的艨艟。
“有大唐水师担任主力,我们定然可以获胜。有这样一支水师,我敢南下攻打安南区的大越国。”
交州领主赵光在自己的艨艟战船上,看到大唐水师的盛况,不由震撼。
倘若给他一支这样的水师,他不见得不敢去南下征服大越国。
东汉水师盟主铜雀手中握着一张海图,上面是熊津江以及附近的海域轮廓。
历史上,刘仁轨率领的唐军水师就是在熊津江的入海口与支援百济(当时朝鲜半岛的三国之一)的倭军水师相遇,爆发了白江口之战。
换而言之,只要他们水师到了江口的位置,很有可能就会和倭军水师相遇,爆发一场大战。
“距离白江口已经很近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和倭军水师合战。拉起旗帜,准备会战!”
铜雀的艨艟升起备战的旗帜。
所有领主心里一紧,令所有持戟、持弓弩的水师士卒做好战斗准备。
东汉区与东瀛区已经有多年的恩怨。
白江口之战是唐军赢了,东瀛领主肯定会设法避免这样的结局。
唐水师将领刘仁轨此时年过六旬,座舰是一艘高大的楼船,战船上拥有数百个精锐的大唐水师士卒。
“备战!”
刘仁轨已经被玩家提醒,他们很有可能会在白江口遭遇东瀛水师,所以令大唐水师备战。
大唐水师与东汉三大水师营逐渐靠近白江口,所有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只要看到东瀛的战船,棹夫将会划船冲上去,然后由弓箭手和甲士解决战斗。
为了对付东瀛的木船,荆州、扬州、交州的领主使用的兵器多半是火箭。
“就是这一次白江口之战,倭国被大唐打败,让他们知道了宗主国的可怕。不过倭人十分擅长学习,他们立刻派遣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大唐的技术和制度,形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比高丽棒子强多了,仅仅是九州岛的武士,都给高丽造成巨大的破坏。高丽是打不过倭国的。”
铜雀向随船的其他领主提及此事,缓解众人紧张的情绪。
水师靠近白江口,然而想象中同样密密麻麻的倭国水师没有出现。
“这是怎么回事?”
所有人都愣住,原本应该发生在白江口的海战,竟然被东瀛区的玩家避开了!
铜雀立即打开海图,考虑消失的倭军船队到底到了哪里。
“这群东瀛领主的头脑果然比高丽棒子好使。虽然兵种和兵器上高丽文明与我们中原文明更像,但东瀛领主才真正学了我们的兵法精髓。他们不打算在白江口力挽狂澜,因为难度太大!他们的想法是……”
“彻底放弃白江口决战,他们另选战场,现在合战主动权在他们手中!”
铜雀很快判断出东瀛领主的意图。
东瀛领主估计白江口之战无论怎么打都会输,干脆避开大唐水师的锋芒,择日择地再战。
“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我们要在半岛曲折的海岸线追击倭军水师?”
“遭遇战变成追击战,一不小心就会中埋伏,东瀛那群领主多半是这样的计谋。”
东汉三大水师营的领主聚集在铜雀的战船上,七嘴八舌,现在的局面有些失控。
“冷静,冷静!”铜雀喝止慌乱的领主们,“我们有大唐水师,只要不中埋伏,基本立于不败之地。接下来的目标是找到消失的倭军水师,然后击溃他们,获取胜利。”
三大水师营的领主这才稍微冷静。
作为盟主的铜雀亲自登上大唐水师将领刘仁轨的座舰,与刘仁轨商议进军路线。
“倭军在南,向南追击,兴许可以追上。”
刘仁轨听了玩家领主的汇报,最终决定下令追击。
如果倭军水师还在半岛海域,完全可以将其消灭。
如果倭军水师离开半岛海域,他们实际上已经输了。
在白江口以南,上万艘东瀛小型战船遍布海面,沿着半岛海岸线航行。
倭国将领安昙比罗夫、阿倍比罗夫被东瀛领主游说,放弃在白江口与唐军作战,转而南下。
“大唐的水师真的坚不可摧?我们四倍于敌人,何须退让?”
安昙比罗夫虽然放弃了正面与唐军决战,但从来没有和大唐交手的他认为这是怯弱的表现。
“请您相信我们的判断。大唐水师拥有大船巨舰,一旦发起冲锋,可以轻易撞毁我们的小船。为今之计,唯有将他们引到大船无法施展优势又水情复杂的狭隘海峡,可以制胜。”
一个腰间挂着武士刀的九州岛领主小心翼翼地与倭军大将交涉。
“你说的海峡在哪里?”
“鸣梁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