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为官之道(1 / 2)

“太好了,那就太好了。”那妇人几乎喜极而泣。

家里这几天都在吃米糊,今日若能多买些粮食回去,明日也能吃顿干饭了。

“大娘慢慢等着,前面卖得挺快,很快也就轮到你了。”苏潇安慰了她一句,便离开了。

她从长龙一般的队伍旁边慢慢走过,一路往后,听着百姓们或是欣喜,或是抱怨,也越发了解民生多艰。

前世发生粮荒的时候,苏潇还住在村子里面,因为她地多,和吕清河成亲之后,又多了吕家那些地,家里的粮食倒还充足。

她每年都会多备一些粮食过冬,勉强度过了粮荒。

因为天气十分寒冷,她那年冬日也没来县城两次,自然也不知道这哀嚎遍野的惨状。

如今看着这些悲苦却又坚强的百姓,苏潇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如今粮价已经涨到六十文,尚且已经有许多人买不起,又因为供应不充足,买得起的人甚至都买不到。

但她记得,在前世年的时候,年前年后这段时间,粮价甚至涨到了近百文。

到后面干脆就断了货,一直到开春四月,朝廷赈灾的粮食下来,再加上去江南鱼米之乡进货的大批量粮食回来,才落回了五十文的价格。

但那时已经死了很多人了。

如今,她充足的囤粮或许能为全城的百姓撑到那个时候吧。

其实她可以把粮价卖得再低一些,也是很有赚头的,但是那样就是在和其他粮行打对台,到时别人会记恨她。

招惹是非,树大招风,最易招致报复。

而且卖得太低,有人会趁机大批量地买进,转手再卖给旁人,到时候又要逼死了多少人?

所以居中的价格是最合适的,又加上限量,那些怀揣着心思的人也没有办法坐地起价和大批囤货,真正需要粮食的人就能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