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元朔元年,岁在癸丑,长安城中,瑞气氤氲,卫皇后子夫诞下一子,名曰刘据。
彼时,武帝年已二十九,久盼嫡嗣,得此子,欣喜若狂,视若珍宝。
刘据既生,帝命太史占之。太史曰:“此子贵不可言,乃国之栋梁也。”帝大悦,厚赏太史。宫中上下,皆欢腾不已。
刘据生而灵秀,真乃龙凤之姿。
卫皇后视之,爱怜有加,日夜呵护,唯恐有失。
帝对刘据宠爱至极,常抱之于膝上,亲授诗书。刘据聪慧过人,一学即会,帝喜曰:“吾儿聪慧,他日必成大器。”
时光荏苒,刘据渐长。其性仁慈宽厚,温和谨慎,待人以礼,深得众人爱戴。
帝见之,曰:“吾儿性善,然不类吾。吾好武勇,欲开疆拓土,成就霸业。吾儿性柔,恐难承吾志。”
虽帝有此言,然太子之位依旧稳固。盖因卫皇后得宠,其母仪天下,温柔贤淑,深得帝心。且卫氏一族,势力强盛。
舅舅卫青,威震天下,为大汉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姨夫公孙贺,亦为朝中重臣,忠勇可嘉。卫氏一族,荣耀无比。
一日,帝召卫青入内,曰:“卿之外甥刘据,性善而柔,不类朕。朕恐其难承大业,卿以为如何?”
卫青跪曰:“陛下,太子仁慈宽厚,乃万民之福也。陛下开疆拓土,成就霸业,然天下太平之时,需仁德之君以治之。太子正合适也。”
帝思之,曰:“卿言有理。”
刘据自幼好学,师从名儒,研习经典。其书房之中,书籍满架,墨香四溢。
刘据端坐其中,手不释卷,专心致志。
一日,刘据与师论道。师曰:“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刘据曰:“然也。吾以为治国当以仁为本,爱民如子,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师赞曰:“太子有此仁心,乃天下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