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就这么一个儿子,想着以后他们没了,这房子也是儿子的,儿子都不回国了,这房子放在这里也没意思。
那就卖掉?
跟儿子商量了,儿子也同意,说这样就可以买个环境好点的别墅。
这边地多,可以买个大点儿的,让老两口带带孙子种点菜。
老两口想到这个画面就坐不住了,找了房安,让快速的把这房子卖掉,他们先走了。
房安也是这一代的,打小就认识,人品什么的,也都知道底细。
宋语看完了后,是十分心动的。
现在多屯房子,以后都不用干活了,光收房租,做个包租婆就够了啊。
“这个房子还行。西区的那个,是什么样子的?”
“西区的跟刚才那一进院子差不多。”
“这个屋子,他们开价是多少?”
“老两口要的急,说要是一次性全部付清的话,150万。”
宋语一听,150万?
“……”150万,宋语也能拿的出来。
虽然是九十年代中期,马上就要到千禧年了,但普遍人均工资也才四五百,好点的单位六七百。一个二进四合院,卖150万?
对现在来讲便宜,但对当时来讲,算是有点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