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财政制度早在嘉靖三十三年,崇德大捷时期就为钱渊诟病不已,这可能是封建时代财政制度最混乱的一个王朝。
为了减轻运输带来的损耗,朱元璋抛弃了宋时的转运使司制度,这在他看来是完美的制度,毕竟朱元璋定都于南京,西北、东北设置大量卫所自给自足,东南、湖广等膏华地区都在南京的辐射范围之内。
但随着朱棣迁都北京,不得不大力疏通漕运,这种原本就会加强地方财政,削弱中央财政的制度变本加厉,再加上天灾,宝钞兑换种种问题,让如今的明朝财政陷入雪上加霜的境地。
最典型也最直接的后果是,一旦出现天灾,朝廷很难做出什么反应,就那点财政收入那都是有去处的,边军拿走一大块,蒙古人的威胁永远存在,朝中大大小小官员还要吃不到肉也得喝点汤,还得留下点保证漕运的通畅
前年末的大地震,户部尚书方钝都将官员的俸禄给扣了,最终也不过就送了两批粮食过去赈灾,派个御史过去巡视,再免除一两年的税赋也就这样了,再多也拿不出来。
朱元璋是个天才,但也是个天真的家伙,他设置的一系列制度实际上在百多年多都已不堪用,可能他本意并非如此但在朱棣篡权夺位之后,将祖制立为不可更改之策,其实朱允炆执政几年已经多次修改朱元璋的制度。
所以,胡宗宪才会这么惨。
嘉靖帝和朝中盼着胡宗宪早日平倭,但却拿不出银子来养军,兵源、军械、装备全都要靠胡宗宪自己想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朝中不得不许胡宗宪推行提编法,又截留两淮盐税。
但胡宗宪下面的府洲更惨,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倭寇给沿海府洲带来了极强的破坏,人口、财赋的损失难以估算,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府洲实际上已经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他们需要上级执政机构的援手才可能挺过这一关。
如台州知府谭纶这种武双全的人杰,实际上是比较少见的,比如绍兴知府梅守德抚民尚可,但无御敌之能,去年大战后绍兴府千疮百孔,梅守德没办法只能一份公又一份公去总督府要银子。
实际上,在推行提编法,截留两淮盐税后,如今的浙直总督府衙门已经在东南代替了朝廷,实际行使中央财政的权力和职责。
所以胡宗宪挺惨的,上面压下来,下面顶上去,他又不是孙悟空,拔根毫毛一吹能变出银子来。
胡宗宪心里清楚,自己能不能建功立业主要看这两年编练新军的战斗力,所以他将银子主要用在俞大猷、刘显、汤克宽、戚继光等人军中卢斌他是不管的,反正有钱渊在。
但问题是东南那些官大都是有根脚的,自己辖区内惨不堪言,朝廷不管,难道你总督府不管吗?
噢噢,这是浙江巡抚的责任但谁不知道你胡汝贞在东南一手遮天,从阮鹗到吴百朋,哪个没被你架空?
但胡宗宪也憋屈啊,手上是有银子,但养军太耗费银子了,这还是本地募兵成军,如果是客军那就更惨。
老子手上一共就那么点,老子只管剿倭,你们那点屁事别来烦我这大概是胡宗宪的心里话,但这些话是不能公开说出口的,一得罪那就一大波人,从严嵩到徐阶,全都得罪光了。
偏偏胡宗宪还觉得手里的银子不够用,年初下令浙江巡抚吴百朋开始收取常例银台州是嘉靖三十三年就不交了,嘉兴、绍兴、宁波是嘉靖三十五年停的。
这下好了,各个府洲自己还盼着总督府拨银子下来,现在总督府不仅不管,还要倒打一耙各支军队对胡宗宪都颇为感激,但各处府衙对胡宗宪都是咬牙切齿。
就是严州、处州这种不靠海的府洲对不爽胡宗宪要知道前两年那些沿海的府洲不交常例,但胡宗宪是不肯少要的,那些常例都是压在他们头上的。
这就是为什么两个月前拖延田洲狼兵赏银的原因,原本总督府下令绍兴府衙给银子,但梅守德直接顶回去了,他曾经受过李默的恩惠,又是被严嵩撵出京的,本人名望又高,才不会怵胡宗宪。
这也是为什么谭纶匆匆跑来找钱渊的原因,台州府衙实在是挤不出银子了,葛浩那边要造船,侯继高、戚继美在募兵,直属麾下的台州兵都要紧紧裤腰带了。
要不是钱家护卫名声太大,又屡屡助钱渊破倭,谭纶都想直截了当的说解散拉倒,每年省出来的银子,台州府衙都够交两年的常例银了,现在钱家护卫已经归属为钱渊的亲兵,部分供给是总督府拨付的。
“所以,开海禁通商,必然直属朝廷吏部。”唐顺之点头赞同,“一旦有事,朝中就有施展的余地。”
今日来唐府拜访的钱渊松了口气,面前这老头算是松了口,对开海禁通商并不反对。
“设在何地,目前还很难说,而且徐海未死,汪直未降”
“等等。”唐顺之挥手打断钱渊的话,“本朝市舶司向来为内宦把控。”
“不给。”钱渊直截了当的说:“他们也拿不走。”
“为何?”
“各地均有矿监,隐其五成,上交五成,总数寥寥。”钱渊面无表情的说:“海商得利丰厚,内宦不敢吞此事勿需担忧,高新郑已有定策。”
gu903();“高新郑啊。”唐顺之点点头,他久未回朝但也听说过裕王身边这位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