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怡也喜滋滋的看着严华,还朝他抛新学会的媚眼儿,听他说到后面才正色起来,颇有些不愤。
“你说的这人是谁呀?这么过分,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了!”
“是我们先前在街上遇到的一个纨绔。”苏潇简单给鲁怡解释了一下前因后果,又问严华,“这池家是什么来例背景?缘何如此嚣张?”
“夫人有所不知。”严华道,“盐州城除了那三个大盐商之外,也还有一些别的商贾,那些大盐商看不上一些蝇头小利的买卖,所以除了盐不做别的,余下的商人便做好这些其他行当的生意。”
“池家便是其中之一,池家现在的家主叫池期徇,原本是一个落魄书生,娶了盐州大商贾方家的女儿,方家出钱供他读书,他这才有了秀才功名……”
“等等……”苏潇打断他,听到熟悉的姓氏,颇有些不可思议,“你说的这个方家,难道是方黄方老爷家?他家可是造船的船商?”
“不错,方家老爷是叫方黄,是船商起家。”严华点点头,继续说道,“方家是盐州的老牌商家,做船发家后也做些别的生意,资历很深,而且为人比较良善。只可惜家中无子,只有七个女儿。”
“居然真是方姐姐家……”苏潇喃喃。
“方姐姐是谁?苏姐姐你认识?”鲁怡好奇地问。
苏潇点点头,颇有些怀念道,“是我和小柳参加科考的时候在永昌府认识的,方姐姐娘家是盐州,当时也与我说过。”
只是时日久远,来到盐州之后,事情更是一桩接着一桩,若不是严华提醒,苏潇险些都要忘了。
她和鲁怡说了一些在永昌府科考的事儿,又说了一些方殷的情况,颇为唏嘘。
鲁怡听后既愤怒又庆幸,果然这男人都好色不好拿捏,还是像苏潇一样挑个入赘的好,到时候都听自己的,免得惹气。
鲁怡看向严华,有几分得意,简直把“我真会挑人”几个大字写在脸上。
严华不太好意思的转开视线,接着和苏潇说池家。
“池期徇娶了方家女,是过了几年恩爱日子的,不过他考上秀才之后,又攀附上了盐州的一个大盐商严家,娶了严家的女儿做平妻。”
“平妻?”苏潇和鲁怡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