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救急不救穷(1 / 2)

 两年前才创办的均安,是一家深不可测的证券公司,拥有强大的背景资源。

九三年,张庆科承销了万可B股,成本在每股十二元。

结果推销不利,股票上市价每股只有九元。

在均安的手中,现如今压了一千万股。

按照王诗的推测,张庆科这次袭击万可,应该就是为了炒作改组新闻,拉抬股价,趁机出货减亏。

张庆科用来攻击万可的材料,正是万可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在已经拟好的《告万可全体股东书》中,均安指责万可多产业结构,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和管理层的经营权。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

作为万可B股的承销商,张庆科对万可的经营动态,以及王诗的多元化反思,带着浓浓的质疑。

张庆科这一出手,可以说击中王诗的要害。

这一件事情,可以说是华夏企业史上,股东与董事会的第一次正面对抗。

被逼到墙角的王诗,自然不肯束手就擒。

当时的张庆科想尽了一切办法,那就是先稳住一部分参与的股东。

随后王诗向深交所提出紧急恳请,以防止人为操控股价异动为理由,要求停牌万可。

如果李兴文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深交所第一次出现停牌现象。

在停牌之后,张庆科和王诗各显其能,隔空交战。

对于这一种情况,媒体们可以说十分的沸腾。

最后在王诗的努力调查之下,他总算找出了均安的把柄。

均安高层在暗中建老鼠仓,总经理购买了两千多万的万可股票。

他们就是想通过这件的事情,炒作套利。

王诗的这一个发现,让均安发难的正当性质受到了质疑。

最终监证会站到了王诗这一边,万可这才逃过一劫。

这一件事情对于王诗,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在此之前,王诗就已经在质疑多元化经营,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模式。

君万事件的发生,让王诗坚定了他的想法。

“李总,我正是担心这些,所以才会来向你请教。”王诗表现的十分谦虚。

李兴文说:“王总,我刚才说的很明白,我们之间不存在请教,只是互相讨论。”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王诗心里还是十分感动的。

李兴文这样做,完全是在顾及王诗的面子。

“李总,那你觉得万可的多元化模式,到底是对还是错?”

李兴文直接回答道:“现如今的万可,确实不适合多元化模式。”

听到李兴文这个回答,王诗在失望的同时,又充满了希望。

李兴文能够指出这样的缺点,那就说明他有解决的办法。

不过在此之前,王诗还有另外一个疑问。

“李总,那飞龙算不算是多元化经营呢?”

要知道现如今的飞龙,手底下可是有不少的项目。

要说到多元化模式的话,飞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李兴文含糊道:“飞龙跟万可的情况不一样,我们靠的是产品。”

听到李兴文这个回答,王诗有点无奈。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王诗肯定是嗤之以鼻。

现在说这话的人是李兴文,王诗还真不好反驳。

不管是辣条还是VCD,DVD,都是相当厉害的产品。

正是因为这些产品,飞龙才会在发展的如此之快。

反观万可的多元化模式,只有一个样子,根本就没有里子。

没有足够好的产品,想要盈利是很困难的事情。

飞龙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创造了历史。

短短一年的时间,飞龙的产品就由国内转到国外销售。

光是这一点,就不是华夏其他企业能够相比的。

李兴文说飞龙跟万可的不同点,应该就是在这里。

当然,这些都是王诗自己的猜测。

真实的理由,李兴文自然是不会告诉王诗的。

“我认为万可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就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专心发展一个行业才是硬道理。”

对于李兴文这个建议,王诗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现如今的万可,手底下有饮料公司,扬声器公司,以及供电服务公司。

从这么多公司可以看出,项目十分的杂乱。

李兴文现在提这么一个建议,让王诗觉得非常有道理。

手底下这些公司在万可旗下,发展的并不好。

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王诗根本就管不过来。

万可在初期发展后,王诗就开始快速的扩大规模。

在华夏,企业扩大规模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买公司,买项目。

项目和公司是买了,可经营和管理方面却跟不上。

这些项目都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产品,自然不会有多少盈利。

正是这些原因,才导致了万可的亏本。

如果是其他小公司的话,对于亏本这事情是非常敏感的。

一旦亏本,绝对能够立马发现。

在万可这样的企业,所有人关注的都是它的规模。

至于它的盈利能力,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怀疑。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王诗同样没有关注万可的最终盈利。

