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请教(1 / 2)

大魏女探 乌隆茶 740 字 5个月前

又是看书看来的?

面对殷朗还是有些疑惑的眼神儿,朱怀古迎着他的眼神儿,是迎得半点不虚。

这些皆是书中看来的,她说的可是大实话:

“古巨子传言有两名弟子,前朝古巨子在世时,这两名弟子便大隐于市。自古巨子逝世后,两名弟子更是鲜少现于人前,渐渐地便也再无人提及。算起来,倘古巨子的这两名弟子不为古巨子收一收徒孙曾徒孙的话,古巨子易学大家一脉到如今应也早消亡了。”

在前世,朱怀古听闻古巨子大名,那会儿古巨子便已年近九十,相当长寿的年岁,两名弟子听闻最小的也有三四十的年纪,现她重生于今朝,已是百年后。

倘若古巨子没什么徒孙之类,再长寿,两名弟子也早随着古巨子作了古。

便是真有徒孙曾徒孙,这会儿年岁也必定不小。

池千望边用点心边对殷朗道:“你去查查现如今整个京城,或京城附近,看看有无熟知易学之人,不是大家,便是极推崇易学者亦可,都仔细查查,看这样的人到底有多少。”

殷朗领命。

朱怀古截住一领命便要走人的殷朗,认真道:

“不仅精通推崇易学者,便是极其反对易学的人,也该好好查查。”

池千望沉吟道:“你是觉得,凶手也有可能极为不喜易学,利用易学杀人,是想搞臭易学的名声,继而让整个大魏远离易学?”

朱怀古确是这般想:“先从京城动手,以外城做为试点,倘若成功了,便是官不厌,民亦厌之。天子脚下,百姓倘若不喜易学,咱大魏又是奉佛学为信仰,大国寺便是咱大魏的国寺,易学于咱们大魏而言,其份量并非重中之重。”

份量一轻,民一厌之,便是官不表态,在百姓中也能自成风气,这何尝不是一种抵制易学远离易学的手段。

凡事不怕手段,就怕手段后的结果,及手段的持久度。

百姓信奉一样东西,那必是长久的,一旦抵制一样东西来,那必然也非一时兴起。

手段久而久之,官府便不能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