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董昭归徐(1 / 2)

 第221章董昭归徐

刘封并没有察觉到太史慈、潘璋的想法,只是掉头朝着高顺道:“老师和孝父之言,俱是爱我,下次封定会注意此事,更为谨慎小心。”

刘封如此郑重其事的应承,让张辽惊讶,潘璋不忿,高顺心悦臣服,太史慈则心中泛酸。

不过太史慈也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为人更是重情重义。

虽然对高顺的感官有些厌恶,但也只是想着日后要多防这心机之人一些,并没有生出任何打压之心。

对此,刘封倒也是全没在意。

此刻的他喝了酒,迎风又这么一吹,酒劲上涌,难免有些倦了,只想早点回营休息。

回了大营后才发现,关羽竟然还没睡,在大帐中边读春秋边等刘封。

看见刘封回来之后,关羽慈爱的关心了一番经过,对于曹营众将很是不屑。

随后一夜无话。

次日,曹操竟然主动回访徐州军营地,随身仅仅带了几骑扈从,不得不说,枭雄的胆色当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尤其是曹操来了之后,跟个没事人似的,仿佛昨天晚宴上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不快。

这让刘封很是惭愧,这肯定是因为自己骂的还不够狠,下次还需进步。

逛了一圈之后,曹操还留在了徐州军营中用了午饭。

午饭时,他和关羽十分熟络,还聊起了往昔。

看来当初刘备跟着曹操去丹阳募兵时,关羽、张飞肯定也是跟在身边的了。

下午开始,粮船不断的到来,卸下大量的粮食,徐州勤王军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但水路运送粮食,只能到达黄河为止。

不是说黄河还不如小河流管用,而是孟津以西至陕城以东这一段黄河,最为曲折,河道较其他地段要狭小的多,同时河水还十分湍急,危险度大大提高。

往常这里都要靠人力纤夫来拖行,而且还需要两岸的控制权。

可现在姑且不说征调纤夫,光是陕城在西凉军手中就绝了徐州军逆黄河而上的想法。

要知道西凉军的张济此时就驻军在此城中。

要是刘封敢逆黄河而上,那张济就敢在陕城让徐州军下黄河去喂鱼。

这也是为什么刘封肯一千石粮食找吕布购买书信,来收买张杨的最大原因。因为张扬所在的河内郡,已经是徐州军北上勤王的最佳路线了。

否则水军直接逆流而上,去大阳县接了天子就走,岂不省事?

非不欲,实不能也。

在陈留休整之后,大军就将继续出发。

只是这一次出现了两个小小的变故。

其中第一个变故,是刘封已经悄悄的将大军的指挥权转移给了关羽,由他来都督水陆全军。

第二个变故,则是曹操率五千人加入到了北上勤王的徐州军中,自此,徐州军摇身一变,成为了关东勤王军。

刘封把指挥权移交给了二叔,自然不是为了贪玩或是偷懒,而是打算轻装简从,先行前往河内,会见张杨和董昭。

趁着曹操还没和他的舔狗见面,先下手为强,给曹操松松土,要是能干脆刨了根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离别之时,刘封先去拜别了郭贡,随后又和关羽说道:“二叔,郭刺史对曹兖州素有成见,不必强行让他们见面。另外,二叔当对曹兖州多多提防,此人虽有英雄气概,却狡诈善谋,心机深沉,切不可小觑了。”

关羽捋须答道:“侄儿只管放心,汝之所言,叔父定会放在心上。”

