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几人聊起“货”的来历。关于那具玉石棺椁,张东明回忆起随之出土的几件青铜鼎器,根据上面刻的金文,基本可以推测出棺椁的主人生活在后周时期。
南洋档案部被销毁之前,曾有一次运送过来几部战国残卷,他看过一些,但由于前后不连贯,信息太少,当时整理档案的人只是将他们归类,并未彻底研究。
直到有人带着其余的残卷找上领头人,而那几张正是记载了棺椁的埋藏地点,这才有了这场所谓的交易。
谈及交易的另一方,张东明只能用谨慎隐秘来评价。他明里暗里动用了很多手段,然而对方像是早就料到一样,什么都没留下。这是他觉得很奇怪的地方——对方似乎很了解他们,往深处想,甚至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最初几年的分裂加上后来的奔波迁徙致使他们失去了很多熟悉档案卷宗的人员,排查一圈最后找到张东明。出于好奇,他答应了翻译卷宗的任务,等到内容全译完后,渐渐地,他开始被排挤成边缘人物,不再被允许参与到交易的具体内容中,要不是那艘船有他注资,那些人恐怕不会同意他加入。
身处局外旁观整件事的走向,张东明才感知到这场交易的古怪之处,而这些话,他竟只敢跟认识仅仅几个小时的陌生人讲述。
“你们主事人挺有胆气,”张海渔喝了口茶水,慢悠悠说道,“那么你的打算呢?我们上岸这么久,你们那边的人应该得到消息了。”
“我当然不想把货交给他们,但……”
张东明偷偷瞟了眼单坐一桌的老侯。
老侯背后像长了眼睛般,冷嗤一声:“想做什么自己去做!看我干什么?”
“好,既然目标一致,你只需要把‘货’带到他们面前就好,其他交给我们来处理。”
“不满意也可以退货,我们很好商量的。”张海芸补充道。
听到这句话,张东明一脑门虚汗就滑下来了。
这人怎么总喜欢在关键时刻打压他的信念?!
敲定计划后,张东明带着三人去了前些日子置办的房产,虽然他觉得这计划过于简单粗暴,奈何话语权不在自己手上。
至于老侯则回到生活了半辈子的小渔船上,他明确表示不会掺和到这些纷争里,但不希望他们这一支断在这里。
对此,张东明无可奈何,引狼入室的是他,承担后果的必然也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