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海纳百川(2 / 2)

甚至士人和豪强还会因为家产众多而被特别照顾。

人家曹操军是来洗劫钱财的,抢平民哪有抢士人豪强来的多。

所以徐州本地的士族豪强也受到了极大的重创,否则刘封想要收拾盐豪,可没有这么容易。

刘封就算过,现在人才的储备量,不是过高,而是过少,连徐州内部的县令都填充不满。更别说沛国还有六个县的县令、县长可以随时替换了。

这些人对于刘备的替换,可以说是毫无抵抗之力的,就是沛国本地的士族此时也不敢太过抗拒。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刘备的基本盘不是你豫州士人。

二是,隔壁兖州的曹州牧已经完美的示范过一遍了。

除此以外,徐州军明年大概率是要南下扬州的,这可又是六个郡国,九十二县邑的大州。没有足够的人才去填充这些关键岗位,难道全留给扬州士族豪强?

那以后扬州是刘备的扬州,还是扬州本地士族豪强的扬州?

哪怕徐州最后只占了三分之一个扬州,对于徐州也是非常大的一块蛋糕了,体量几乎等于徐州五分之二,哪怕算上少量的豫州、青州士人,吃撑了都未必能消化的完。

这时候会闹内讧,派系内斗?

这是人,不是蛐蛐,不是为了派系而斗争,本质是为了争夺利益才会搞派系。

从明年年中开始,刘封就打算从刘儿营里抽调人手,最少准备六十人以上,安插到各地担任主簿、功曹等岗位。

如果是十常侍之乱之前,这些岗位应该是从本地士族豪强中选拔的,想要空降那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可谁让现在已经天下大乱了,更因为曹兖州的关系,徐州还有大量的县邑是新建中的,这些刚刚被彻底摧毁了的县邑可没有本地士族豪强势力。

等到这些刘儿营出身的吏员们工作了一两年后,既有了工作实践经验,又渡了金,有了资历,即可挑选其中优秀的擢升为县令、县长,次之的也可以擢升为主簿、功曹,或者上调郡国。

然后以这些郡县为基本盘,源源不断的将刘儿营出身的新人调度到原有岗位接班,最终形成一个依附于刘备父子,尤其是刘封的官吏集团。

如此一来,虽然依旧没法杜绝派系之间的斗法,但主君却有了拍板的权力,可以有效的压制内斗的规模和烈度。

以刘备的宽仁性子和不俗的政治能力,只要有几年学习,再加上个刘封在旁边打补丁,相信最少也不会比曹操干的差。甚至超越曹操、袁绍、刘表等人,鹤立鸡群也是大有可为之事。

毕竟这年头的诸侯们都菜鸡的很,不但不会打仗,更不会种田。

刘封不是看不起曹操一个,而是看不起他们全部。

这可不是刘封膨胀了,而是曹操的屯田确实干的稀烂,完全是在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以至于后来屯田百姓纷纷逃亡,宁可去给士族大家当僮仆都不愿意给曹操政权当民屯。

如此夸张的情况下,曹操有反省吗?

曹操的反省就是,既然你们不肯民屯,那我就搞兵屯吧。

直接把民户绑起来编为兵屯,不但上交粮食的比例更为夸张,每次打仗还要按户抽丁,更可怕的是,全家人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是民户了,而是转成了兵户,世代传承,简直与贱籍没有区别。

两汉的血勇就此彻底沉沦,汉家儿郎的烈性也消失不见。

再经过魏晋时期的疯狂作死,打下诺大疆域,称雄于中原,打的外族只能居于群山苦寒之地的汉人竟然被扣上了不知兵,不善战的帽子,这是多么的可悲可叹?

