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宣同府破城的消息,十一娘立刻让万大显把在果林的万义宗一家和在田庄的常九河一家接到了金鱼巷的宅子里——她怕鞑子打到了燕京,两家人避之不及,受战火波及。
“夫人宅心仁厚,是救苦救难的慈悲之人。”几天过去了,万义宗家的和常九河家的说起这件事还面如土色,瑟瑟发抖,“要不是您让我们把那些带不动的东西都丢下,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我们现在就是想进城也进不了了!”
十一娘有些意外。
常九河家的忙解释道:“宣同被破,许多人都往燕京逃,现在大家都知道消息了,也跟着往城里来。五城兵马司的人天天在城门外驱赶流民,看着粗衣布衫的,一律不让进城。有些人只好往山东、河南去,听说有好几万人呢!路上的树皮都吃完了。”
万义宗家的也跟着叹气:“我们当家的天天坐在屋檐下抽旱烟,说要是夫人的信再来得晚一点,我们也进不了城了。”又道,“夫人,不会真的打过来吧?这可是天子脚下啊!”
十一娘心里也没有底。
如果徐令宜也没有办法保全她,那像万义宗、常九河这样人家就更没有保障了!
“应该不会吧!”她含含糊粗地道,“反正,有我的一天,就有你们的一天!”
两个人安下心来,对十一娘谢了又谢,十一娘和她们闲聊了几句,两人看着冷香从外面进来,立在一旁不说话,知道十一娘有事,恭敬地磕头告退。
“夫人,雍王爷已经走了,侯爷一个人在书房,”冷香行了礼,含蓄地道,“嘱咐了灯花,谁也不见。”
十一娘点头,直到徐令宜回屋才问他:“雍王爷来干什么呢?”
“没什么!”徐令宜轻描淡写地道,“说了说战事。”
具体的,一个字也不说。
十一娘也不问。
温柔地服侍他歇下。
这些日子徐令宜太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