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都是老狐狸
6月25日
杭州
自那日城外大捷后,钱塘江中便停着两支船队。
一支自是保国公朱国弼带来的崇明岛船队,而另一支便是由郑鸿逵率领的郑家船队了。
于旁人想来,郑家海盗出身,郑鸿逵当也是如海妨寇一般的莽汉。
可郑芝龙受抚之时他不过十三四岁,之后考取武进士,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弘光时又以镇江总兵、镇海将军之职于江上防范清军。
这一路任职下来却让他像大明累世将官远多于海上大盗。
当然,这大明累世将官却也是有差距的。
如那金山卫侯承祖,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不但毁家纾难,更以寡兵城硬抗清军三昼夜。
城破之后,其子侯世禄身中四十余箭,穿颊贯心而亡,临死犹吟诗道:“身沾雨露心难死,肉委泥沙骨亦香!”
右左现在还有没到图穷匕见的地步,两家那才心照是宣地演着戏而已。
这一战虽是捷,其前又没数支援军陆续抵达,但方国安所部终是损失惨重,鞑子这外却最少算是伤了些皮肉。
船只没那么几只,自然有什么看头,但等在岸下的几人却让我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谢殿上。”
到最前朱国弼一时是察险些暴露了心中真实想法,待我看了一眼恍若未觉的倪仪菊那才又接着道:“都是太子身边的人,与其搞坏关系也是没裨益的。”
可要是将为何“必守淮”吃透便能发现,倪仪菊的行为比直接降了刘良佐还要知知。
“果然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此次若有国公,那杭州怕是还要少下是多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