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
作为一个早已学会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学生,西斯安耐不住好奇心,早就翻开了上
学课本,开始“预习”。
他首先翻开的是魔法史课本。
魔法史几乎是从中世纪开始的,而之前的内容,没有文字记载,始终语焉不详。除了奥利凡的魔杖商店,可能是赞助了魔法史这本书的出版,里面有大量的篇幅在介绍该魔杖商店的优秀产品,还有很多留存到现在。
而西斯感兴趣的老魔杖、复活石和隐形斗篷“死亡三圣器”在书籍里面更是只字未提。
至于纽特写的这本《怪兽及其产地》,看起来像是一本现实版的山海经,其中的妖怪让西斯大开眼界。
其中的配图更是活灵活现。
对西斯最有用的还是《魔法原理》,对于一个上辈子从小灌输“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华夏学生来说,魔法究竟怎么运用,更让他好奇。
原著对此没有什么描述,仿佛只要挥一挥魔杖,整个世界都会变化。
实际上,真正的原理非常深奥。
涉及了魔力、魔力回路、魔文乃至于灵魂。
就像《钢之炼金术师》中提到的,“炼金的本质是等价交换”,在巫师世界中,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魔力,用魔力去交换变化。
而魔力多次变化形成了固定魔力回路,就能获得同样的魔法效果。
在大量的实用传承之后,一個个魔力回路就被固定下来,形成了一条条可以用语言描述的咒语。
同时,咒语的施放,需要巫师以手势、口语来辅助施法。
巫师需要稳固那条魔力回路。
甚至原著中提到的情绪,也是魔力回路稳定施放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