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关于流求,赵权在南京府时也曾请教过李治。
按李治的说法,流求国最早出现于《隋书》之中。当在建安郡以东,五天的水程。国民居于岛上,其王姓“欢斯”,山上多为土洞。
李治很肯定地说,现在所有的史书上,所记载的都是流求国,而非流求岛。
也就是说,在福建的东面或是东南面,一定存在着一个国家,至于这个国家,他们生活的区域是一个大岛、或是一片小岛礁、甚至是一块很大的陆地。没有任何相关的记载。
也是,现在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陆地之外,就是太平洋,太平洋再远些,还有一块陆地。
整个宋国,连个完整的国家地图都没有。更何况是关于海洋,关于世界的地图?
根据这些说法,赵权一直怀疑这里所说的“流求”,应当是后世的琉球群岛,而非台湾。因为这个时代,行船的人可以勉强辨别纬度,但绝对无法分得经度位置。
台湾海峡有黑潮与中国沿岸流相向而行,无论靠风还是靠着洋流,想从泉州或是福州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都是件很艰难的事。
远离大陆的航行,别说五六日,只要过了半天,看不到陆地,就一定会迷失掉方向。又如何去探索未知的流求?
行船能到台湾岛,绝对是偶然因素,而非必然的结果。
船只顺风顺流而下,到菲律宾比到台湾还更容易一些。当然也不排除路上碰巧到了澎湖列岛。
因为澎湖列岛的东西两侧,正是两股相向而行的洋流。
“流求国,当泉州之东,舟行约五、六日程。王姓欢期,士人呼为可老……”
赵权手里捧着的是赵汝适的《诸蕃志》,这是宋宝庆年间,担任泉州市舶提举的赵汝适关于记载海国诸国的一本书。
这里面关于流求国的描述,显然是抄自《隋书》。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宋人,对于流求的认识,与隋唐之时相比,基本没有更进一步的概念。
发现台湾,应该是在欧洲大航时代之后的事,或者说,是时钟出现之后,对经度有了确切的定的位之后,才有可能做得到的事情。
赵权突然自嘲一笑:我这是闲得没事干吗?竟然去琢磨台湾是什么时候被人发现的!
他只要知道,宋人不知道流求的具体位置,甚至连澎湖都不太清楚。这就足够了。
“大叔——”
一个很嫌弃的声音在赵权耳边响起,他一怔,赶紧收住脸上的僵笑,从手上的书中抬起眼,往边上看去。
果然,是那个小姑娘。
“怎么了?”赵权卷起书,尽量装作不生气的模样问道。
“我说,大家都是坐着看书,你为什么要站着,还挡着书架?”
为什么要站着看书?
好像,好像是当年在大学图书馆里养成的毛病吧?
赵权无语地让过身子,眼角瞥去,那个小姑娘手中的一本书,竟然是范成大的《揽辔录》。
这是当年出使金国的范成大,所记录的关于金国地理环境变迁和人物情况的书籍。
自己在看地理书,为什么这个小姑娘也要跟着看地理书?
权宋天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