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小茶馆 第53节(1 / 2)

方家小茶馆 祈幽 1745 字 2023-08-23

因为姜六娘的尖叫,引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有同行的仕族女郎,也有在附近登高赏景的人,此刻他们透过轻纱看着亭子里,眼中有着好奇。

旁人的交头接耳、指指点点更加让古珍娘坐立不安,亲自走上前,她不由分说地抱住姜六娘。

姜六娘进入嫂子怀里丝毫没有安分,不断用脚踢、用脚踹中方年年,她尖叫着:“放开我,放开我,我算是领教了她的牙尖嘴利,她就是柳如诗说的方年年吗,一定是她,只有她才会胡搅蛮缠,和柳如诗说的一模一样,她心藏歹意、包藏祸心,竟然拽我耳朵,爹娘都没有这般做过。这个勾栏里的玩意儿,妖精作派,呜呜呜……”

小丫头嘴皮子太利索,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呢就巴巴地说了一堆,古珍娘真是头大如鼓,伸手捂住小姑子的嘴巴,忍着没有低头去看小姑子愤怒的眼睛。

方年年疼得眼眶变红,她暗暗地掐了一下自己,眼睛里立刻泛起泪花,眼泪水打转,“我与姜家姑娘无冤无仇,为何一再欺辱我等,言语上这么刻薄,行止上这么粗鲁……”

“年年,疼不疼?”李秀秀抱住方年年的胳臂急得团团转,看到方年年的泪水她一下子就慌了,连着这段时间的委屈,一并哭了起来。

两个人抱着一起哭。

两个小姑娘看着就弱势,被一群人围着犹如落入虎口的羔羊,看着就好惨。

旁边议论纷纷的人更加多了。

柳如诗尴尬地拽着帕子,“我、我没有说过什么。”

“柳姐不要在意,姜六娘点出来的就是事实,不用你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红儿解围。

柳如诗急急地说:“我没有说。”

红儿点头,“嗯嗯,你没说。”

柳如诗淡墨一般的脸上出现一丝愠怒,“我真的什么都没有说。”

她说完,走向了方年年她们那儿,欠身说:“年妹妹、秀妹妹不要哭了,年妹妹腿上还疼吗?”

方年年抱着李秀秀惊恐地后退。

柳如诗抬起来的手尴尬地悬空。

方年年不安惊慌地说:“你们不要过来,我们不过草民,任你们打杀了也不过草席裹着扔荒野里,全没的反抗之力。女郎们息怒,我们没有恶意,只想回家。”

“想回家。”李秀秀联想到近几日自己的遭遇,真是被猪油蒙了眼睛,一心想要变成像她们一样的人……

柳如诗淡眉皱了起来,无助地看向身后,她的身后抱着精力旺盛的姜六娘的古珍娘已经体力不支,要不是有丫头婆子帮着,根本就控制不住六娘。

“如诗快来帮帮忙,六娘平实最喜欢听你说话。”古珍娘无力地说。

柳如诗骑虎难下,只能够硬着头皮去帮忙。

六娘挣扎不休,毫无章法地踢着,柳如诗一时间没有注意被正中小腹地踢了一脚,当下疼得弯了腰。

“姑娘。”柳如诗的丫头慌乱地冲过来。

顿时一团混乱,混乱中姜六娘不知道怎么挣脱了嫂嫂的手臂,得到自由就气得跳脚,如一头愤怒的小母老虎朝着方年年冲过去,“让你瞎说,让你编排我爹,让你牙尖嘴利,我要撕烂你的嘴。”

她举起的小手用力地打在方年年身上,惊讶地发现方年年竟然纹丝不动。随即她看到方年年眨了眨眼睛,歪歪扭扭地慢慢向后退。

方年年,“哎呦哎呦。”

她抓着李秀秀的手连连后退,退着到了亭子的边缘。

姜六娘,“……”

“她是大骗子,你们是死人啊,快上去抓住她们。”

下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着上前抓人。

“秀秀,我们快跑。”方年年快速说。

李秀秀咬着下唇点头。

方年年握紧李秀秀的手,两个人跑下了亭子,头也不回地跑了,身后是姜六娘气急败坏的声音。

围观的人让开了一条路,她们很快就跑了出去。

跑着跑着,把所有的烦心事都抛在脑后;跑着跑着,方年年笑了起来,有些难过和压抑的李秀秀听着她的笑声,忍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

方年年估计已经跑出去两百多米了,她们从山顶到了半山腰,料想那些人不会穷追不舍,她就慢慢停了下来。站在路边,扶着一棵树,她看着下面的大铭湖,清澈湖水中有鱼儿,鱼儿啄着水面的浮虫,惊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阳光照射在涟漪上,似碎金一般。

“秀秀你看,湖里面像不像藏着金子,真漂亮。”

李秀秀有些不知所措地两只手互相捏在一起,她张张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秀秀?”方年年扭头。

李秀秀嘴唇轻动,眼眶不知不觉就红了,“年年,你疼吗?”

“嗯?”方年年歪头,反应过来她说的是刚才悠然亭的事儿。方年年狡黠一笑,“我装的,要是不弄出来一些动静来,那六姑娘不依不饶的,不知道在亭子里逗留多久呢。估计是被家里面惯坏了,盛气凌人的,不改改她的脾气,以后不知道怎么栽跟头呢。”

“她是被宠坏了。”李秀秀扯着衣袖,为了讨好六姑娘她穿上了自己不喜欢的花花绿绿的衣衫,现在感觉浑身别扭,“年年,我是不是很讨厌?”

方年年摇头,“当然不呀,秀秀这么可爱。”

“可表哥……”李秀秀带上了哭音。

“他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方年年打开挎包拿出手帕温柔地擦着秀秀的脸,“为了这么个人作践自己不值得,秀秀,我之前问你你喜欢他吗,你说应当是喜欢的。现在我问你,你喜欢他吗,你还会加应当吗?”

李秀秀愣住。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是应当和不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