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霍光去世之后,大司马的权势并没有被削减,相反的,越发的膨胀了起来。汉成帝即位之后,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
在当时,大汉的朝堂分为内朝和外朝。
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当时的大司马作为中朝之首,其主要职能只是为天子处理政务时充当参谋和顾问,献可替否,为更好地体现辅政职能。
西汉之制均以内朝官领尚书事,因此对诸将军来说,加官大司马实际成为领导中央枢机,直接辅佐皇帝,在内朝处理政务的重要标志。
对外戚而言,能否合理辅政,重要的是看能否袭司马号。被加授司马号,就可“履上将之位,食膏腴之都,任周召之职,拥天下之枢,可谓富贵之极,人臣无二。
大司马权位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发展到了汉成帝、汉哀帝时期,大司马逐渐由加官向本官转化。废丞相改为大司徒,但大司马仍存,与大司空同属三公之一,共掌朝政。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哀帝建平二年复去大司马印绶,官属,冠将军如故。元寿二年复赐大司马印绶,置官属,去将军,位在司徒上。“
从此以后,大司马由原来必须依附于将军的加官变成了金印紫绶,有官属,禄比丞相,位在司徒上的实实在在的独立职官,成为名正言顺的三公,正式纳入了正常的百官公卿官僚系统之中。
这就意味着大司马由旧的内朝领袖开始转为外朝首领。
后来王莽加九锡时策曰:“登大司马,职在内辅“。使大司马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中都成为百官之首。大有汉初相国的风采。
最终王莽以三公大司马身份篡夺了汉家的天下。
东汉建立初期,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光武帝刘秀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以杜茂为大将军。吴汉死后,刘秀将大司马改为太尉。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或称“三司“。太尉是“天公“,司空是“地公“,司徒是“人公“。
也就是如今这幅局面。
刘玄现在见大司马这个官职复活,其实最尴尬的是太尉马日磾。因为刘玄这个大司马的权利之大,直接就把他这个太尉给覆盖了。
可惜马日磾这家伙的性子比较软弱,没有勇气直接当场与刘玄单挑溅一地血花。
只是任由刘玄表他为太傅、录尚书事。
正所谓斩草要除根、做事要做绝,刘玄既然要做百官之首,总领天下兵马那么下面就不应该还有一个和自己职权相似的太尉!
马日磾此人颇有才学,是著名经学家马融的族孙,年轻时已传承了马融的学说,并且以才学入仕朝廷。
曾任谏议大夫、光禄大夫,与议郎卢植、议郎蔡邕、杨彪等一同在东观典校官藏的《五经》记传,并参与补续《东观汉记》。
在做太尉之前,马日磾是射声校尉!这一点让刘玄不由高看了他两眼,不过也就是高看了两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