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朝中大臣,一个个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对于时局看得很透彻。
如果秦帝没有十足把握,不表现出有力压国丈一头的实力,他们是不会明确参与其中的。
否则一个不留神,就是掉脑袋的祸事。
所以,非不得已,绝不轻易得罪凌从道。
像孙师正上次指着凌从道鼻子骂的情况,几乎不会再有了!
一是因为,孙师正这个人,确实心中正气长存。
二是因为,凌从道让秦帝御驾亲征,实在是已经有些无视秦帝威严了,这一点是他不能容忍的。
有了这一次试探之后,凌从道也绝不会再犯险了!
所有人都以为局势会如此这般持续之际,谁都没想到,疯癫三年的黎阳,竟是突然觉醒,并以锋芒毕露的姿态,站在了朝堂之上。
黎阳虽然表现惊人,能力出众,但因前车之鉴,所有人如今都处于观望之态。
秦帝屡次给黎阳表现的机会,无非就是为了给黎阳立人设,让他得到文武百官的认可。
只有这样,秦帝才会更容易收回失去的权力,也更容易笼络人心。
毕竟,黎阳暴露,总比他暴露安全。
只是,谁的心里都清楚,如今大秦这么大的烂摊子,真不是一般人能收拾得了的。
就算有人能做到,短时间内也不行!
所以,他们都不急!
至于秦帝为何没有直接出手灭了凌从道,不是秦帝不想,而是不能!
如今的凌从道代表的可不是他一个,而是背后千千万万的既得利益者,更有北元方面的关系。
在某些方面而言,凌从道在他那些党羽的眼里,就是大秦皇室眼中的秦帝。
秦帝一旦倒下了,封王们的权力地位和财富就没了。
凌从道倒下了,既得利益者们就是人头落地。
所以,就算秦帝杀了凌从道,他的党羽也会依附太子,借机反秦帝。
哪怕没有太子,他们也会推出其他皇子,来反抗秦帝。
所以,在秦帝权力没有收回之前,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万万不能动凌从道的。
如今凌从道派人去百越,无非就是要借机让何建侯控制豫章兵权,然后暗中控制黎阳,并限制其发展。
豫章乃是大秦经济最富庶之地,一直没有封王,就是因为秦帝不敢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其他人管理。
虽然豫章的情况,秦帝心里一直都有些眉目,却始终没有能力破局。
恰巧黎阳崛起,让秦帝看到了希望。
接连几次的试探与暗算之后,凌从道屡次失利,这让他愤怒不已!
这才有了朝堂之上,凌从道以外族犯边为由,让秦帝御驾亲征试探秦帝。
如果秦帝答应,它不但会趁机灭了秦帝,更会顺势推太子上位。
从此以后,大秦就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秦帝竟然拒绝了,还让黎阳担任监察御史。
官职虽然不大,权力却堪称通天。
若是真的让黎阳这个愣头青一查到底,他们所有人都别想好过。
同时,秦帝的反应也让凌从道心中生疑,不敢再有大动作。
于是便再次提出了封王不得蓄养私军,不能掌控兵权一事。
对于此事,凌从道只针对黎阳,却没有针对其他封王。
由此可见,他就是要趁黎阳在豫章尚未扎根之际,消除隐患。
否则一旦势成,他也没奈何!
凌从道能想到这些,秦帝又如何看不透?
秦帝敢答应让何建侯担任豫章水陆两师提督,自然早有准备!
至于凌从道敢插手滇南盐铁之事,秦帝也绝不会让他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