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吃完饭后,穆浅嫣果断拒绝了黏人的陆梅要跟着自己去工作室完成歌曲录制的非分要求。
回到工作室的录音棚,陈黎跟穆浅嫣商量完《匆匆那年》的伴奏后,就独自回到公寓。
之后的歌曲录制不怎么需要陈黎操心了。
傍晚,回到公寓,陈黎看了眼小说的数据,稳中求进。
也幸好自己最近总是在有时间的时候码字,后台已经攒了许多未发布的章节。
定时发布让这段时间的陈黎都不用费心操作。
看了下评论区和作品数据。
陈黎突然发现评论区有不少人在讨论书中的歌曲。
按照陈黎在书中的描写,各位神通广大的书友将歌名与‘看起来’适合的歌手联系起来。
陈黎微微一笑,看得出来他们对于书中歌曲兴致非常高啊。
想到这里,陈黎想到了马上要播出的第二期《歌手》,新歌马上就要跟大家见面了。
而回想起当时穆浅嫣跟自己说过,第三期是英文歌专场,第四期是华语歌专场,那么也该想想第四期该让她唱首什么样的歌曲了。
打开电脑,插入自己的存储硬盘,里面是自己这么些天的存下的歌曲。
最近一直跟着穆浅嫣学习,陈黎发现自己在音乐上的素养进步飞快。
穆浅嫣的教学丝毫没有藏私,不仅仅是唱歌技巧,还有许多乐器的认知教导。
由此,陈黎发现自己从原来的:听歌听曲只能听个好听、此处鼓点。
到现在已经能大致分析出一首歌里有什么样的常见乐器。
因此,陈黎也开始慢慢尝试着将自己写下的歌曲,自己将其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