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北伐大都(1 / 1)

公元1367年十一月,寒冬的冷风肆虐着大地,然而在应天府,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朱元璋在宫殿中,正与徐达、常遇春等一众将领商议北伐大计。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如今时机已到,朕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中原。此次北伐,意义重大,务必成功!”

徐达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不辱使命!”

常遇春也大声说道:“愿为陛下效死!”

出征前夕,徐达在营帐中与常遇春彻夜长谈。

徐达面色凝重地说:“常将军,此次北伐,路途遥远,敌军众多,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常遇春点了点头,回应道:“徐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我军士气高昂,定能取胜。”

徐达接着说:“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粮草、军备都要确保无虞。”

常遇春说道:“我已吩咐下去,让将士们加紧筹备。”

为了获取汉族群众的基础,朱元璋发布了檄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各地。

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百姓们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

一位老者激动地说:“终于要北伐了,赶走那些鞑子!”

一个年轻人说道:“是啊,希望徐达将军能带领大军早日凯旋。”

二十五万大军在淮河集结,徐达站在高台之上,对着将士们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肩负着恢复中华的重任,此去北伐,定要奋勇杀敌!”

将士们齐声高呼:“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行军途中,徐达与一位校尉骑马并行。

校尉问道:“将军,此次北伐,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