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根最要面子,听儿子这么一说,不敢吭声了。
晚饭吃的沉闷。老三很乖巧,看气氛不对,试图讲个笑话什么的调节,孙永龙跟着干笑了两声。
“老三,马上小升初了。一中没问题吧?”
“不知道。”
“什么叫不知道。这点自信都没有么。人家潘老师都说你成绩好了。”
老三还是有些拿不准:“我尽力吧。”
老三性子懦弱,孙永龙就是要逼出她的血性:
“你给我记住,读书是普通人改变命运唯一办法。不要说什么尽力吧,这样轻飘飘的话。你要尽全力,不仅为你自己,还要给老四打样子,听到么?”
“好!我尽全力。”
第二天还是一大早就起来,他去河里收了地笼,加上头一天晚上的,有150斤了。
这次,只带着大脑袋出发了。老四毕竟是孩子,天天跑,吃不消,还是在家里帮着收黄鳝合适。
还好,牛回家了,不用他们拉车了。
大脑袋把套子套在牛背上,轻轻一挥鞭子,空中发出一声鞭哨,牛就“啪嗒啪嗒”地走起来。大脑袋坐在车前面。他在旁边走着。
一阵小风吹来,相当惬意。
在农村,牛是最重的财产,比孩子还精贵。
牛能犁地、拉车,力气大不偷懒,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比有的人强多了。孙永龙觉得,家里能缺他爹,不能缺这头老牛。
“我喜欢你,老牛。以后给你养老。”孙永龙轻轻地摸了下老牛的头。老牛的眼睛很大,眼睫毛长长的,卷卷的,像一个拘谨的姑娘。仔细看,还挺漂亮的。
到地方了孙永龙立刻去市场管理处办了临时经营许可证,5块钱,管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