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潇前世也曾追求过这些虚妄,如今却是不大在意了。
“随他吧,我让他去读书,也是觉得他是这块料子,不过能读到哪里我也不强求。”
人这一生随性自在最好,总归她把生意做大了,自有钱供养袁相柳,那么袁相柳就算最后考不成什么,她也有万贯家业给袁相柳继承。
这么一想想,她还真是把人当孩子养了。
苏潇失笑。
刘大娘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也是,都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男人若是真有了本事,只怕这糟糠之妻也就不觉得多好,到时候弄一堆妾室回来,也是麻烦的很。倒不如夫妻和睦,平平静静这一生,也算挺好。”
刘大娘这话说的豁然,苏潇也深表同意,“我从前要是有大娘这份豁达,也就不用过的那么辛苦了。”
……
探花郎高中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永昌府县,云河村因此火爆了起来,都知道这是探花郎的故居,探花郎又曾在村塾里面读了近半载的书,一时间,附近的百姓络绎不绝的前往。
茶棚的生意也因此日日爆棚,瞧着刘大娘一个人是忙不过来了,苏潇正打算再找个年龄合适的妇人帮忙,没想到自家三婶儿自告奋勇来找她了。
“我瞧着这几日茶棚人很是不少,刘娘子一个人忙得晕头转向,估计你也想再找个帮工的,正好冬日清闲,我在家也没事,不如让我过去。”
两个儿子都离家之后,苏三婶儿日常要打理的事情就更少了,饭都要少做一多半,整日在家里头闲散着,还真不是她的性子,她早就想找点儿活做了。
苏潇想了想,有刘大娘一起,苏三婶倒也累不到哪里去,便答应下来,“好吧,三婶儿还真是闲不下来,既然你喜欢的话,那就过去吧,正好和刘大娘还能做个伴。”
两人都住在村子里,晨间结伴过去也方便,偶尔刮风下雨不方便回来,住在茶棚也是个伴儿。
“可说呢。”苏三婶儿笑着道,“就不是那享清福的命,哪日要再有什么活儿你三叔能干的,你干脆把他也招过去,到时候家里连开火都省得了。”
“哈哈。”苏潇道,“三叔还不一定愿意呢,都没时间跟村里的老头下棋了。”