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憨态(下)(2 / 2)

姜氏的确有这意思。

她小时候曾随父亲去江南,坐在花舫里垂钓,船娘们拿了垂钓起来的鱼做菜,喝上两盅小酒,看湖上的风光,如神仙般的光景,在她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不,把船固定在一个地方?”姜氏想到火烧赤壁里的周瑜,“这样一来,既可以把宴席移到湖上,又不至于颠簸!”

“原来四少奶奶早有对策。”袁宝柱家的暗暗地捧着姜氏,“是奴婢多心了。”

“我也是刚刚想到!”姜氏和她为宴请的事又说了几句,叫小丫鬟进来服侍梳洗,就要往十一娘去处。

袁宝柱家的拦她:“四少奶奶好歹合合眼,这样熬着可不行!”

“我去去就来。”姜氏暗暗有些担心,“要是婆婆觉得不好,这宴请恐怕要重新安排……”说到这里,她苦笑起来,“还有忙的时候。”

这时她才深深地体会到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差距。

你想当家,也要看婆婆给不给家你当;你不想当家,也要看婆婆同意不同意。

姜氏想到这里,叹了口气,带着宝珠去了正院。

西次间摆着七、八个箱笼,十一娘和英娘姑侄俩个笑盈盈并肩而立,正在那里挑选衣裳料子,秋雨、芳溪几个都在旁边服侍着。

看见姜氏,十一娘招了她到临窗的大炕上坐下,笑着吩咐英娘:“我记得还有两匹白色焦布,你一并找了出来。我们到时候做半臂穿。”

姜氏听了笑着应道:“母亲是在准备做夏装的料子吗?”

“是啊!”十一娘接过小丫鬟端过来的茶,“马上要入夏了,又闲着无事,和你大表妹做几件新式衣裳穿。”又道,“庭哥儿的夏裳准备好了没有?我这里还有两匹广东那边进贡的细葛,你拿去给孩子做两件小衣裳吧!”

“多谢母亲了!”广东进贡的细葛轻薄透气,做夏衣最好不好。只因都是贡品,市面上很少见到。十分珍贵。姜氏给十一娘道谢,那边英娘已笑着拿了两匹姜黄色的细葛过来。

姜氏让宝珠收下,见英娘穿了件豆绿色的夹衫,粉红绣梅花的八幅湘裙,只在耳朵上坠了小小的珍珠耳塞,清秀可爱,笑道:“妹妹从江南来,今年苏州还流行八幅湘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