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朱怀古没插嘴,池千望反禁不住看她一眼,且深又长的一眼,看得她不得不开口道:
“当年江绡寰年十三,少爷年十四,这年岁相当,江绡寰乃江顷亲侄女,江级嫡次女,少爷则出身京城簪缨世家,这江老大人当年会选上少爷,得他青眯,小的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
她倒是对另两人感到好奇:“不知当年另外两个人选是?”
池千望慢慢撇开眼,不再盯着她看:
“一个是刑颜玉,一个是春津。”
真巧,这两个人她还都认识。
确切来说,她认得这两个人,但这两个人却未必识得她。
春津她早见过,是太医院中最年轻最具威望的太医,也是池千望知已好友,年二十五,现如今已有娇妻爱子,生得是仪表堂堂,实属有医德医品医术俱佳的温润谦谦君子。
另一个她只听过,至今未见过,据殷朗所言,他到外地办案取证尚未回京,但她大概知道他的情况。
刑颜玉,年二十一,俊朗斯文,京城第一才子,与京城第一美的池千望齐名,户部尚书独子,性情随和,喜与诗歌为伍,早先无心于仕途,险些气死望子成龙的老父亲,后因喜断刑狱,他毅然入仕,却执意不进其父署理的户部,而是进了大理寺,成为池千望设下的正四品大理寺少卿。
可以说江顷相中的这三个人选,只要当年能成一个,如今的江绡寰便是风光无限,富贵荣华享之不尽,闲来无事还能得不少闺秀少妇的羡慕忌妒恨。
可惜没成,一个也没有。
朱怀古怪道:“当年江老大人还是大理寺卿,他要真看中谁,亲自上门提亲作媒,即便三家中有人不愿,那也不可能三家都恰恰不属意这江家小姐吧?”
方恩沉默着,于红尘俗事,他并不关注,会知道江绡寰些许事情,也是因着当年大国寺失踪案之故。
这江绡寰上京来其中还有觅良缘一事儿,他确是不知,丝毫插不上嘴。
这事也就池千望能答得一二:“本是如此,但当年江绡寰并不属意刑家与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