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这场婚礼,永平县热闹了好几日,等宾客尽散,街道一下冷清下来,百姓们还有些不习惯。
但他们也没多余的时间感慨,因为秋收开始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全郡几乎都在忙这件事。
官府每一季粮食都会格外重视,洛大人会亲自下乡走访,看看收成,也看看良田耕种的情况。
永平郡的土地也不少,但上等水田并不多,对于如今的人口来说,人均水田就有些不够。
因此那些外来的大世族,只能将水田买到其他郡,本地多入手一些山林和坡地。
这一日,秋收的告示才贴出去,城里闲着的劳动力组成了一支打谷队,到处帮人割稻谷赚粮食。
这也是头一回,往年地主家都有长工,有佃农,秋收不会忙不过来。
但今年不一样了,不少佃农都跑去开荒了,有自己的土地,而长工们有些也去了官府的作坊里做工,府里比地主乡绅给的好。
于是秋收招募长工就成了地主家统一要做的事情。
但长工受主家约束太多,城里的闲汉们最不愿意受管束,又没米下锅,便有人带头组织了打谷队。
他们不住家,带着几顶破帐篷就下乡了,反正这个时节还不冷,有个遮风挡雨的帐篷足够了。
他们几十个人,一天就能收割完上百亩的地,效率奇高,主家只需要提供他们一日三餐,外加一亩田十斤粮食就行。
虽然这价钱偏高一些,但他们收粮快,粮食能早日入仓,地主们也十分乐意。
这样忙了一个秋收下来,闲汉们发现,他们每人竟然能分到七八百斤粮,足够他们吃上一整年的了。
但累也是真累,连续高强度的劳作,就算他们年轻力壮也有些吃不消。
那些家里没有壮劳动力的人家,能耕种的地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