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 / 2)

赵四嫂的娘没好气地道:“你要饭了吗?你这不是过得挺好吗?这几双鞋给你弟弟吧,我走的时候带着。”

赵四嫂见老娘翻出了给赵四哥做的几双鞋,要拿回去给弟弟,气的倒仰,刚要开口,外面传来了动静,原来赵父赵母搂柴禾回来了。

赵四嫂的娘忙出去,笑道:“亲家,你们这是搂柴禾去了啊!”

赵父赵母一看是她都有点不待见,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也只好随意地敷衍几句。

赵四嫂的娘也不在意,帮着卸柴禾,说起了靠山屯的兔子出名了,你们儿子发了吧巴拉巴拉的。

“一只兔子才几个钱,发啥啊,就是那么说说。”赵父道。

赵母接着道:“可不是吗,这人啊,就知道造谣,要是这么容易发,那还有穷人吗!”

赵四嫂的娘道:“那倒也是,可咋也赚一些。”

“赚了没用,还不够还饥荒的!”赵母道。

看到赵四嫂的娘,她忽然觉得儿子拉饥荒也是好事了,有钱也架不住穷亲戚,特别是这样的亲戚!

“你这是忙完秋来看闺女了?”赵母转开了话题。

“是啊,总算忙完了,要不早来了,这可多亏你了,大丫的月子叫你受累了。”赵四嫂的娘一副感激的样子。

“虽然是你闺女,可也是我儿媳妇,给我生孙女了,我伺候也是应该的,倒是你这个亲娘,闺女都出月子这么久了才来看一眼,不知道的还以为不是你亲生的呢!”赵母笑笑着怼道。

重男轻女她也理解,可像赵四嫂老娘这样的她可真是难以理解,后妈也就这样吧?

赵四嫂的娘却丝毫不在意,这话她可没少听,早就麻木了。

第221章媳妇学坏了

“忙啊,地里的庄稼等着收,孩子还小,我就是想来也脱不开身!”赵四嫂的娘诉苦。

赵父懒得听,卸完柴禾就回屋了。

赵母也觉得没意思,客套了几句就去抱柴烧火了。

赵四嫂将五丫塞给老娘,也去抱柴,准备做饭。

“这三丫四丫呢?”赵四嫂的娘问道,都这么半天了也没见两个丫头。

“上学了。”赵四嫂道:“今年上育红班,明年正好上一年级。”

四丫虽然小,可赵四嫂觉得跟着三丫一起,这样就省下一年钱了。

“哟!你这有钱没地方花了啊,一个丫头片子念啥书啊!”赵四嫂的娘嚷嚷起来。

赵母听了真是气的不行,回来跟赵父道:“这叫啥人啊,有这样的娘还真不如没有!”

赵父道:“你管她说啥呢,三丫四丫是咱赵家的孩子,上不上学她说着也不算!”

难得赵父这么不待见一个人。

“老四媳妇疯了要儿子都随了这死老婆子!”赵母道。

正说着,赵四嫂的娘抱着五丫进屋了。

这还追来了呢,赵母心里嘀咕,不知道不待见你吗!

“这次来住几天吧,反正家里也忙完了。”赵母道。

赵四嫂的娘坐在了一个小板凳上说道:“这次来是为了我那侄女的丫头事。”

她说了一遍自己的来意就打听起了曲家。

赵母听完明白了,原来是说亲的,只是没想到会看重曲家。

而此时,叶楚楚这边正在和贺松枝也说着同样的话题,对象也是曲家。

“……我们村的,我没出门子那时候和她姐关系不错,那几天唱戏她姐带着她来了,相中了曲家老二了,让我做个媒,我从来没做过这事,我都不知道咋说。”贺松枝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说道。

出门子就是出嫁。

叶楚楚抱着小白杨道:“那她姐咋不在婆家那边给她妹妹找一个呢,这样姐妹也有个照应。”

“她姐就嫁在本村,她不愿意留在本村,相中咱们村了。”贺松枝道:“特别是咱们靠山屯的兔子出名了,说咱们村的

人都发了,这才要在咱们村里找!对了,都说你家文韬这回卖兔子卖出了大钱,是真的吗?”

叶楚楚哭笑不得,类似这样的话这几天她可听了不少,有的说的那就玄乎,说男人这回赚了好几万呢!

你听听,还好几万,那得刮多大的风啊。

听了叶楚楚吐槽,贺松枝笑了起来:“你家兔子多,人们这么想也正常,何况你三大伯子也这么说了。”

这个三大伯子值得就是赵三哥,这是乡下对男人哥哥的称呼。

“那也得靠谱啊,咱们村的兔子是出名了,还有的人给了高价,可文韬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卖得。文韬说他就赚良心钱,大家买兔子都是为了多收入点,他要是趁机多要钱那成啥了,所以没赚多少。”叶楚楚解释道:“我倒是听说,他三大伯这次可赚了不少!”

贺松枝笑着道:“他好像都卖到了县城周边去了。说起你三大伯子,也是个会做买卖的。”

叶楚楚点头:“可不是咋的,那豆腐买卖做的特别好,供不应求,前几天听说,还有人专门从县里跑来买豆腐的。不过,他三伯做的豆腐确实好吃。”

“那是啊,要是不好吃也不会卖的那么好。你今年年底能还上房子的饥荒吧?”贺松枝没别的意思,纯粹是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