这一次,刘封只是带了贾逵、董访和潘璋,潘璋所部交给副手统领,并两百扈从,直接在陈留登船,前往怀县。

据张杨的回信上说,董昭会提前到怀县等候,迎接刘封。

来接刘封的乃是周泰,其人稳重,性情忠谨,深得刘封喜爱。

刘封本心中最喜欢的还是高顺、周泰这样一心死忠,能力又强,而且还听话的将领。

高顺虽然屡有建言,但恰恰从这里可以看出高顺绝对不是一個蠢人,他极有战略眼光,而且看事很准。

当初臧霸灭了萧建时,高顺就劝说吕布不要出兵攻打臧霸。

因为这个时候,你赢了是本分,可万一输了,或者哪怕只是迁延时日,也会对吕布的威望造成不小的损伤。

可吕布就是不听,为了点蝇头小利,非要出兵。

这时候高顺又劝吕布既然要出兵,那就多带点兵马,确保必胜。

可吕布却觉得臧霸一个贼寇,八百兵马足够了。

最后结果果然跟高顺预料的一模一样,吕布是丢了面子折了兵,还一无所获。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又忠心耿耿,还亲自为吕布平叛,救了他一命的名将,也不知道吕布到底是怎么想的,就是信不过高顺。

上船之后,船只由睢水驶入鸿沟水,终入黄河,然后顺流而下数十里,转入沁水,踏入河北地界。

沁水逆流而上数十里,过了武德县后,怀县便历历在望。

本来刘封打算直抵怀县,却没想到董昭特地出城十里相迎,于是刘封不得不弃船登岸。

要不是董昭一行人车马挺多,还真就可能给错过了。

上岸之后,董昭已经下马恭迎。

任何人看董昭第一面,都会觉得这就是个平平无奇的胖子。

但这个胖子却在黑化之后,成了汉末三大道德底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脚踩贾诩,力压程昱。

毫不夸张的说,大汉之死,负责人很多,前有汉灵帝,后有何进,暗中还有袁家。

可真正给大汉脖子上来一刀的,还得是董昭。

荀彧也算是因他这一刀,也间接死在董昭手里的。

都说荀攸、郭嘉、程昱、贾诩善于揣度人心。

可最得曹阿瞒意的,还是这位魏武帝的董(耿)弇。

正是董昭赤裸裸的“宜修古建封五等”,拉开了魏公大戏,也彻底告诉大家与官爵比起来,脸皮是啥东西?

“外臣董昭,奉我主之命,在此迎候公子。”

董昭态度十分殷勤,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只是那双小眼睛里始终波澜不惊,并没有多大的情感起伏。

“可是昔日河北静候贾琮的瘿陶县长董昭董公仁?”

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就任瘿陶县长,当时整个大汉朝贪腐横行,吏治腐败,而瘿陶县所在的河北冀州,更是重灾区,冀州郡县苟捐重敛,以至于民不聊生。

整个黄巾之乱中,就数青州、豫州和冀州最为厉害。

黄巾之乱扑灭之后,整个冀州处于群魔乱舞,贪官污吏们恨不能将前几年的损失全都给补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任命了当时有名的清廉能臣贾琮担任冀州刺史,整顿冀州官场。

贾琮的名气大到什么程度?

举个一个简单的例子,冀州总共有九郡九十九县邑,理论上有九十九个县令、县长。

等到听说贾琮来了之后,诺大的冀州,近百个县令、县长,跑了九十七个,只剩下瘿陶县长董昭和观津县长黄就。

这个观津县长黄就也是个熟人,他是豫州梁国睢阳人。

现任豫州刺史郭贡的别驾,此时正留在睢阳,接应刘备,为大军输送粮草军械。

由此可见,青年时期的董昭还是一个清廉治政的能臣。

可在袁绍麾下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大好青年俊彦,竟硬生生被逼成了一个腹黑政客。

袁绍当真是配不上这些人才。

因此,刘封对他老子的汉实亡于桓灵二帝是严重反对的。

汉末人才之所以能有井喷的现象,这和汉桓帝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汉桓帝慧眼识珠,提拔了大量的能臣,廉臣,让贤能当道,才会使得灵帝时期涌现出如此之多的人才。

但凡灵帝是个守成之君,大汉的气数最少也能再续个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