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嗣谆脸色微变。
他眼角不由朝徐令宜瞥去。
徐令宜静静地坐在那里,神色端凝,眉宇间自有威严。徐嗣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那管事道了谢。上前低声禀着徐令宜:“问清楚了。陶管事今天来给陶妈妈上坟。”
徐令宜“嗯”了一声,又坐了一会,估算着那乡邻已经走远了,这才起身:“我们下车去看看。”
徐嗣谆不敢怠慢,忙跟着下了车。
谨哥儿坐了大半天的车,新鲜感一去,早就觉得无卿了,此刻能下车去透透气,高高兴兴地跳下了马车。
外面有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青绸长衫,十分干练。上前行了礼,领着他们往田埂上去。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立着陶妈妈墓碑的坟头。
坟头重新培了土。坟前用来烧纸钱的陶盆里还残留着纸钱的灰烬,旁边却是干干净净的。看得出来,纸钱烧得不多。
徐令宜背着手问徐嗣谆:“你知不知道一百两银子能买多少纸钱?”
徐嗣谆虽然主持过元娘的祭祀,但东西都是管事们提前准备好的。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丫鬟们家里有了红白喜事,一等的也不过赏五两银子带回家去。一百两,是个很大的数目。
“娘亲不在了,陶妈妈也不在了。陶成是陶妈妈的儿子……想多赏点银子给他……”徐嗣谆小声为陶成解释道,“我马上要成亲了……他要去买祭祀的东西……”
意思是,这一百两银子也包括了给陶成的赏钱。
徐令宜不置可否。淡淡地道:“一百两银子,可以拉十来车纸钱,烧上半天!”
徐嗣谆“啊”了一声,张口结舌地望着父亲,脑子乱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