直到王诗算了一笔账之后,才发现万可每年都在亏损。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王诗知道必须做出改变。

现如今李兴文提出专业化,这让王诗幡然醒悟。

想要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得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产业。

光是想着把规模做大,不断的开发新项目,却不管公司能不能够盈利,这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做法,

历史上的王诗,在万可的前期就是这么无脑度过了。

快速的扩大规模,完全不管盈利。

一直到了九四年,也就是现在,王诗才发现公司的运营是出了问题的。

从公司建立起到现在,王诗把所有的支出和收入加起来,最后发现公司竟然是负盈利。

这对于王诗来说,是非常不能接受的一个结果。

要知道为了发展万可,王诗在公司投出了大量的心血。

现如今得出这么一个结果,自然不是王诗愿意看到的。

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君万事件,让王诗对于公司的未来越发的担心了。

今天王诗亲自来昌东,就是想在李兴文这边找一下答案。

让王诗没有想到的是,李兴文这么快就给他找出了答案。

并且李兴文所说的这个答案,完全得到了王诗的认同。

“李总,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诗感慨道。

李兴文谦虚道:“王总说笑了,我就是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李总,你觉得华夏未来什么行业是最会赚钱的?”王诗问道。

李兴文看了王诗一眼,随后才给出答案,“房地产。”

听到李兴文这个回答,王诗有一点惊讶。要知道现如今万最主要的产业当中,就有房地产这一块。

王诗之所以发展房地产,完全就是因为南海的房产热。

可惜的是,南海房地产最后是一地鸡毛。

幸好王诗有眼光,同时有一定的人脉。

王诗提前预知到,南海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王诗把万可投进去的资金,在最后时刻收回来了。

总体而言,亏是亏了一点。

最起码不像其他人,最后弄个倾家荡产。

这对于王诗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王诗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都有点担心。

现在李兴文说华夏最赚钱行业,将是房地产,这让王诗有点不理解。

南海房地产的事件,让所有人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是相当敬畏的。

现在李兴文这样说,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让人看不到的东西。

李兴文微微一笑,“王总,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能给的意见只有这些。”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李兴文自然不会跟王诗讲太多。

李兴文能够告诉王诗这个信息,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未来三十年的时间内,华夏的房地产一直是最热门行业。

万可正是凭借的这个行业,才能在前世做大做强。

这一辈子就算没有李兴文,王诗最后恐怕还是会选择房地产。

李兴文现在这样做,无非就是让王诗早点做决定而已。

这对于李兴文来说,基本上就是顺手送了一个人情。

李兴文是顺手人情,王诗就不这么想了。

要知道每行每业的未来发展,对于任何商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李兴文能够这么爽快的告诉王诗,让王诗心诚感激。

“李总,那飞龙有没有进军房地产的打算?”王诗突然问道。

说完这个问题后,王诗便一脸紧张的看着李兴文。

王诗这样问,主要是有两点。实

第一就是飞龙这个企业,最近发展的太快了。

这种快并不是指一个领域的,而是多领域一起发力。

飞龙这种快速发展,让其他企业看到了都有点担心。

担心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怕飞龙跑到他们行业,跟他们抢生意。

还有一点,王诗就是想打探一下李兴文的态度。

如果李兴文没有这个打算的话,那刚才的建议可能会让王诗有所怀疑了。

李兴文微微一笑,“飞龙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会来找王总合作。”

听到李兴文这样说,王诗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王诗看来,这就是他最期待的回答,

飞龙近期要是进入房地产的话,王诗可能要担心了。

突然多了这么一个对手,恐怕谁都会担心。

就算飞龙晚一点加入,那最后还是对手。

现在李兴文说以后有可能合作,这就让王诗大为放心了。

双方是合作伙伴,自然就不存在竞争。

“李总放心,你要真有这个打算,我一定奉陪。”王诗哈哈笑道。

李兴文笑着举起酒杯,两个人笑着喝完了这一杯。

聊完最主要的事情后,两人开始闲聊了起来。

经过这一番闲聊,让王诗对李兴文有更深的认识。

总体来说,李兴文这个人见识广博,语言风趣。

一番交谈下来,让王诗有一股如沫春风的感觉。

李兴文如此年轻,能够做到这一步,可以说相当的不简单。

“李总,我想邀请你去万可参观一下,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王诗突然道。

李兴文有一点意外,“王总,这件事情我现在不能回答你,等我回去安排一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