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孤独症的一种,但和常见的其他孤独症谱系障碍不同,它的病因至今未知。而且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语言和认知发育是正常的,就是说不会影响孩子的教育与生理发育。所以这种病往往要到孩子进入学校,表现出明显的社交障、兴趣狭窄或刻板行为后,才会被发现、确诊。而实际上,因为国内社会和家长认知匮乏,现在社会上还有大量患者乃至成年患者,还仍未确诊。”
“就是说,如果我决定雇佣她,她是能够正常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只是没法和其他人交流,没法完成需要高度团队合作的工作,对吧?”
“不能这么一概而论,毕竟任何疾病都有轻重症之分。但如果那个患者能通过你们公司的正常面试,那就证明病情并不影响她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且也不是没法交流,她不是通过面试了吗?能不能交流、能交流到什么程度,你心里应该有个基本判断。不过还是尽量不要给她安排那些交流强度较大、难度较高的工作。”
“对了,还要提醒你一点,工作中尽量不要给她太大的压力。一部分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压力过大时,会出现失眠、情绪失控、自毁甚至攻击倾向。”
听着这话,回想起艾忆那浓得不像话的黑眼圈,和面试中的突然崩溃,乔木了然地点头称是:“麻烦您再跟我介绍一下天才症这个说法吧。”
“这个啊,其实是以讹传讹,”大夫失笑道,“因为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设计师都有这个病,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优秀与这种病导致的低情商低社交能力低独立性,就形成了很强烈的反差与很高的话题度,久而久之就被那些外行媒体以讹传讹,说成什么得了这种病就是天才。”
说到这里,大夫无奈地摇头:“我甚至见过一些父母,得知自己孩子患的是天才病,反而欣喜若狂,甚至抗拒孩子接受治疗,最终耽误了孩子一辈子……”
乔木若有所思:“就是说,这个病并不能让人变得更优秀,像爱因斯坦和牛顿,他们的成就也和这个病没有关系,纯粹是以讹传讹?”
“可以这么说,”大夫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职业道德还是让他如实回答,“不过这么说也不准确。”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一个特征就是兴趣狭窄。由于患者普遍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较差,所以他们通常会把兴趣集中在一些能独立完成、很耗费时间还需要全身心投入的领域,比如科学、历史、艺术等等。”
“哦——”乔木恍然,“就是说,是这种特殊的专注力,让他们能够沉下心来在一个单一领域深耕,并由此获得比普通人更多的收获。”
大夫赞同:“是的,非要说的话,这个所谓的天才病,也就是这点帮助了。”
对方又笑着问:“你应该也是因为这个传说,才想着雇佣那位患者吧?那可能要让你失望了。”
“有这方面的因素,”乔木坦诚,“但更多还是想帮她一把,毕竟她之前也算是我的同事。”
“这样啊,”大夫赞赏地看着他,“那你还挺善良的。”
乔木想了想,又问:“她自陈本科四年都是北大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综合成绩第一名,而且还跟我保证她能在一个月内学完清华航空航天工程本科所有专业课……”
“和这个病无关,这个病可没那种神力,”不等他说完,大夫就摇头否认,又劝道,“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很难找工作,八成以上甚至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尤其咱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扶助基本属于空白,他们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撑,生活一定很苦。”
大夫真诚地对乔木说:“所以他们屡屡碰壁后,会产生一些在咱们看来很假,但对他们来说却是救命稻草的想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打算雇佣她,就不要给她太大压力,要先帮助她卸下心防,和你坦诚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