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百二十六年年末,此时的长安热闹祥和,家家户户都准备着迎接新的一年。
李恪发明的煤炉和煤饼如今已经遍布长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煤炉子。
而李恪城外的庄子上的庄户更是过上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生活!
庄子上,老朱头的儿子对他说道:“爹,俺想攒点钱买点布料嘞!”
老朱头瞅了瞅自己的儿子,问道:“你买布干啥?”
小朱支支吾吾的不出声,结果熬粥的老朱媳妇看了一眼儿子,说道:“儿子这是想娶媳妇嘞!”
老朱头正将细小的石炭粉和黄泥巴混合做成煤饼,在他身后已经有不少煤饼堆着了。
虽然满身都是汗,但他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这一个煤饼就要卖五个钱!自己辛苦这几天,家里就能挣好几百钱!
他可不敢停!他越做煤饼就越是觉得幸运,越觉得老天保佑。
自从蜀王殿下接手了庄子,不仅给自家发了粮食和御寒的衣服,还派人教会他和他儿子制作煤炉,煤饼,而且还说,明年的租子也免了。
他家再也不用像过去的冬天那样,一家人挤在一起取暖了!
现在家里有个炉子烤着,再煨一锅肉粥熬着,一家人围着炉子烤火,讨论着明年的生活。
这是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他儿子还想着去买布匹,攒钱娶媳妇儿了!
这一切都要感谢蜀王殿下啊!对老百姓这样好的贵人可少!话说,为啥蜀王殿下这样好的人不是太子?
老朱头的想法,李恪自然是不知道的。
此时的李恪正在宫里猫着,他裹着被子蜷在榻上,偶尔吸下鼻涕,十分地不雅观。
旁边就是一个煤炉子,上面一壶热水烧得咕嘟咕嘟响个不停。
按理说,今天已然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宫里应该有很多活动要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