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从头分析(2 / 2)

大魏女探 乌隆茶 752 字 5个月前

凶手信得过池千望身为大理寺青天的美名,所以才有此一举,那么凶手不愿现于人前,而是隐于人后不择手段达到目的,这其中是不是还有不可告人的缘由或目的?

假设这个假设是成立的,那么凶手不可告人的缘由或目的又是什么?

朱怀古有些头疼地揉了揉两边太阳穴,她发现这两起案件丝丝相扣事事相关,却又有明确不同的地方,大概唯一把两个案件缝合在一起的线便是至今还未揪出来的杀害应方的凶手。

想到这个凶手,她不由又想起凶手那故布疑阵的上吊自杀现场。

明知那样的布置不可能让人相信应方真是上吊自杀的,凶手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凶手一定有其意图,可她至今未能想出答案,连边角也未曾摸到,只知应是与失踪案有关。

后来南下路上几人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杨不过说过或许就是凶手没想到故意布下的伎俩会被识破,她却觉得不可能。

从凶手花费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布局纵火案来看,既然凶手能从掌握人性弱点到全然操控住应方为其纵火,那么凶手要真正做到,或者说把案发现场布置得更像一个上吊自杀的场景,凶手完全可以做到。

但凶手没有。

这便说明一个问题,凶手对应方的利用可谓达到了连死也不放过。

凶手不仅灭口,更是最后一次利用应方的尸体给大理寺设了个谜题!

这个谜题倘若能解开,大概解开当年失踪案的来胧去脉也差不多了。

然事情不仅仅这么复杂,更复杂的还在后头。

到了南昌府见到了江绡寰后,江绡寰直言早知池千望南下的消息,连江顷也知道,但这个通报消息的人,江绡寰却是守口如瓶。

那么这个人是谁?

能这样及时得知并通报到南昌府来的人,必定在京城中有所倚仗,身份必定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