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云都的醒园酱铺!”
崔江江兴奋地拉住了慕听雪的手,“那儿什么都有,黄豆、麦子、面粉,制酱用的低温发酵缸、发酵池、通风制曲池,还有一些制酱的工人日晒夜露。”
慕听雪听说过醒园。
与其说是一个卖酱的铺子,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制酱的作坊。
还是全国连锁的那种大作坊,以卖黄豆酱为主。
半个时辰后,抵达。
“面豉?”
慕听雪注意到,醒园的货架上,一罐罐黄豆酱,贴着的标签是面豉二字。
“是黄豆酱的别名,我们坚持用山泉水为制酱用水,保证酱香,还坚持用自酿的白酒反复清洗酱缸,保证酱缸干净还留有酒香。”崔江江眉飞色舞。
慕听雪赞道:“很聪明嘛,用酒精消毒保持酱缸的卫生。”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或许不知道酒精杀菌的原理,但却知道效果广泛运用于制酱工艺中。
视察了食品生产环境,她挺满意的。
崔家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制甜麦酱第一步,取一石小麦浸泡一整夜,再将麦子蒸熟后平摊,最好蒸烂。”
“浸泡过和蒸好的小麦,都有现成的!蒸得可烂了呢。”
崔江江表示,制作黄豆酱,也是要放入一部分小麦、面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