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村长点头,决定先回去告诉众人这个好消息,顺便召集几个村的人,为了娃娃们的未来,出钱他们没有,但该出力那必须是要出的。
那一片山坳坳里,小一点的村子也还有十几个,但都零零散散,或者在更深的山里面。
就这一块的几个村子比较大,四个村子加在一起,有小两百户,人口大概在一千左右。
孩子也多,每家每户基本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计划生育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在他们传下来的思想理念里,孩子多代表的是兴旺。
送走田村长,霍宁开始着手采购。
县教育局再穷,也是有招待所的,他们让霍宁就住在招待所里。每天霍宁要去联系什么人买什么材料,他们都派个人跟着。
有县教育局的人跟着,霍宁办事起来就方便多了。
不但如此,县教育局还出面联系了县里的砖窑厂帮忙砍价。
对方听说是要建小学,也只是算了成本价给他们。
霍宁谢了又谢。
一共逗留了五天,把要准备的材料基本都定好了。
她先付了一部分的定金,其他的,需要他们帮忙运回去再结算。
昨晚上一溜排的二十两拖拉机就已经提前装货完毕,在县教育局招待所集结,今天一早用过早饭后,连人带货,轰隆隆的往山里开去。
河沙,水泥,砖头,钢筋,瓦片,瓦匠、木匠师傅,还有县教育局赞助的一些课外阅读书。
校址就定在了三井村。田村长带着周围四个村的劳动力,扛着锄头铁锹铁镐等工具,也在三井村等着了,就等着人到材料到就动工。
路远,山路又不好走,要不是霍宁多给了半倍价格,他们是不愿意来这一趟的。拖拉机轰隆隆开了老半天才进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