始作俑者,曹操也。

变本加厉者,魏晋士族也。

*****************

十二月初,豫州刺史郭贡表奏袁谭为豫州茂才,三日后,徐州牧刘备上表表举袁谭为青州刺史。

袁绍、袁谭父子顿时大喜,然后派人给刘备送来一份厚重的谢礼,其中光粮食就有三千石之多,还有各种北地皮毛、幽州山参等诸多珍稀礼物。

这也是袁家知道徐州一直缺粮,故意示好。

对此,刘备也表现的十分感激,隆重的款待了一番送礼之人。

至于真正出头表举袁谭的郭贡,也得到了袁家礼节性的感谢,毕竟他在名义上可算是袁谭的举主了。

只是明眼人都知道,郭贡早已经附庸于刘备,而这个茂才名额,原本也是想留给刘封的,只需要刘封去豫州走个过场即可。只是刘封觉得这样操作不但没有任何好处,还会得罪豫州的士人,反而败坏自己的声望,才婉言谢绝。

除此以外,作为徐州牧的刘备,竟然想要举荐诸葛瑾为茂才。

消息传到诸葛家中,顿时引起了诸葛玄以及诸葛兄弟们的轩然大波。

收到刘表的亲笔信之后,诸葛玄就安心留在了徐州。

刘表让他找机会撮合徐州和荆州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达成更深层次的盟友关系。

对刘表来说,他其实周边也全是敌人。

西边的刘璋,北边的凉州军,南边的交趾,东边的袁术。

论起战略困局,刘表其实并不比袁术好受多少,充其量是他的敌人没有袁术敌人那么强烈的“进取心”罢了。

刘表和袁绍之间的盟约,其实和刘备非常相似。

都是因为想要坐稳位置,而被迫结盟。

刘表是因为袁术占据南阳、章陵两个郡国,然后向南扩张,企图全据荆州,而不得不与袁绍结盟,以此来减轻袁术的压力。

刘备则是因为声望实力都不够格的情况下,想要坐上徐州牧的宝座,不得不调转船头投奔袁绍阵营,来换取袁绍用自己的声望来给他背书。

当然,现在不论是刘表还是刘备已经不需要袁绍原来的支持了,可盟约却还是保持着的。

可东北边的盟友曹操却让刘表很是忌惮,给了刘表孤立无援的感受,生出了想要结交徐州的念头。

从这一点上来说,刘表想要和刘备深入结盟的心思是很真诚的,不过前提是扬州得让他分一杯羹,甚至是由他吃肉,徐州喝汤。

因此,他的心腹故吏,又是至交好友,还是出身徐州,又很得刘备欣赏的诸葛玄,可不就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了吗?

“叔父,此茂才,谨愧不敢当。”

诸葛瑾听说刘备想要举荐自己为茂才的第一反应就是推拒。

他何德何能,刘备身边第一号红人陈登都没有茂才的功名,他诸葛瑾如何配得起?

虽说陈登是因为已经出仕,不必再举,可陈家的子弟也有不少还没出仕的。

当今徐州第一士家,舍陈家还有何人敢当此名号?

诸葛瑾生性谨慎稳重,谦逊厚德,如何会为了一时浮名,而置家族与徐州冠首冲突的境地?

诸葛玄笑眯眯的,对自己这几个侄子,他是再满意不过了。

老大忠勤谨慎,老二机智厚重,老三虽年纪尚小,却也有不错的品行,未来可期。

诸葛玄自己并没有子嗣,因此他将诸葛兄弟姐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一般疼爱。

历史上诸葛玄用命留下来的遗泽,也让刘表对诸葛兄弟十分优渥,否则仅仅只是凭借聪慧,一个寓居在荆州的北方流亡二流士族门第,可真娶不到荆州顶级士族黄家的嫡出娘子。

蔡蒯庞黄,诸葛亮一家能和这四家结成姻亲,刘表当真是出力巨大。

“阿亮,伱怎么看?”

诸葛玄并没有直接回应诸葛瑾所请,而是询问起诸葛亮来。

在诸葛玄眼中,诸葛亮虽然是次子,但无论眼光、格局、能力,都隐隐超过了长子诸葛瑾,就连他这个叔父都有些自愧不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