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寻恶徒二入江淮地 陈俊彪安庆摆擂台(1 / 1)

五祖英雄传 向昶 1431 字 5个月前

且说何俨苦练了一个多月梅花桩,他的功底深厚,轻功又是上乘的,经紫云道人指点,功夫已达到了上乘之功,能在梅花桩上倒翻跟斗,紫云道人见了点头称赞:“此功夫是前无人所有的功夫,腾空在梅花桩上翻跟斗,悬空中脚步稳立在梅花桩上,有这样的功夫的人是少见,但不知与陈俊彪交战时临场发挥的怎么样?”这还不知解,这就要看他本人心理承受能力怎么样了?与高手交战个人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如今,功夫已练成了各方面都有有所准备。紫云道人说:“你要去安徽前,必须到五祖庙中同启蒙师父交待一下,这是人之常情,俗话说:一个人见识短,众人见识长。各有所讲,而各有所需的,这就是群策群力之事,取长补短。”何俨听了紫云道人所说的很是在理,临行前要与师父说一声,看看烧火大师有什么要交待的,别人所没有想到的,能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果不其然,何俨来到了五祖寺庙中,拜见了烧火大师,大师见了他说:“五伢子,这次要到安徽太湖县,非同一般,此去定有风险的,此人武艺高强,我早有耳闻的,陈俊彪是九华山高徒,久涉江湖,打败了不少武林高手。他的铁沙掌功夫是独一无二的功夫,手掌练成了像铁掌一般,一掌下去能挖人心肺,有许多人死在此人铁沙掌之功夫,这是其一。其二,陈俊彪生性凶狠毒辣,专练下三滥的功夫,一是挖人双眼,二是挖人心脏,三是抓人下裆之处,这三招十分毒辣凶狠,与人交手时防不胜防,难以防范,这三招防范好了,也难过梅花桩,此人的梅花桩是久炼而成的,行走桩上如同平地,更何况在梅花桩上过招,他的掌力过人,而是硬接掌,难立在梅花桩上,身子站立不稳,跌下桩来,那是必败无疑的。此人定是在梅花桩下设有尖刀阵,用竹子削成尖刀,遍插在梅花桩之下,一旦失足跌下桩去,尖刀刺穿身子,那凶险不言就知道了,十分凶险。”

何俨听了烧火大师说的话,道:“师父,弟子全知道了,我已做了万全准备,与紫云道人商榷制定了一套防范之法了。”说着就将设计好的方法告诉了烧火大师,烧火大师听了方是认可,说道:“这样做到防范是有备无患,如不然风险很高的,但还要谨记三点。”烧火大师说出三点要求来,是不可缺少的。

烧火大师是同治年间至光绪年末时期的得道高僧,武功之高,经历道光、同治及光绪三朝皇帝,见识广,饱经风霜之人,能断八卦阴阳之事,为人处世,哲理名鉴识断,一旦发生大事,早就有预测方案。处理问题明理哲值,使人佩服,他说道:“此去安徽必须要行三个要求去实行,第一,不要急躁,先静心去观察,洞观其变,先摸清对手的套路与招数,把对方的套路招数摸透了,方有把握去破解,有打败对手的把握,就是有成效的。第二,要机智灵活,头脑冷静,沉着应战,用谋略去战胜对手。第三,要避重就轻,用智慧去激怒对方,使对手心情急躁,怒气上升,心智必乱,乱了方寸,方能有把握击败对手的。这三点是战胜对手的要点,十分重要,在战时先作好思想准备,这三点是必须先认真考虑清楚,按方略步步行事,切记。”

何俨听了大师的三点要素,思考起来的确重要。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人的经典之作定要牢记,做到防范于未然,方有成功的把握,说话间,一个小和尚前来说道:“何师兄,赖文东师兄听说你来了,请你到他那里去一下。”何俨听了,说:“我是准备要去的,我与大师说几句话,马上就过去。”

烧火师父交代了几点,是心理素质的综合要求,战胜强者是不可缺少的智慧心理作用。树立信心少不了心理素质,只要心智不乱,稳打稳扎,心理素质才能做到灵活机智,方有把握战胜对手。

何俨告辞了大师,说到赖文东师兄那里去一下,看赖师兄有什么要交代的。

何俨来到了赖文东住处,见赖师兄正在佛堂门口等候他,上前连忙施礼,道:“我与烧火师父说了些话,耽误了,望师兄海涵。”赖文东说:“不是这等事,我是准备前往紫云洞找你的,听说你来了庙里,就叫小师弟喊你过来了,是有件东西要送给你。”何俨听了,心想师兄要送我什么东西?

