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勇准备给小妹买两只钢笔,现在一般的钢笔要四五毛,好一点的七八毛,一两块的都有。
因为小妹的生日,老妈准备了猪肉炖粉条,李玉英喜欢弄猪肉炖粉条。
是因为家里人多,菜少了不够吃,把猪肉炖在粉条里,再加点儿酸菜。
炖他一大锅,用大盆装着,再弄一个醋溜白菜,一个炒花生米,这样的年代,基本就算很丰盛了。
菜多,而且好吃,一家人可以敞开了吃。
“闺女,今天你的生日,他给你煮了一个鸡蛋,这是我们家每个人过生日都有的待遇,早上妈忘了,现在给你补。”
李玉英这么说,全家人都笑了,赵大勇觉得难怪早上妈没说,原来她自己都忘了。
别人忘了情有可原,做妈妈的怎么能忘呢?
其实这个也不怪老妈呀,一大家子人,家里那么多的事儿,啥都要她操劳。
另外这年头都没过生日的习惯,过不过生日其实也没啥区别,大不了搞点儿猪肉,或者其他好菜。
放在后世,就是点儿普通的东西,天天都可以吃的到。
可是在这样的年代,吃顿猪肉,吃个白面馍馍,都是享受啊。
扯远了,话说吃饭的时候,赵大勇首先把9块钱给老妈,一个月的生活费。
“妈,我发了工资,9块钱,收着。”
李玉英拿个来点了点,直接揣进口袋,然后说:“今天燕子生日,现在条件就是这样,也没弄啥特别的菜。
不过,今天我买了一斤高价肉票,我们自己一斤,加起来买了两斤肉,而且都是带标的肥肉,没骨头的那种,今晚算是比较丰盛。
玉梅怀着孕,需要照顾,我到供销社买了一包肥儿粉,早晚可以调开水喝,另外我还给你弄了两个荷包蛋,我这样安排应该还行吧?”
“谢谢妈,您安排的太好了,其实我现在才多久啊,不必特别照顾的,给大家一样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