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魔族的始祖女神少绾神羽化后,魔族便一分为七。少绾座下的七位魔君各领一支族人,盘踞南荒一方,各自为政。魔族自此进入了长达二十六万年的七君并立时代。
没了少绾的约束,魔族七君有点飘,伏婴起事天地再乱之时,也想掺一脚进去搅浑水,奈何彼时七君内部还在争地盘划疆界,着实有心无力,这才罢了。到这场叛乱后期,七位魔君才差不多处理好内部事宜,正摩拳擦掌地打算废除《章尾之盟》加入战局,谁想帝君作战神速,颉水河畔的战争已经宣告结束了。
且在战后算总账之时,帝君还给他们上了印象相当深刻的一堂课:起事者伏婴上神的拥趸一个不留皆被诛杀;鬼族与妖族之中,凡参与及支持过起事的世家也被一一清算。七日而已,叛乱者与异见者的鲜血便染红了整个西荒大地。
这堪称残酷的强硬手段大大震慑了魔族。蠢蠢欲动的七君们不得不收了小心思,无一再敢妄动。据说原本《章尾之盟》已经被急性子的苍之魔君给撕毁了,见识了帝君的铁血手段后,苍之魔君又悄悄地、小心翼翼地将撕毁的《章尾之盟》给一页一页粘好了重新贡了回去……
无论如何,八荒终于回到了三年前墨渊封神之初时的安宁和平:神族一统,天下归心。
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魔族鬼族和妖族虽消停了,神族内部却又出了幺蛾子。
颉水之战的次月,有神君向长老团呈递了弹劾神王的弹劾文书。
弹劾之文洋洋洒洒,虽肯定了帝君镇压伏婴的功绩,却斥其手段太过狠辣。文中说,伏婴作乱,罪确当诛;然鬼君妖君乃是被伏婴蛊惑,虽曾助纣,却也真心悔悟递过降书,可帝君却无半点慈悲之心,依然诛杀二君,太过残酷。西荒北荒伏尸百万,血流漂杵,血海尸山中,尽现帝君的不仁之心。若为神王,岂能不仁,因此希望帝君主动让出神王之位,令神族得以另选仁王,以服天下。
长老团受理了此弹劾,私下议会,以十七比三的票数,同意弹劾帝君。
底下的神众们懵懵懂懂,但身居高位的神祇们都看出了这是怎么回事,不过是后桭上神与长老团自导自演搞出来的一场戏罢了:伏婴之乱的危机已解除,长老们不再需要帝君了,急着收回权力。以帝君之强势和在八荒的威望,若仍尊帝君为神王,可想而知,将来神族之事,绝无可能再有长老团说话的余地。说什么弹劾帝君,是因帝君不仁,他们另立仁王,乃为服天下。皆不过托词。
大家都以为帝君会怒,毕竟此事做得太过河拆桥,长老们也挺害怕,不过,搏一搏嘛。帝君虽然武力值强大,可他是个孤傲之人,从前也并无一争天下之心,因此帮墨渊统一八荒之时,手中并没蓄多少兵力,只有二十来位忠心耿耿的神将,几十万私兵罢了。后来帝君归隐,神将们也解甲归田了,没听说碧海苍灵还留存着什么额外的私兵。此次帝君出山,帮他们打败伏婴,所领之军也是神族之军。神族之军,乃墨渊、后桭与长老团之军。帝君以乾元大阵练神族之军,使神族之军成为一支独步天下的铁军,但这支铁军却并不属于帝君,而属于他们。
长老团考虑得很周密,因此并不太怕帝君效法伏婴与他们战场相见,相争神主之位,可他们却怕帝君在凌霄殿中发怒,玉殿之上屠他们满门……故而,在投下弹劾票之后,十七位长老纷纷告病,静悄悄躲在自己的府邸,做足了防御工事,生怕帝君上门找他们算账。
长老们连着几日没上凌霄殿,帝君竟也没上凌霄殿,五日后大家方感到了不妥,四处寻找,才发现整个一十三天都闭天了。
最后还是守护昼度树的灵树仙君前来凌霄殿传话。
灵树仙君似笑非笑:“帝君说,诸位争权便争权,还搞什么弹劾,弄得如此清新脱俗,也是难为了你们,他不耐烦应付诸位,便回碧海苍灵了。对了,他还说,往后便是天崩地裂,也请诸位不要再去碧海苍灵烦他了。”
长老团一派尴尬,尴尬完了又生气,几个年长的长老更是气得要厥过去,奈何一不敢拿帝君出气,二不敢拿昼度树自个儿挑选出来的守树仙君出气,只得罢了。
消息灵通的折颜上神在九天仙神翻天覆地地寻找帝君时,便守去了碧海苍灵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