赖文东引何俨进了房间,说道:“你不是要去安徽吗,前日说的要破铁沙掌的护心镜一事,为兄的现有一块护心镜在此,现如今无用了,就送给你了,这块铜护心镜是当年太平军战场时常用之,如今闲下了,这块镜就不用了,正好送给你,正是用得着的东西。”

只见赖文东师兄,从包袱里中拿出一块黄色发亮的铜镜。何俨心情顿时一热,十分激动,真是患难见真情,连忙说道:“师兄真是用心之人,帮助小弟想到的东西,就办到了,何以言谢呢?”赖文东说:“谈何言谢,你这次前去安徽决战,非同一般。一是为武林除恶除害,二是为湖北黄梅人争口气,树正义除恶人。是为兄责无旁贷的职责。三是为兄佩服你勇气可嘉,有侠义心肠,为死去的人报仇,不但是为武林中人,更是为当地百姓伸张正义之举,这次前去,不管是败是胜,但你的勇气可嘉,望你不负众望,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何俨听了赖师兄的几句话,更是情绪激动,说道:“有赖兄的几句话,我何俨无话可说,这次前去,定要奋力拼搏,不负众望,定要打败陈俊彪这恶贼,为太湖人报仇,为民除害。”

赖文东将一包玻璃和铜镜包好,给了何俨,说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前去安徽的?”何俨答道:“过完中秋节,大约农历二十左右吧。”赖兄道:“也好,不急,这次前去,无论胜败如何,胜不了也急退,胜了更要急退,不得逗留在当地,以免节外生枝,因为你是外地人,越省去斗人家,万一地方势力干涉,矛盾就多了,怕惹来麻烦。”何俨说:“赖师兄说的极是,定按师兄说的去做,放心好了。我还要到烧火师父那里去交代一下,就先告辞了。”

告辞了赖文东后,何俨又来到了烧火师父处,大师见之,问:“五伢子,赖文东交待了你什么。”何俨说:“师兄有心计,帮我办好一件大事。”说完,打开包袱,露出里面的玻璃和铜镜。烧火大师见了,也是大喜,亏的他想的出来,这件东西是关系到生死之关的大事,有了这个护心镜,破了对方铁沙掌,打败对手就好办了。另外,你动身之时,来庙里一趟,你一人前去安徽,无人照应,万一遇到不测或伤了,无人照应,那怎么办呢?不如我在庙里安排一人跟你一同前去,遇事也好共协商,做伴岂不更好?”

何俨应承了烧火师父,“那就有劳师父了,安排谁去较好呢?”烧火师父说:“寺庙中有的是人,我看叫慧觉师兄跟你同去如何?他功夫不错,有心计,你二人同去最好的。”

何俨与烧火师父把事情说完,就喊来师兄慧觉,说了一同前往安徽的事,几人商量了把日期定好,就在过完中秋节之后,农历十八日动身,一切准备就绪,都安排好了。

何俨告辞了五祖烧火师父回家去了,这正是:

渭水一战传千古,武陵千树笑行舟,除恶务尽扬正气,中原传得第一人。

且说中秋之日,同治年间,人们忙着一年三大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农历除夕之年,正是去旧迎新,迎来新春之季节,谓如春节,一年之计这三大节日,人们都很重视,旧戚之亲来往,舅父母、姑父母、翁婿泰山之亲,一年三节中都有礼品送贺之谊,绝不能少的。一家人在家团圆吃饭,晚上赏月吃月饼,都有个讲究,一家人赏月吃月饼,喝茶,言欢意合,十分融洽。投得一时欢乐,此时光景不言而喻,是乐是愁都在中秋节中度过,愁得消失,乐而度过,古时的乡愁很值得人们留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