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往,在放榜之日,名次抵定,胜负即分。
但就算高中,即便是状元也没有做官的资格,需要亲自前往吏部内部测试。
上榜之人,可随意选择一日去吏部经行测试。
如果测试过关,便由吏部登记在案,然后等待入用。
有人脉之人,等个三五日便能受到分配,没有人脉的,即便考上了状元,也不过空有虚名。
故而在李治大势提拔科举出身的官吏之前,状元真不怎么值钱。
也因如此,陈青兕建议李治取消了吏部最后的复试,改为亲自为国家取才,既能彰显天子对人才的重视,千金买马骨,以便更好的推广科举,提高科举取士的比重。
三月初,这是陈青兕提议的殿试时间。
这天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陈青兕只是想着在三月三之前定出名次,便于进士们在上巳节这一日,干一些特别的事情,比如正规的鹿鸣宴、走马观花、雁塔题名,或者不太正规的组团狎妓,带着艺伎曲水流觞等有意义的特色活动。
可别小看这些特色活动,相比朝廷一本正经的宣传,这种文人间所谓的雅事,才是士子们最热衷的话题。
李治没有别的想法,科举都是陈青兕一手策划的,殿试时间没有必要过于在意。
陈青兕并不知道殿试的情况,但对于殿试的结果,他在省试版单出来的时候,便有估算。
张柬之除非在殿试上发挥失常,不然状元大概率是他的。
张柬之出身低微,又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有才稳重,完全符合李治心中状元的标准。
徐洪,徐彦伯会有一个好的排名,还有郭待封也会有一个好名次。
然后就是李元素、崔冬日两人,进士及第不可能,能够进前十,都算是李治大发慈悲。
其他人就看他们自身的临场发挥。
长安崔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