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顺应时代的想法(2 / 2)

蜀绣 慕十七 803 字 5个月前

我个人认为,刺绣创作不应该只拘泥于名师字画上,也不应该只存在于生活用品之上。

随着网络文化生活的兴起,我们可以试着在网上,在QQ中,在微博里寻找刺绣艺术所存在的活力。

据我了解,轻松、欢快、简单已经逐渐变成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审美形式。

那些繁复的花团锦绣,那些巧夺天工的工艺之美,它们依然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但作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或许寥寥的几针,随意的几线,不规则的图案,似是而非的画面,更容易打动人心。

所以我觉得,咱们刺绣的题材方向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改变,咱们可以试着围绕网络文化所流行的热点进行创作。

在刺绣原作中,添加一些诙谐情节、独到的形式感及现代构成图式,以此来提高年轻消费者的接纳和认可。

多出一些发自内心的趣味原创,能够与时代共鸣,能够让人看一眼就觉得非常的时髦,然后和其它的东西一起跻身于时代的潮流之中,才能够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作为年轻的刺绣师,我们理应深入挖掘出多元化、具有传播力的题材进行创作,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咱们的刺绣文化,真正的欣赏到咱们针线之中所呈现出来的美。

但也要注意避免低俗的哗众取宠,扰乱大众的审美判断的作品存在。

刺绣不但是技艺文明的传承,也是盛载着传统文化的载体,介于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之间,作为形式与精神的表现手段,涉及宽泛的技术设计领域。

在技术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人文背景,更是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

为了能够让广阔的刺绣发展,能够变得更加的适应时代,我们也应该顺应着时代的变化,进行从自我根本上面的改变。”

沈初晴声音一落,整个现场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不愧是美院毕业的,这眼光和见解简直绝了。”

沈大师都不记得自己这是第几次夸奖沈初晴,这女娃娃实在是太好了,如果不是因为周群芳,自己再怎么样也得想办法将她收入门下。

“说得好,我们一心想着该如何去延续先辈们流传下来的风格,如何让刺绣变得更加的有艺术感,更加的精美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