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试绣技(2 / 2)

蜀绣 慕十七 865 字 5个月前

周绪偶尔抬头看她一眼,见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准备工作,从她不慌不忙的神情之中,完全可以看出她确实是有些底子的。

两个小时时间很快,所以只能绣一幅简单的作品,因为比较简单的原因,沈初晴连轮廓线、色块区别标示和丝理走向示意线都没有专门做记号。

拿出了第一步要用的绣线,开始直接进入刺绣程序,简单的交叠绣一般分成三层刺绣,第一层打底铺色、定位轮廓,是沈初晴在十岁的时候就已经会了的。

等绣到了第二层,要求又比第一层稍微细上一些,按照先后主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细化的绣制,针脚要短,还必须得全面压抛,在难度上面稍微有了一些提升,但从小玩绣花针的人并不觉得困难。

只用了半个小时时间,就把前面两层全部给做完了,整幅绣面的大致轮廓完全呈现在了眼前。

沈初晴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把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做了改进,开始进入了尤为重要的第三层。

精细丰满整个绣面,照着画稿进行艺术加工,让线条的走势光明度、色彩度能够和画稿统一起来。

在这里面,沈初晴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让绣面比画稿看起来多一丝生气,让整幅绣面看起来更加的有神。

沈初晴的动作特别的快,因为没有进行完全描稿,所以在绣图上面,还加入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元素。

大约用了一小时四十五分钟,一副夏荷盛放的刺绣就完全在她手下呈现了出来。

沈初晴并不急着交稿,还是低头仔细地检查起画稿与绣面之间的区别,布局方面是否有不足的地方?

别说,这一看还真被她找到了,在荷花花瓣下端的位置,居然把浅桃红色和淡粉红色的位置给调了个头,造成了整朵荷花的层次色显得有些怪异。

这样的错误,作为美院的学生,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犯下的。

沈初晴一边偷偷地鄙视着自己,一边看着绷架上的绣面,正在想着该如何补救的时候,周绪已经把手提电脑给收了起来,温和地开口说道:“时间到,请提交作品。”

沈初晴把绣面从绷架上面取了下来,带着几分心虚地走上前递给了他。

周绪从一开始就知道她绣的是荷花,但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为什么不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