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
已经进入深山老林的艾伦威尔逊,知道帕梅拉蒙巴顿到了澳大利亚,所以对达成目的丝毫不担心,还是那句话血浓于水。
未来拿骚协议签订之后,如果假设核大战爆发,英国已经遭受灭顶之灾。
英国核潜艇的绝密备案当中有两条分别涉及到了两个国家,第一条,如果美国还存在,直接接受美国指挥发起反击,另外一条就是前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脱离于主流欧美国家之外,直面亚洲国家的人口优势,一直都有强烈的警惕心理,但是一直截止到一九四二年,澳大利亚都明显以大英帝国的利益为导向。
一九四二年美国加入世界大战之后,澳大利亚本土政界几乎一瞬间对美国充满了好感,美国的印象变得极为正面,主要因为日本步步逼近,澳大利亚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抵抗。
但到了目前为止,英美在澳大利亚人眼中仍然是平级的优先选项。这种认识还会持续到六十年代,美国会彻底建立对英国在澳大利亚影响力的优势。
谁让皇家海军到了六十年代已经差不多完蛋了呢,在紧密的文化感情,也必须面对事实。
艾伦威尔逊的猜测确实差不多,这几乎就是帕梅拉蒙巴顿到达澳大利亚的翻版,英国人在澳大利亚人面前一直都是有心里优势的。
只是她来的时候,艾伦威尔逊曾经特别提醒过,不要表现出来这种傲慢。其实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成本比英国人小的多。只要人口没有达到澳大利亚土地的上限,这会一直存在。
截止到现在,英国还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国,澳大利亚进口的百分之四十五,出口的百分之三十,都和英国有关。
帕梅拉蒙巴顿带着一群贵族小姐,和澳大利亚政府谈的勘探计划十分顺利,顺利的就好像蒙巴顿将军做澳大利亚总理一样。
帕梅拉蒙巴顿在艾伦威尔逊还在英属马来亚的时候,就被教育了一番,到了澳大利亚之后要做到两点,第一不要提英军在新加坡战役时候的丢人表现,如果躲不过去,就骂丘吉尔。
说英国贵族军官十分想要为澳大利亚而战,是丘吉尔不懂军事瞎指挥,导致了英国在新加坡战役当中的战败。
另外一条关于欧共体的问题,如果有人问,就说是美国人逼的,英国并不想要领导欧洲。
历史上在丘吉尔的三环外交破产,苏伊士战争结束之后,英国被美国逼着加入欧共体,除了被戴高乐羞辱之外,剩下就是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关系凉了。
相比二战时的新加坡基地沦陷,英国申请入欧的举动,对英澳两国关系构成了更加根本的冲击。澳大利亚甚至谴责英国这一行为不道德、不诚信。
在堪培拉,帕梅拉蒙巴顿举办了一次花费颇大的酒会,对应邀而来的澳大利亚本地精英,表达感谢,随后说出了一番很拉好感的话,“如果再有一次战争,我也要参军保卫澳大利亚。”
在酒会上,帕梅拉蒙巴顿就把新加坡战役英军的丢人表现,归结于丘吉尔的微操。同时表明了欧洲再好,也比不上澳大利亚血浓于水。
至于拉好感,则提及了王室和贵族阶层是欣赏澳大利亚的,因为澳大利亚是犯罪者的移民地,以贵族身份这样说,会让澳大利亚人有受重视的感觉。
贵族阶层对丘吉尔的恶感是真的,只不过和澳大利亚无关,完全是因为贵族阶层在世界大战当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
那都不仅仅是一个遗产税的问题,战前很多英国公司的持有者是贵族。
但因为在世界大战中,丘吉尔要战斗到底,在罗斯福的强势下,租借法案对英国极其不利,导致大批贵族所拥有的公司,在丘吉尔的压力下卖给了美国。
美国特意为英国“量身定制”了一个附加条款:“英国在获得美国的援助之前,必须出售所有在美国有价值的企业。”此规定意味着英国不得不向美国贱卖大量的在美优质产业。当英国政府对此提出抗议时,得到了美方冷冰冰的回答:“美国政府却认为这种牺牲是必需的。
还在英国本土的罗罗公司,只是这一批被美国接受的大批优质公司中,侥幸的漏网之鱼。大批在美国经营的优质公司,一夜之间被丘吉尔卖给美国,导致英国资本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